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岩
一、引言
近年来,由学校内部大学生发起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家乡建设、偏远山区教育建设、准大学生助学贷款、在线筹资、医疗支援、春运期間疏通工作当中。这种简单的非盈利模式,需要通过企业、地方政府、网络众筹等途径获得资金、回报用于公益项目。传统的公益具有一次性、无法实现自己造血能力等劣势,研究表明,公益的商业化已经是公益组织运作的全新模式和必然趋势。文中“大学生公益组织与商业平台对接”是指社会企业为大学生公益组织提供资金、提高其社会学习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高校为企业宣传品牌、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可度以及向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等,通过着重探讨大学生公益组织以及商业平台如何在对接过程中实现“商—益”共赢局面,发掘大学生公益组织的持续造血能力。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公益组织概况
据网络抽样调查问卷显示,52%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公益组织只是有基本的了解;49%的人参与过该组织;98%的大学生支持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学生人才资源与商界对接,并认可其正面效应;部分学生提出商业利益有可能取代公益性质反而使其不得持久的质疑。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善于利用自身资源、新兴工具、活跃的思维理念,组织不同种类的公益活动。尽管大学生公益组织在形式以及发展方向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旨在帮助弱势群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
创行与盘联都是大学生公益组织,但它们在资金来源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它们为社会带来的效益也有很大差距。在中国,和盘联类似的普通大学生公益组织有很多,相比而言,创行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吸引企业能力要比盘联强,获取资源的途径也较多,能够实现自己造血。在中国类似盘联的组织也很多,但它们内部组织的活动比较单一,公益性重于商业性。
三、大学生公益组织和商业平台对接的优势
(一)大学生社会认同感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社会技能
学生志愿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公益形式传递正能量,为社会贡献力量,从其中获得的社会认同感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投身公益项目时,赞助公司也会派出高管和志愿者对学生进行互动甚至是商业知识和商业技能的辅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提前接触真实的商业环境,这有利于大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通过宝贵的锻炼机会,掌握一定的社会必备技能。
(二)打通企业吸纳人才的通道,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大学生公益组织在其运营的公众号里发布赞助企业的职位详细信息,将企业信息传播给大众,如创行的赞助商推出的专案项目以及支持盘联发展的泛亚公司举行的学生观摩会等,能够让企业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较为直接地选贤任才。企业在给予大学生公益组织帮助的同时,也会在社会上提高知名度,成为正能量的间接传播者。
(三)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微小公益、大众参与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其《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中表示,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渐趋模糊。高校公益发展走向“互联网+平台+产业”的趋势,利用网络影响力和公益文化日为普通民众和商业对接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支付宝行走捐、蚂蚁森林、ofo跑起来,让本不是公益组织的人通过使用相关的APP软件,只需贡献流量即可间接参与公益事业,这无形中推动了社会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四、大学生公益组织和商业平台对接存在的困境
(一)资金不足,“造血”能力差
学生的活动经费、能力有限。公益组织来自社会赞助等,其资金来源数额不大,并且大学生公益活动的范围局限在小区域,导致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活动社会认可度低、信任度低。学生有能力组织的公益活动有支教、在线筹资、医疗支援、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而这些活动具有扶贫助弱、急公好义的特点,这样的公益能获得一时叫好却不能长久,这也是大学生公益组织多但不能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公益组织内部存在消极、急功近利等思想不端以及行为不规范等人员,顶着公益名头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也存在。轻松筹以往在审核项目上线过程中,并不会向求助人所在医院或者主治医生核实,并且求助人的众筹金额可以由求助人自行设定,甚至可以随时修改。因而我们不得不正视大学生公益组织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对于被证实传播消极因素、有心利用组织内部监管漏洞的成员,应给予严惩。
五、建议
(一)大学生公益组织应提高官方认可度
组织方要做好内部规范化管理,干实事,不断实现自身优化,稳固成员内部做公益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应当做好推广,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出现的背景是新媒体的兴起,这让公益的传播速度变得极为迅速,传播渠道也多种多样,较为常用的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QQ群等。如果大学生公益组织积极利用青年人的求异、求新心理,保证公众号推送内容的时效性,公众号内容的有趣多样,组织活动不断创新,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那么公益组织官方认可度的提升将不再是个难题。
(二)双方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实现双赢
博弈论中的共赢理念对大学生和其企业而言是一条必行之路。企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高投资回报率,大学生的人才资源优势吸引着商企;相应的大学生公益组织以实现社会救助为目标,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来自企业的赞助。大学生公益组织通过现有的公益平台与企业对接,获得企业配捐,并可以充分参与企业创新方案、产品的开发;挖掘资源与商企加强交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企业活动项目,加强了大学生公益组织同企业的人才交流。大学生公益组织和企业双方通过友好合作,实现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系江南大学校级大创项目(2017340Y)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