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芳,冯国红,王 巍,陆 娟,朱玉杰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质量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各行各业对质量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质量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面对社会对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开设了产品质量工程专业或设置了质量工程类课程,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也将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质量问题的分析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仅靠单纯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因此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组织的需求,这也使得课程内容偏向于理论教学,即使教学中采用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的案例,但由于没有实际参与以及对专业技术不够熟悉,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思考与讨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1-2]。该方法在理工类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管理类课程,由于缺乏系统的任务环境,难以有效地开展,但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不同于纯管理类课程,还要依托于技术类学科,因而在一些理工类、农林类专业中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笔者针对农林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角度出发,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在该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并开展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组织管理实践中过程质量控制和优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学生初步具备现代质量管理、分析、控制能力,为从事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活动包括管理层面的基础性活动和操作层面的核心活动两大部分,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3]。本科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操作层面(如工序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改善、质量监督检验、质量认证等),因此本科层面的教学要面向这些核心活动开展。改革前,课程教学偏重于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等基本知识的讲解,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知识补充和课程讨论、网上答疑等,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①学生对于身边能接触到的事物易于接受,而由于没有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对生产实际中质量管理相关岗位认识不足,不了解实际中如何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习目标不明确;②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愿意学习操作性、趣味性强的内容或对其本身而言实用性更强的内容;③网络教学平台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只是将其当成交作业的渠道,失去了其辅助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作用;④课程知识点多,课堂讲授以教师为主,虽有实际案例,但由于缺少实践体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对案例的理解也流于表面,课堂讨论往往变成教师提问或教师的自问自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够被充分调动。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1课程特点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质量问题,一些专业背景知识只能完成单纯的技术性分析,而不能很好地解决系统性问题,所以学习中更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也是一些工科性较强的学科会将质量管理类课程引入其课程体系的原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根据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课程内容划分为质量管理基础理论、质量管理体系、统计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四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对应的能力要求,适合进行任务分解。
2.2教学资源分析根据真实性学习理论,课程任务应以生产实践中的项目为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很难从企业获得满足全部教学内容要求足够、合适的项目,另一方面来自企业实际的项目都会融合大量特定的专业技术,对工业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理解这些专业技术有一定难度,也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该课程对以往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所收集的与质量控制和管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抽取出适合的内容设计成任务情景。此外,还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消化、理解相关知识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如对于目前大学课堂中学生投入不足、缺课等现象,提炼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会了质量控制工具因果图的使用。除了设计学习任务所用资源外,目前该课程已建立了网络在线课程,课程各模块知识点已进行碎片化处理,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安装手机客户端实现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这些都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3.1任务的设置课程任务的设置要体现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将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隐含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中,但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设计成任务,要选择情境性、探究性和操作性强的内容来设计[5]。课程内容与对应的任务要求如表1所示。
3.2任务的实施根据任务内容和要求,对每一项任务都编写了任务单,并且附有任务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对照这些目标进行偏差修正,这些资料都被上传到课程学习平台,便于学生随时查看。只有任务单和网络资源还不能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必须有引导性问题才能指引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针对每项任务设计了引导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相互探讨,在课程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解任务,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讲解演示、讨论、提问等完成知识的建构。
3.3任务的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框架构建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任务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评价任务结果的对与错或任务结果演示的好与坏,而是要对照每一项任务的目标进行全过程的评价[6]。综合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考核内容,该课程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3种方式相结合。同时,课程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也能够辅助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师评价环节除了对学生展示内容进行总结外,对任务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也进行了适度延伸,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 课程内容与任务要求
3.4教学效果对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采用任务式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课程出勤状况及学生课堂状态都有很大改变。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反馈任务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从开始被动完成任务到后来主动学习,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7]。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思想,使教学关系得到重构[8]。管理类课程虽然难以获得与现实情况一致的教学情境,但把真实案例所隐含的与所要学习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抽取出来,并与生活中相似的问题结合,创设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情境,会使该方法的实施更加有效。在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中进行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
[1] 李宏岩,赵丕锡. 基于创造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166-169.
[2] 白晓虎,胡艳清,吕长义.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306-309.
[3] 朱玉杰,冯国红,王景峰.农林高校工业工程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9):301-305.
[4] 贾陆依.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评价比较与反思[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48-151.
[5] 朱永杰,冯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24):153-154.
[6] 杜勇,刘龙峰,陈建英.基于任务驱动型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5(22):110-112.
[7] 韩琦,裴仰军,王成敏.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9):189-190.
[8] 孙政.任务驱动式教学,让课堂变得“不一样”[J].新课程研究,2016(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