分类改革后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18-07-07 09:27张志
财会学习 2018年14期
关键词:财务

摘要:只有紧跟政策方向,符合整体政策要求,才能使内部管理内外和谐,互赢互利。继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矛盾日益尖锐,公益类单位的内部财政管理问题则尤为突出,伴随相应法律法规文件出台,该领域成为重点管控对象。文章依据我国内部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类)相关现状,具体分析了控制制度面临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和方法建议,目的是积极推进分改政策落实,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分类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

伴随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体系漏洞日益呈现,有时甚至存在影响恶劣的违法乱纪行为,诸如轰动一时“郭美美事件”,存在红十字经纪业务运营、服务项目投资、品牌资源管理等问题,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焦点,以致在时间风波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引发社会对公益类部门信任度降低,来自各方组织捐款数额锐减等问题。因此,社会关注度愈高,公益部门财务管理体系愈要科学合理应对多方检验。

一、研究意义

财务内部控制涉及会计相关知识,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实现内部资源整合利用、科学管理运营机制、维系体制生存发展的重要管控体系。就最新分类改革行政内部规范政策而言,指从单位目标出发,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从社会角度看,公益类事业单位控制管理是为了实现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公益事业有序、公开、合法进行,确保社会公正。从内部角度看,学术界将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信息沟通、控制活动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五大评估要素,其中内部环境是风险评估前提和基础,组织、构建控制活动取决于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沟通是各部门交流协作保证,确保整个控制体系有效施行则离不开内部监督发挥职能[1]。在全民监督社会大环境下,实行科学内部管理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问题的需求和作用日益突出。

二、问题分析

(一)风险意识薄弱

由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缺乏行政性和生产性等属性,其存在不与社会经济生产产生竞争关系,内部管理一团散沙,财务上更是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相较于传统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于公益服务,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存在很大空白,没有真正将财务问题从内部控制制度中分门别类,职能分工不明晰、风险意识低下,忽略了财务问题潜在影响,导致财务问题频生引发的信任危机,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均十分低下。

(二)内部监督不足

事业单位将整体预算算作往年收支增量比,笼统计算,缺乏财务制度的科学规范和应对能力,导致大量财政赤字情况。内部监督视而不见,相关部门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等,且人员合作缺乏管理,没有真正履行内部控制制度职能,从而使整个公益服务类职能难以发挥、流于表面,阻碍社会服务类部门发展和改革。同时,监管不力势必造成单位内部形成壁垒,滋生腐败,形成大规模职权浪费、以权谋私现象,引起恶劣社会影响。

(三)管理意识欠缺

作为内部控制体制领导,要具备一定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对于内部管理应提起相当重视,从思想观念入手,给部门灌输科学管理、合理分工意识,给具体行动提供思想指导。如果领导人本身缺乏管理意识,嫌麻烦、惧改革,那么员工既无法了解具体政策要求从而相互配合,也无法主观上真正发挥部门职能。

三、解决对策

结合分类改革后内部控制目标(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守法、资产安全及有效使用、财务内容完整真实,规避防范舞弊和腐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应当合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相关评估人员风险意识和领导人员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系统管理条例。

(一)强化风险意识

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课程,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理论强化,增强其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程度,并落实于实践,能够积极配合管理程序、合理举措。同时,自上而下强化“风险危机”理念,要求内部人员在运行机制、资源调配时保持警惕,将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做整体考量,科学配合,合理应对,以求职能部门在做出决策时能将风险降至最低,即使出现突发状况也能在不损害公益名誉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应对。

(二)规范财务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只有在会计部门独立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应有职能,对财政预算、捐款调配等职权应当具备相当规范,确保其独立、客观和真实性。从会计人员任用上,要严格按照国家用人标准,确保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和具备良好职业素养[2]。集中管理内部财务问题,采取分级体制,如若必要上级单位可回收财务权。统一设立报账点,集中核算,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政策规范内部控制权利。

(三)完善监督制度

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是事业单位公共监督最为有效方法,这其中,内部财务监督又是监督重点。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准确信息和切入点,以监督手段实现内部控制。一方面,不定期聘请外部专家团参与内部体系评定,提出整改策略,保证体系务实健全,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落实到审计工作流程,确保其权威性。同时,另一方面,财务警示系统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杜绝贪腐、合理规划财务发展,科学、系统地建立警示机制,既能开展内部监督工作,又能相应策划应急措施,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想要科学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公益服务良好氛圍,必然要求职能部门有效管理和实施。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条件下,加强财务监管,结合社会特色和具体情况,强化工作人员自觉性、警惕性、积极性,推动我国公益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履行应有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志刚,郝慧慧.分类改革后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2015(8):56-57.

[2]崔清泽.对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研究[J].财经界,2016(30).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规划院)

猜你喜欢
财务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与对策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不经奋斗的财务自由不值得追求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