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

2018-07-05 08:58:42叶枫
天津教育·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管理教育

叶枫

随着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加,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对在校生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已经有了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现状仍然不理想,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探究。我们要想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就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双学位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且不断地完善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坚持推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的完善,从而进一步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目标,培养更加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社会平均受教育水平也在整体提高,这就使得高校招生规模变大和招生的门槛降低,在对部分学生管理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在降低。这种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管理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都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解决。下面就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现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管理方式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一致

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具有很大关联,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才竞争的情况下,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等学位中的2~3个学位的综合性人才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就对高等院校在学分制以及主辅修制度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主辅修制度,其能够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实现本人在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蜕变。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有效且高效的高校教育管理,就必须深刻理解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内涵,并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去奔着这一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应该就具体专业开展人才培养计划,而不是一味地循规蹈矩,传授老旧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据深入调研可知,现有企事业单位不再只是注重初步入社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现有高校大多缺乏相对应的综合性培养方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够实现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的转换,不能够满足社会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不严

虽然高校学生大多数都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长期受到家人的溺爱,自我约束能力差且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导致自己迷失了人生方向,失去了对大学生活的追求。这类后果的出现不仅是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参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疏忽。

古板的日常管理方式不能够很好地约束学生不正当的行为,反而会令他们有更加糟糕的表现。高校管理层习惯按照传统经验与管理方式方法开展学校的日常管理,民主化程度不高,使教职工组成的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的思想建设滞后,过于偏重人员的培养,即对从事某一行业具体工作的人员的培养。他们疏忽了对人才的培养,即对具有专业知识且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工作、学习之间关系的人才的培养,导致教育管理制度的评价和反馈严重落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要想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就要求有足够的教育工作人员加入建设队伍中,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但是现在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并没有那么理想,不符合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需要,进而导致从事高校相关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才不足且任务繁重,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部分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度不高,聘用研究生二三年级的学生作为兼职辅导员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他们的管理能力与其他资深的辅导员相比,创造性强、管理方式新颖,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度不高。且部分辅导员兼任多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相关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力继续教育培训,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不能满足教育目标的工作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现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必须明确目标和整体方向,加大力度推进新形势下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的创新改革。高校教育管理目标要想尽快地实现,就必须加大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敢于引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潮流,从制度建设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对不符合要求的老旧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查学生和教职工的基本需求和亟待处理的问题和工作,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智能化的普及度增大,我们应该及时地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并且就高校教育管理的机制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减轻教育管理工作负担。下面将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引进智能化教育管理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手机、电脑等具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有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学业成绩极速下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机制创新。例如可采取课堂点名制度,通过微信面对面建群方式来检查所有学生是否正常参与课堂活动,还有些高校确认学生是否在本校就寝。在服从宿舍管理制度方面,可通过支付宝的钉钉软件进行打卡签到,也可以通过钉钉这种类似的软件进行请假等事宜,督促学生日常生活、学习。

据调查,部分高校还采取了校园一卡通等刷卡签到的措施,督促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且这种制度深受学生群体欢迎,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这种多功能的智能化管理方式的引入无疑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对于传统方案的便利、有效且高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减轻了相关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负担,也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地创新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结合现有可利用的各种新技术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灵活创新,从而进一步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完善的高校教育评价体制

一项完善的高校教育评价体制一定是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这种机制可以让学校教育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教育评价体制不仅给学生一个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评价的机会,也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改进了方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导。

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持续时间长而又重要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它对教育管理各项工作的要求都极高,尤其是在完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这一方面。管理评价体系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各项管理教育工作是否有效且高效地开展。也就是说,要想开展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就必须对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并且从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加强评价体系的建立,从而充分调动所有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工以及接受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彼此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和反馈,进而开展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丰富完善高校教育的管理内容

要想实现教育管理工作,只是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整理相关资料,从而进一步地制定一定的解决方案来处理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不足够,我们还应该从高校教育管理内容出发,不断地征集意见,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管理内容,从而实现更好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学习其他最先进的教育管理内容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尽最大努力去充分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加强相对应的教育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本校的优势,创造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征集意见也要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积累已有的传统优秀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并完善教育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吸取其他高校优秀的教育管理内容,减少自己本校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管理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内容。通过这种良好的沟通机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语

在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过程中为学生赢得竞争优势。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使得各高校的教育管理機制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想实现高校的整体目标,就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模式方法,进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健康、稳定地发展,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