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冬栋
在小汽车停车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停车系统由于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停车难和管理难的问题越发突出。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停车场基本信息、实时信息,整合城市停车资源,依托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跨部门数据联动能力,实现公众服务、行业监管决策功能。该系统是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典型应用,是缓解城市停车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出行距离的增加,城市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日益增加的小汽车停车需求,一方面加剧了城市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停车管理的相关问题,比如人工成本高、工作强度大、停车收费难以监管等。究其原因,除了停车设施历史欠账、停车管理人员不足等客观条件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当数量的停车设施难以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停车资源信息、停车收费信息。
在此背景下,国家多部委出台指导意见:鼓励提升城市停车信息化水平;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并对外开放共享;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和推广。
通过科学构建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打破停车设施之间的信息壁垒,提供实时高效的停车信息服务,将会有效缓解城市现状的停车难、管理难等问题。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是通过对道路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库)的车辆驶入、车位占用、车辆驶离等停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将所有相关停车场数据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城市级别的空余车位信息发布、停车识别、停车计费、违规停车识别取证等服务及管理功能。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服务层组成。
感知层:通过停车场的感知设备,采集当前空位数、车辆进出记录等数据,实现对各个停车场实时状态的获取。
网络层:停车场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向平台上传实时停车信息,实现对各个停车场实时状态的整合。
平台层:作为整个停车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公安交管等部门的数据联动,实现平台的公众服务、监督管理等功能。
服务层:停车库实时状态信息通过网站、手机APP等终端进行发布,实现对公众的服务功能。
随着智能化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感知设备更加多元,系统功能也更加丰富和完善。由于该系统是对所有道路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库)的资源整合,在系统建设中需要规范各类新建、已建停车设施信息上传的技术标准,支持多模式接入,才能达到信息的互连互通、保障系统的功能实现。
▲图1:系统组成图
▲图2:系统功能设计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是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提供公众服务功能、监督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停车信息等;为停车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辅助职能部门调度、决策。
根据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一个平台、四个子系统”。一个平台即智能停车管理平台;四个子系统即信息采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以及分析决策子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管理平台、各停车场的管理系统等,获取用户及对应车辆号牌信息,停车场地址、总车位数及收费标准等静态信息,停车场空余车位、车辆进出时间等实时信息。
运营管理子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各停车场的智能运营、对停车行为的智能监管。主要包括:为用户提供车位信息查询、预约、路径诱导、电子收费等功能,为管理部门提供违规停车行为的取证依据、建立不当停车行为用户及车辆的黑白名单。
信息发布子系统: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可变情报板等,实现对停车相关的基本信息、实时信息的发布。
分析决策子系统:通过数据报表、分析,对停车场经营进行辅助和监管,对停车规划、政策等提供决策支持。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很大一部分需要实时检测数据予以支撑。目前,常用的停车场(库)检测终端包括感应线圈、地磁、红外线、超声波、视频识别以及射频识别等。综合比较各种检测终端的优缺点如下:
在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建设中,涉及较多已建停车场检测终端的智能化升级,一方面考虑减少对既有市政设施的损坏,另一方面考虑采集数据的多样性、未来数据扩展的灵活性,因此视频识别日益成为停车场检测终端的主流发展方向。针对道路停车场、人行道停车场等开放式场地,采用停车识别、违停抓拍等视频识别设备;针对路外专用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等封闭式场地,采用视频识别进出场时间,辅以地磁、红外线等检测单个停车位的占用情况。
表1:不同采集方式的优缺点对比
南方某县级市近年来饱受停车难、管理难问题的困扰,在当地住建局的牵头下,针对全市道路停车场、人行道停车场以及路外公共停车场(库)总计约5000个停车位实施智能化升级,并且打造全市公共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该公共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采用前述的“一个平台、四个子系统”功能设计,实现对全市公共停车场基本信息、实时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向公众提供查询、预约、导航、电子收费等智能化服务,向行业部门提供监督管理、决策支持服务。
由于项目涉及到路内、路外不同类型公共停车场,在车位检测设备、具体功能设计上有所不同:
车位检测设备:路内(含道路、人行道)停车场布置全视频识别设备,检测各个停车位的占用情况、车辆进出时间、车型信息等。路外停车场则结合进出口闸机布置视频识别设备,检测车辆进出时间;并且在单个停车位布置地磁、红外线等检测车位占用情况。
违停抓拍功能:在关键路段、人流量较大的人行道上,布置违停抓拍设备,数据上传管理平台,规范路内停车行为。
车位预约功能:路内停车场只是城市停车缺口的应急补充,从功能上应鼓励其“即停即走”、“快速周转”,因此不提供预约服务。路外停车场通过内部分区管理,结合智能地锁,开放部分车位的预约功能。
公共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全市公共停车设施资源,提升停车设施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规范停车秩序,不断改善城市停车环境,提升停车监管水平。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对单体停车场的智能化升级、对城市级停车资源的整合,实现运营管理、信息发布、分析决策等智能化功能,有效提升了停车设施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未来可考虑在整合社会公共停车资源的基础上,进而整合商业办公等经营性停车场、有共享意愿的产权停车位,真正实现城市级停车资源的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