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摘要】我们企业员工队伍管理最重要的方式是制度化管理,以“钢性”考核作为其落实的主要手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将员工队伍稳定、和谐发展作为第一任务,实行人性化管理,更具“弹性”。将“严格管理、真心关爱”作为企业的队伍建设理念,突出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双项并举,打造具有油田特色的员工队伍管理模式,本文就员工队伍“钢性”与“弹性”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员工队伍;管理
油田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健全的企业,对所属每个岗位都制定了的规范的工作制度,但多年艰苦的油田一线工作,培养出员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独特品性,同时也有少数基层单位在管理员工队时养成了一些对待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来严的陈规陋习。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很多基层管理者对今后如何准确把握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中“钢性”与“弹性”的执行尺度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一、分析员工队伍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一)在工作绩效考核方面
一些单位却只注重于对员工工作的培训指导,而疏于对工作绩效的考核。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资料应付型考核,另一种是只加不减型考核。这种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做法,把有效的员工考核管理手段变成了敷衍了事、表面文章。考核工作不落实,正是造成制度化管理“钢性”不足,员工队伍执行力不够的主要原因。
(二)在处罚制度落实方面
一些单位会出现这样的误区:有的是“光打雷不下雨”,让员工产生了“只要大错不犯,不怕小错不断”的侥幸心理,养成了纪律散漫、工作拖沓的坏习惯。有的是将错误的阴影扩大化的处罚方式,让有些基层干部和职工变得做事畏首畏尾、唯命是从,不敢提建议,不敢说想法,更谈不上工作创新了。没有达到处罚员工是为了惩前毖后、防微杜渐的目的。
(三)在激励机制落实方面
主要体现在考核嘉奖的时候,对重点工作、突击劳动奖励的多,对日常管理好的工作奖励少;在申报表彰的时候,对干部、班长提名的多,对普通员工提名的少;还有极少数管理者在评先选模时有意省略群众推荐的环节,将荣誉和好处留给与自己亲近的人。这样操作很容易把激励员工士气的好事办成影响单位和谐的坏事,很难达到提振士气、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效果。
二、探讨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员工绩效考核的“钢性”管理
所谓“钢性”管理就是指这项考核必须真实、必须在队伍管理中发挥价值分配的杠杆作用,形成一个严谨的管理回路。
1.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对照每一个工作岗位标准进行细分析,确认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在指标的把握上宜精不宜多,宜明确不宜模糊,尽量有效量化、方便操作。
2.加强引导,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了解,也使员工从心理上进入接受考核的状態。我们很多单位已经有规范的岗位制度、详细的考核标准,此项工作的实施并不难,难得是真实有效和长期坚持。
3.通过考核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的详细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同时推广他们先进工作经验,达到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高的目的。
4.坚决克服人情观念,考核做到客观公正、“一碗水端平”,做得好的就加分、出现失误就扣分,不能功过相抵,考核成绩才会真实。同时,对考核中发现的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瞒报谎报等行为,坚决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5.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并将其作为评先选模、技能晋级、培养班组长等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据。用细致的工作促进员工队伍管理规范化,队伍整体素质一定会循序渐进得到提高。
(二)发挥奖惩制度化管理的“弹性”作用
就是指通过客观、公正地对员工表现进行正、负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言行被组织关注、成绩被组织认可、错误有组织约束,不断增强自律意识、进取意识,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1.在员工的处罚方面:首先,要控制好处罚的金额,根据错误情结的轻重合理制定标准,既不能难以承受、又不能无关痛痒。其次,对员工的处罚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出现同样的错误,不同的处罚,或有的人罚有的人不罚、员工罚领导不罚,让员工心里不平衡。再次,处罚过程中做到就事论事,明确错误发生的原因、制定整改的方案,尽量减少与错误关联不大的其它因素,避免将不良影响扩大。最后,必须做好受罚员工的思想工作,鼓励他用积极的心态改正错误,并加强舆论控制,保护好员工的名誉和自尊心。处罚员工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要让他正确的认识错误、用正确的方法去改正错误,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2.在员工的奖励方面:一要注重对日常工作优秀员工的嘉奖,可以通过评选星级员工、示范设备等形式,由各班组员工自行推荐他们认为工作优秀的同志,更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二要多推荐表彰一些普通员工中的生产骨干,管理者在表彰中所占比例应和他们在员工中所占比例相当,不宜过高。三要公平、公开地做好申报表彰中民主推荐、集体决策、荐前公示等系列环节,坚决杜绝任人为亲、护小集体、搞小帮派的现象。把那些工作踏实肯干、得到群众认可的员工推上荣誉榜,让正激励的“弹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结束语
员工队伍制度化管理是否体现了“钢性”原则,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在执行制度上标准高于员工、行动先于员工、要求严于员工。员工队伍人性化管理是否发挥了“弹性”作用,关键也在于管理者,能否做到:用优良作风为员工示范、用聪明才智为企业解难、用正直与爱心为员工谋福利、用担当与奉献为企业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