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最美狱警”的英雄本色

2018-07-05 09:04牟军李树明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6期
关键词:彭某服刑人员陈某

牟军 李树明

2018年1月22日,由国家司法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守望初心——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评选结果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

仪式现场,一个来自哈尔滨的“警察世家”格外引人注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家三代先后出了八名监狱警察,这也是当天唯一受邀上台接受采访的家庭。这一次,荣获“最美监狱人民警察”的,正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代成员岳海。

从警22年来,这已是岳海第17次走上领奖台。台下,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他用真诚和温情帮“迷途者”重塑人生,用忠诚和热血铸就了“最美”警魂。

一份勇气,坚毅如钢

有着“警察基因”的岳海,从小的理想就是“穿制服,当警察”。上初中时,他常常偷穿父亲的警服,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舍不得脱下来。

1994年,岳海如愿考取了黑龙江省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松滨监狱,从此穿上了属于自己的警服。2007年,全省唯一收押、治疗、康复、监管传染病服刑人员的新康监狱成立,岳海奉命调入,成为那里的首批民警。

成天和传染病菌携带者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何况要面对的都是经历复杂的服刑人员,其中還不乏“亡命之徒”。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更考验民警的勇气和胆量。

2009年5月14日,时任艾滋病服刑人员监区副监区长的岳海和同事正在处理服刑人员王某的违纪问题,另一名患有艾滋病的服刑人员彭某突然用拳头击碎监舍卫生间的玻璃,并割破自己的手,握着沾血的玻璃片向现场民警挥砍。

由于事发突然,大家一时愣住了。而岳海来不及多想,就本能地冲了上去,一边死死地抓住彭某的手腕,一边试图打落他手中的玻璃。激烈的对抗中,玻璃划破了岳海的右手,鲜血瞬间渗出,伤口处跟彭某的血液直接接触。

很快,彭某就被制服,但岳海心里却“咯噔”一下——“自己肯定完了”。

出了事,岳海的第一反应是先瞒着,不让家人担心。但是,当妻子看见他缠满纱布的右手时,立刻就哭了——她也是监狱警察,多少明白是咋回事。

当晚,两人彻夜未眠。

岳海想到了未来的种种可能:孩子还小,老人也需要照顾,一旦自己被感染,还怎么跟家人一起正常生活?他甚至想到了离婚。

“如果我真被感染,存款和房子都归你,我净身出户,你把儿子抚养好,我会时常看你们……”岳海的话,让妻子哭得更厉害。

妻子的态度很明确:“无论怎样,一家人都要一起面对。”

在家人的支持下,岳海开始接受阻断艾滋病毒感染治疗。那段时间,他每周都要去医院取药、体检,别人看他的眼神很复杂:“小伙子年纪轻轻的,总来查艾滋病,是吸毒还是啥?”

更让岳海难受的是药物带来的反应:胃口差,饭吃不了几口,刚咽下就又吐了出来;整夜失眠,甚至出现幻觉……头一个月,岳海的体重骤降20斤。

岳海失落过、愧疚过,但从未退却,从未放弃。在家人和同事的鼓励下,三个月后,岳海终于等来了检查结果:阴性!

那一天,是岳海全家最快乐的一天,也是他人生别具意义的一天——浴火重生了。

一颗真心,温暖如春

监狱里,敢公然对抗执法的服刑人员毕竟是少数。在大多数服刑人员眼里,岳海不仅是威严的警官,更是一个贴心的好大哥。

服刑人员陈某因单位行贿、职务侵占罪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因为妻子年轻,陈某担心家庭破裂而产生了自暴自弃心理,甚至一度想自杀。

岳海在仔细翻阅陈某档案后,开始找他谈心,并从陈某最关切、最焦虑的家庭问题入手:“既然你怕媳妇离开,那你是选择怨天尤人、拒绝改造,还是选择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归家庭呢?你好好改造,其实也是在坚定她等你回家的信心。”

一席掏心窝子的话,说得陈某痛哭流涕。同时,岳海根据陈某毕业于名牌大学、文化水平高的特点,让他当监狱报的投稿员和服刑人员的初小教员。陈某干得很起劲儿,多次考评拿得高分,最终减刑九个月。

出狱前,陈某哽咽着说:“岳警官,我今天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再造之恩。”

陈某,只是岳海成功教育转化的服刑人员中的一个。为了更好帮助服刑人员改造,岳海灵活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相关知识,而这些全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

工作22年,也是岳海如饥似渴“充电”的22年,他说:“监狱既是改造犯罪人员的载体,也是与犯罪人员斗智的平台,唯有不间断地学习,才能道高一尺、技高一筹,让他们认罪服法、改邪归正。”

对服刑人员,岳海不仅有推心置腹的教导,更倾注着将心比心的真诚关怀。

一次,一个服刑人员突然发病,随时有生命危险。当时正在家休息的岳海接到值班民警报告后,立即赶往监狱,组织医护人员会诊。

经初步诊断,该服刑人员是心脏病复发,有心梗前兆。时值半夜,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显然不现实,而等第二天走完审批程序再去医院,势必耽误治疗。

岳海当机立断,立即向监狱长和主管领导请示,建议连夜送医。为了争得领导同意,岳海打下包票:保证万无一失。

得到领导同意后,岳海做了充足的戒护准备:当120救护车来到时,他确认安全无误后,带着三名民警押送患者离监。一路上,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服刑人员接受治疗时,他们也寸步不离,直至第二天凌晨病人脱离危险,岳海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名服刑人员康复后,流着泪感谢岳海的“救命之恩”,一再表示,要真心接受改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一身正气,顶天立地

在有些服刑人员和家属看来,岳海有时也“不近人情”。

在担任狱政科科长时,岳海手中握有对服刑人员的计分考核、减刑、保外就医等初审建议权。于是,一些服刑人员及亲属便“瞄”上了他。

一次,某服刑人员家属找到岳海,偷偷塞给他一万块钱,请他在监区考核时把分往上“撩一撩”,结果被岳海拒绝了。对方不死心,又通过多个渠道找到岳海的一个多年好友请托。

岳海一脸严肃地对好友说:“咱哥儿俩认识这么多年,你觉得我是那种拿分换钱的人吗?”好友只得悻悻而回。

还有一名服刑人员出狱后,经过努力打拼,积累了千万身家。发家致富后,他想起岳海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帮助,便特地前来看望岳海,表达谢意。尽管时过境迁,已不存在工作关系,但岳海依然只是心领好意,对财物则一概拒绝。

在岳海身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是他“不差钱儿”吗?事实恰恰相反。

岳海的父亲、岳父、妻子都患病需要治疗;而他本人也严重亚健康,曾两次突发低钾症;儿子正在上学,开销不小……经济负担虽重,但岳海的原则从来没动摇过。

2015年,是岳海一家最艰难的一年——妻子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岳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儿子即将参加中考,家庭的诸多变故和重担骤然压在他一个人肩上。但岳海默默扛起了一切,妻子患病的事,他没惊动任何人,他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男人的担当。

那年夏天,多年没请过假的岳海破天荒地休了一次年假,带妻子去北京做手术。一路上,他想方设法逗妻子开心,帮她调整心态。但当妻子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却泣不成声,愧疚和心疼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么多年,都是妻子一个人在操劳,他为家里、为妻子做得太少了。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从北京回来,岳海立刻返回单位。妻子接受化疗期间,他也是尽量少请假、不请假,不惊动领导和同事。如今,妻子的病情一直很稳定,儿子也考上了理想的省重点高中。

2018年5月初,省委政法委印发《关于开展向岳海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司法干警向岳海同志学习。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褒扬,岳海依旧是那个正义凛然、侠骨柔情、不计名利的岳海,一个自谦“没有做啥”、自认“不是最美”的监狱警察。

猜你喜欢
彭某服刑人员陈某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積分住酒店 嗜賭湘漢逾居兩年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疯狂爸爸 勒死亲生女儿罪恶滔天
大选登记
逾期未还款,担保人有责吗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