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教师会对幼儿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教师提供直接的经验
在幼儿的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他们会用最直接的感触感受这个世界。因此,教师们就要提供给幼儿最直接、最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依靠在纸上学习的教育方式。同时,对待心理成熟程度不同的孩子,应该给予不同的科学环境,让幼儿更直接地感受问题的存在,锻炼幼儿的自我成长意识。
对于幼儿的因材施教
现代社会,很多人会认为孩子在年龄相同时会有一样的思维或者想法,其实,孩子在几岁时就已经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为了让幼儿在年少时有更好的发展,为将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基础,教师就必须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就好比一个班级有顽皮或者乖巧的学生,也有聪明或者愚笨的学生,如果教师只用一种方式教育,那只会减慢幼儿身心的发展。一个孩子如果错过了最佳培养的时期,就好比蜜蜂错过了最佳采蜜的时节,所以,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在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关键的转折点。
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师的影响
一个幼儿的心理就像是含苞的花朵,需要园丁细心且充满活力地浇灌。教师会对幼儿最初的求学之路产生重要的影响,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喜欢读书,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听从教师的教诲,甚至很多幼儿会对读书产生恐惧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极大的魅力。为了让幼儿喜欢上课堂中琅琅的书声,一个活跃的课堂和一个充满乐趣的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幼儿如果喜欢教师,大多数会听从教师的教诲和认真地学习知识。
教育事业中的偏差
教师对教育的偏差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教师们在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还会开创很多娱乐活动,但很多教师只注重最终活动完成的结果,像是对家长交出答卷一般。比如,教师布置这节课是手工创新活动,教大家如何折纸船,学生们会准备好手工材料,不同的幼儿会对不同事物有不一样的理解程度和快慢程度。教师不能只注重表扬纸船折得最好的学生,更要表扬那个最细心、最认真的学生,即使他不是最快和最好的那一个。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们的心理世界,因为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当他认为你是朋友的时候,一个温柔的表情和一个表扬就会影响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甚至成长轨迹。
家长对教育的偏差
人们生活水平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标准。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他的哭声是最纯粹的,在他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他心里,一个玻璃球远比一颗钻石更美丽,和父母玩泥巴远比独自吃炸鸡更幸福。然而,很多父母本着望子成龙的心理,剥夺了孩子们最初的童真。从幼儿时期,家长就会送孩子去各種特长班学习各种知识,甚至剥夺孩子们选择朋友的权利。但是,家长不知道,在剥夺孩子们成长空间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内心最纯真的美好。所以在幼儿时期,家长更要和孩子做好朋友,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的内心慢慢成长。
科学地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
推理能力
孩子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对事物很难清楚地了解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幼儿很多时候对一个信息的推理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推理能力,让孩子养成不断推理的习惯。比如,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今天的天气多云并且有风,那么就有可能会下雨;如果社区停水,就没办法冲马桶。无论在生活、外界环境还是学习教育中,都要不断地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判断能力
拥有判断能力就是孩子们真正成长的标志,但幼儿内心尚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不断地教导幼儿如何判断信息的正确性。教师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化来给幼儿讲述身边真实的事情,或者通过实验来讲述信息是否正确。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告诉学生如何判断除了亲人以外的人话语是否真实。
沟通能力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十分重要。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当多安排些情景话剧表演、肢体语言表演或者同学之间彼此沟通的游戏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来增强幼儿的胆识,使其在众人面前大胆地交流自己,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上进行提问,然后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们给予奖励,这样不仅会激发起幼儿对知识的兴趣,更会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
探索能力
没有真正想法的人是空洞的,因此,要在幼儿时期增强孩子的探索能力,这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可以设定探索活动,比如:数学课上,教师教幼儿们如何用火柴棒摆出有趣的图形;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想象如何用一张白纸折出美丽的图形。通过提问、思考的方式会让幼儿感到生活充满乐趣,并且真正提高其探索能力。
认知能力
孩子在幼儿时期很难拥有独立的思维,而拥有认知能力会较早培养出自己真正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很多课外社团供幼儿随意选择,经过一定的阶段后,最终确定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幼儿自己选择的同时,不但能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能让孩子对新事物拥有独立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