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胃肠手术患者11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BP、DBP、H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负面心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肠胃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胃肠手术;应激反应
胃腸手术是治疗胃癌、肠癌的有效措施。但该术式对肠胃功能影响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同时麻醉后创口痛感较强,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极不利于术后康复,急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尹春娥研究认为[1],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生理及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胃肠手术疗效。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胃肠手术患者115例,在围手术期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胃肠手术患者115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5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25~67岁,平均(48.59±8.47)岁;胃肠病类型为胆囊炎21例,胃癌8例,肠癌3例,急性阑尾炎26例。观察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25~66岁,平均(48.51±8.44)岁;胃肠病类型为胆囊炎21例,胃癌7例,肠癌4例,急性阑尾炎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住院时间≥3 d的患者;②同意接受本护理方案的患者;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④已经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心脏病患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④中途接受其他护理方案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引领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介绍医院环境等。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后,要积极对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预防术后心理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宣讲,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机制及胃肠手术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对病危患者,如大肠癌晚期、胃癌晚期的患者在征求家属意见后,选择适当语气及表达方式告知患者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并详细讲解胃肠癌手术的作用,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便可康复,从而减少这类患者内心焦躁、恐惧、不安心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语言要简练、客观,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理解能力,所用术语不能过于拗口,这样不利于患者理解。②术中干预:术前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全程需耐心呵护患者,安慰患者,并做好保暖工作。进入手术室后,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及室内环境,简单介绍胃肠手术操作步骤,告知局部麻醉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轻微的钝痛,无需担心。患者麻醉后,根据医生的指示摆放患者体位,对需要固定四肢的患者,使用绑带固定。无需固定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防护,防止患者坠床、身体倾斜。做好隐私护理,必要时使用无菌单遮挡患者隐私部位。③术后护理干预:术闭,患者返回病房后,要及时调整患者体位,并摆正患者肢体位置,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肢体摆正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家属不能随意搬动患者肢体,同时还要及时调整患者错误肢体位置。随时观察患者引流情况,做好引流颜色、量等统计工作。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确保引流管通常,做好引流管清洁工作,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床旁交接制度,让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并告知患者血压、心跳等情况。④并发症干预:加强营养支持,定时清洁导管、引流管等,做好创口清洁工作,减少术后感染。患者肛门排气后,要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食物,依据患者自身肠胃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并告知患者要少食多餐,尽早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评价指标:①应激反应:在术前10 h、1h及术后24 h使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②并发症:统计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计算发生率。③负面心理: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心理抑郁、焦虑心理程度越轻,患者心理健康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0)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应激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0 h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 h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SBP、DBP、HR较术前10 h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SBP、DBP、H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两组护理前后负面心理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心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讨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心理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等满足患者围手术期内护理要求,提升手术疗效。李琼的研究认为[2],胃肠手术既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又是一种应激源,尤其是开放性胃肠手术易引发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接受胃肠手术患者的心跳、血压升高,诱导焦虑、抑郁负面心理出现。因此,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生理、心理进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必要。吴婧等研究认为[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心理情况,优化术后生理指标的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及并发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SBP、DBP、HR较对照组优,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胃肠手术患者心理应激,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负面心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围手术期内胃肠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术中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优化患者心理健康。同时,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能减少创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胃肠手术患者负面心理,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疗效,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尹春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132-1133.
[2]李琼.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35-137.
[3]吴婧,李坤旺,吴莺燕.临床护理路径对微创胃肠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3):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