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验在产前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8-07-07 11:13龚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临床价值

龚娟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开展产前检查工作期间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产前检查孕妇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完成产前检查工作,观察组选择常规方法+免疫检验方法完成产前检查工作。结果:观察组产前检查患者高危妊娠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选择免疫检验方法完成孕妇产前检查工作,对于高危妊娠症状可以做到及时发现,从而进行有效纠正,最终使患者的生育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关键词 免疫检验;产前检查;临床价值

产前检查是于妊娠阶段对产妇以及胎儿展开检查工作,从而对产妇是否表现出病理变化加以观察,以防止产妇最终表现出高危妊娠的情况。以往主要选择常规方法完成产前检查工作,但是无法获得理想诊断效果,从而无法避免最终呈现出高危妊娠的现象,进而对孕妇分娩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此种形势下免疫检验方法于产前检查工作过程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诊断方法对患者开展产前检查工作,以此说明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产前检查孕妇300例,通过数字奇偶法对所有产前检查患者分组。对照组150例,年龄23~ 41岁,平均(30.49±4.39)岁;孕周17~ 37周,平均(27.95±9.39)周。观察组150例,年龄25~43岁,平均(30.52±4.41)岁;孕周16—37周,平均(27.99±9.42)周。对两组产前检查孕妇的年龄以及孕周施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完成产前检查工作。观察组选择常规方法+免疫检验方法完成产前检查工作,主要体现为对患者施以肝炎病毒检查、HIV检查、梅毒检查与TORCH检查4项。于清晨,对所有产前检查患者的静脉血f空腹状态下)进行收集,完成离心处理工作后,展开血清分离操作,之后予临床完成上述4项检验工作。在对患者开展免疫检验工作期间,主要选择RPH实验方法完成梅毒检验工作,最终获得RPH阳性结果,则于临床对患者展开TPPA试验工作。之后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所有产前检查患者展开HCV检验、TORCH检验、HbsAg检验与HIV检验工作。最终获得阳性结果,则继续对患者血样进行采集,送入实验室后,展开进一步检验工作。在开展免疫检验期间,主要选择配套试剂完成临床检验工作,并且临床针对标本检验质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产前检查患者展开检验工作,计数资料(高危妊娠发生率)组间比较以率(%)表示,用X2检验,P< 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同对照组产前检查患者高危妊娠发生率(13.33%)对比,观察组(2.67%)降低程度极为明显fP<0.05),见表1。

讨论

近年来,孕妇产前检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免疫检查方法予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使得产前检查质量获得显著提高,产妇分娩风险获得显著降低。具体在开展免疫检验工作期间,主要于肝炎病毒检查、HIV检查、梅毒检查与TORCH检查几方面。对于肝炎病毒,主要集中体现为对孕妇施以乙肝检查、甲肝检查与丙肝检查等。对于HIV检查,因为HIV病毒会使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通过母体最终会使得婴儿受到影响,表现出早产现象或者死胎现象。梅毒作为慢性疾病一种,主要因为TP导致患病,从而使得患者的诸多器官受到侵害,并且对于患者在怀孕4个月之后,较易出现死胎、流产与早产的情况。对于TORCH检查,主要为了避免先天性病毒感染使得胎儿畸形、流产与死胎的情况出现。

通过对产前检查患者施以免疫检验工作,对于传染病以及相关病毒可以进行明确诊断,可以将常规检验结果加以充分完善,进而选择针对性方法加以处理,最终使得患者生育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同对照组产前检查患者高危妊娠发生率(13.33%)对比,观察组检查患者(2.67%)降低程度极为明显(P<0.05),证明了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孕妇在开展产前检查工作期间,合理选择免疫检验方法,对于高危妊娠出现率降低以及孕妇分娩质量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证明免疫检验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临床价值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湖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孕期产前检查质量与妊娠结局分析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