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黎 青/ 图
领导的根本问题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共产党的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做好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而努力工作是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目的所在、根本所在。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激励群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探索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要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特点,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心理学把人们最强烈最直接的需求称之为优势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做群众工作要从满足群众优势需求着手,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领导干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去满足群众的优势需求,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存需要;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归属需要和人际关系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原来群众对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比较强烈,现在进入新时代,则对环境安全、对民主法治、对公平正义的精神需求就越来越突出。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在同一时间,广大的群众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兴趣不同,因此他们的需求也就不同。有的希望得到领导者的信任尊重,有的希望得到更多的收入报酬。在这方面可以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挥好各自联系特定群众、服务特定群众的独特优势。群团组织要善于创新群众工作方式。
群众需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领导干部要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而对不合理的需求则不能迁就。领导干部不仅要发现群众的需求,满足群众的需求,而且要主动地引导和创造群众的需求。有时候群众对自己的需要并不十分清楚,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加以教育引导,帮助群众找到自己的合理需求和优势需求。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共产党人做群众工作的好传统。在新时代有时要面对面,有时要键对键,网上线下都要与群众及时沟通联系。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网上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式。
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服务群众有以下四种主要形式:为群众提供工作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为群众搭建工作的合适平台和舞台;为群众工作制定必要规则和制度;提供群众工作的及时辅导和支持。
群众工作不能止于满足需要,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奋斗目标。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群众自觉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讲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这是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沟通协商,协商就是寻求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共识度。
让群众有机会参与决策是群众工作的新特点。领导决策要先策后决,策是出主意,决是选主意,策要多与群众商量,决是集思广益。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今年以来,山东省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就是新时代实实在在的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中沟通协商有以下四个步骤:第一,外求共同点,重在信息沟通。沟通的第一步,可以从寻求共同点开始,比如,年龄差不多,阅历差不多,利益差不多,这都是领导干部沟通时可以寻求的共同点。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习惯,这些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是表层的,但却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打开沟通之门,缩小与群众心理上感情上的距离。距离越小,群众越容易接受,越乐于接受。
第二,内求共鸣感,重在情感沟通。一般来说,共同点找到的越多,沟通双方在思想、认识、感情、心理上产生的共鸣感就越强。这种共鸣感在沟通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共鸣、共振的同时,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与沟通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感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认识距离也会越来越近。慢慢地,双方的思维、双方的情绪就会“同频共振”,于是,双方也就很容易想到一起,走到一起,干在一起。
第三,深求共识度,重在思想沟通。认同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不断深化、不断强化的互动过程。从承认“沟”的存在开始,先是寻找共同点,这是浅层次的、外在的、一般的沟通;然后,形成共鸣感,这是深层次的、内在的、双向的沟通;最后,是实质性的沟通,寻求的共同点越多,得到的共鸣感也就越强;得到的共鸣感越强,则双方的共识度也就越高。
第四,实求认同感,重在人格沟通。在群众工作中,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赢得群众认同,赢得决策执行者的认同是极为重要的。沟通是手段,认同是目的,人格沟通才能形成人格魅力。群众只有认同了领导干部的人格,才可能认同和执行领导干部的决策。
群众的奋斗目标是个体的,是分散的,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以后,领导干部就要花大力气对群众的奋斗目标加以引导,使之与组织的决策大目标和发展大目标一致起来。要对与大目标一致的个人目标给以鼓励奖励,与大目标不一致的个人目标给以引导纠正。所谓引导,就不是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利益机制,通过组织文化的影响,让群众自愿地将个人利益与组织集体的利益一致起来,个人奋斗目标与组织奋斗目标一致起来。
做好群众工作重在赢得认同。所谓认同,就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承认你、接受你、追随你。现在广大群众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更愿意自觉地追随你、认同你,而不喜欢处处被命令、控制与要求。所以,赢得认同在群众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先认同人,后认同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共同的体验。老赵喜欢王书记,认同王书记,于是就喜欢王书记做的事,就自觉接受王书记的观点。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群众一旦认同了领导干部的人格,就特别容易认同领导干部的决策,不知不觉地接受领导干部的安排。
先认同他,后认同己。认同永远是相互的。沟通是手段,认同是目的。沟通在先,认同在后。沟通是手段,认同是重点。领导干部与群众交往,都要主动沟通,主动认同。你认同了群众,群众才可能认同你,从而同心同德地行动。认同永远需要领导干部的主动,要想赢得群众对自己的认同并不难,因为主动权永远掌握在领导干部手中。
做群众工作时领导干部要少用一点硬权力,多用一点软权力;少一点控制命令,多一点沟通协商;少一点高高在上,多一点引导服务;少一点严管约束,多一点激励凝聚;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点领导艺术。群众工作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刚柔相济、方圆兼顾的领导艺术。把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了群众自觉行动,群众工作就真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