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当今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学生的基础学科、工具性学科,也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启蒙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关键要抓“四个点”。
创新的凭借点:挖掘创新因素
教材是师生们的教学之本,是专家经过多年试验逐步完善审定而编订出来的。涵盖的知识面广,富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蕴涵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通览小学语文教材,你一定会发现,教材中创新性的“人”“事”“景”“物”无处不在。细读每一篇课文,你一定会觉得,可以攻其一点、大胆创新的实例无时不有。
凭借课文插图,引导创新
教材中编排大量的彩图、彩照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课文插图生动、形象、逼真,学生兴趣盎然。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有想象,就有创新。如果善用课文插图,引导孩子看一看,想一想,势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凭借课文结尾,引导创新
曲尽音还在,课终意犹存。有些课文虽结尾了,但未“断意”。如:《雷雨》的结尾是:“池塘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以其为创新点,设置这样的问题:“你知道青蛙叫什么吗?”一石激起千重浪,经这样一问,什么答案都出现了,有的说:“我看见青蛙抬头看天空,兴奋地唱歌。”有的说:“雨停啦,雨停啦,伙伴们快点来呼吸新鲜的空气。”打破求同思维,体现创新性教学的特点。
凭借课文重点语句,引导创新
抓住课文词句,激发学生想象,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譬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猫》时,文中有一个描写猫叫声的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一,变化多端。”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语感。然后,提出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问:“什么样的声音才是‘丰富多腔呢?你会模仿一下吗?”有价值的提问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
凭借课文感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创新
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教师倘若能抓住课文中感人的故事情节,找准切入点,进行艺术性的设问,将会“一石激起千重浪”。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作者描写阿曼达埋在废墟底下时,其笔墨重在描写周边人的言行,一直没提及阿曼达。这时候,教师可趁机提问:“这个时候,埋在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是怎样?可能会想什么?说什么?我们不妨试着拿起笔写一写吧。”五年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习作,既做到读写想的融合,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举多得。
创新的关键点:优化教学模式
抓住文本特点,寻找文本创新资源,巧妙设计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模式,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需要,选编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文本,段段有特色,篇篇有内涵。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切忌一成不變、墨守成规,而要研读文本,找准文本特点,灵活变通,更新教学流程,“诱”住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譬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等童话故事类篇章时,我们适合采用“故事式”:复述故事——质疑解难——讨论明理。又如在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打电话》等对话性的文本时,我们不妨采用“采访式”: 选准对象——相互采访——评议点拨。当然,根据文本特点,我们还可以采用“考察式”“观摩式”“竞赛式”“茶馆式”等课堂形式。模式的选择,没有“哪种好,哪种不好”之说,我们常说:适用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模式选对了,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创新思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升将水到渠成。
创新的催化点:激发学生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其创新情感是创新教学的“催化点”。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是枯竭的课堂。课堂氛围靠教师营造,学生热情靠教师调动,师生情感靠教师升华。首先,教师要真正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与和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渲染”,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只有在这样真切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独到的感悟,才会有独特的创意。
创新的实现点:鼓励学生实践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创新扎根于实践,唯实践才能创新。语文实践活动应注重课内外结合,尽量做到课内带课外,课外促发展。在教学实践性文章,如《捞铁牛》《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文章时就应该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让学生大展身手,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在实践中明理、在实践中创新。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把阅读文本同其他学科、课余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文本内容贴近学习,贴近生活,令其形式生动,萌生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