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丽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23)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意见的通知》[2]等文件精神,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与绿色,全国第一部城市级别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经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3]。
《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共有六大类指标,主要包括综合指标、绿色规划引领、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推广、城市智慧管理和绿色生活倡导。下一级指标项共有40个,均是与城市绿色生态建设相关的内容。这些指标项涵盖了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城市设计、水资源综合利用、绿地建设、资源节约、绿色建筑、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城市管理、绿色生活等多项内容。
指标体系的发布全面体现了安徽省对于国家倡导的“绿色生态”的重视,标志着安徽省全面向绿色生态城市跨越,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努力实现现代化、城镇化,生态上也在不断与国际化接轨。
指标体系发布后,为了鼓励下面的各个地级市积极申报绿色生态城市,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4],启动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工作。该通知表明,试点城市需要在2020年全面完成指标考核,完全达到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要求,使安徽省绿色生态更上一层楼。
铜陵市整体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在安徽省处于中南位置,南部为青阳县、南陵县,西南部为池州市,西北部为无为县、枞阳县,东北部为繁昌县。见图1.
图1 铜陵市区位图
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十三五”期间,铜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铜陵已经完成《铜陵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循环性生态城市,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铜陵样板”的目标[5]。
铜陵市绿色生态城市创建主要围绕指标体系的六大类开展,目前已经制定了具体项目清单,项目也主要是按照绿色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要求创建,并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目标建设。
2017-08-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建科〔2017〕166号),通知要求了“十三五”重点任务,其中包含对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相应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基础体系,并加强与导则、标准的衔接,提高整体建设水平。铜陵市“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如下:①打造国内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进示范城市;②系统化进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形成长效机制;③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绿色生态型城市。
为了有效保障铜陵市建设“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试点成功,制定了铜陵市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总体管理机制如下:
组长:市长。
副组长:副市长。
组员:副秘书长、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城管局、市统计局、市体育局、市文旅委、市信息办、市新闻办、市建设投资公司。
2.3.1 绿色规划引领
铜陵市已经编制完成《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铜陵市“多规合一”一张图编制技术报告》《铜陵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修订》等多项城市空间规划,为了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提升生态安全格局,提高环境质量,将要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编制多项专项规划,进行绿色融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2.3.1.1 开展“多规合一”
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将所有数据整合,并上传至“多规合一”数据库。
2.3.1.2 推动专项规划设计系统展开
城市各个专项规划设计有序开展编制,比如绿色生态专业规划、绿道规划、交通规划,等等。
2.3.1.3 规划编制绿色融入
将生态与绿色融入进规划中,使整个城市建设均与绿色生态相关,并成功编制绿色生态相关的标准体系。
2.3.1.4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对区域内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普查,同时记录与评估,并对需要修复的建筑有序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2.3.1.5 开展生态修复,构建修复技术体系
研究城市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措施,为城市绿色生态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办法。
2.3.1.6 土壤污染防治有序展开
根据“土十条”要求,先对铜陵市的土壤开展全面普查,统计土壤污染现状,并根据污染程度制订修复计划,同时规划编制《铜陵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计划。
2.3.2 绿色城市建设
2.3.2.1 海绵城市建设超额完成
《铜陵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规定,至2020年,20%以上的城市面积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5%,铜陵市将超额完成指标要求。
2.3.2.2 地下管廊建设超额完成
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铜陵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缓解地面压力。
2.3.2.3 节水工作先进开展
为了铜陵市水资源节约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全面开展节水工作,即充分挖掘中水、雨水等收集、利用,增大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2.3.2.4 城市绿地优化布局
在工作过程中,编制《铜陵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城乡绿地优化布局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
2.3.2.5 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编制《铜陵市绿道总体规划(2013—2020年)》,并研究城乡绿地优化布局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构建铜陵市生态网络。
2.3.2.6 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引进目前先进的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垃圾积分等,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和水平,同时,构建生活垃圾系统平台,充分提高垃圾收集信息化水平。
2.3.3 绿色建筑推广
2.3.3.1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
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显著提升建筑品质;大力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建设二星级运行标识项目试点。开展绿色建材的评定,加大工程中绿色建材的用量。发展绿色施工方式,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
2.3.3.2 绿色建筑能效提升
在落实具体工作时,要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提高节能率(65%节能率),同时,编制《铜陵市2018—2020年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设低能耗试点。预计到2020年,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的比例将达到60%.
2.3.3.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组织专家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瓶颈,争做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编制《铜陵市2018—2020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高效应用综合技术,编制综合试点方案,争做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2.3.3.4 构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
研究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大力推广装配式技术应用。编制《铜陵市2018—2020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出台《铜陵市加快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实施意见》,出台《装配式技术应用奖励机制》。
2.3.4 城市智慧管理
2.3.4.1 完成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并运行
对于目前城市空间规划的多个方向,比如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应急情况处理、各单元专项管理综合服务等,需创建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2.3.4.2 实现市政管网“三维”监管
挖掘地下空间资源,协调地下与地面“三维”联系,引导城市规划管理转型。
2.3.4.3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能耗监测
基于目前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广建筑用能系统运行监测评估技术和城市级建筑能耗分析比对工具。
2.3.4.4 BIM研发和集成应用
规划编制《铜陵市BIM技术应用试点方案》,实现建筑设施和设备节能、安全管控智能化。
2.3.5 绿色生活倡导
2.3.5.1 公共交通统筹规划
增加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多维联系,城乡统筹、分层分级、远近结合、重点提升,推广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发展。
2.3.5.2 新能源汽车鼓励推广
清洁能源的使用能进一步推动铜陵市绿色生态城市的创建,未来铜陵市将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2.3.5.3 充电桩加大供给
以美丽铜陵为动力,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打造铜陵蓝;以研究创新为抓手,不断加大充电设施供给,加强与合肥都市圈、铜池城市群的智能充电网络对接,共同构建新能源交通体系。
2.3.5.4 加强绿色宣传教育
除了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外,还要向公众进行全面的科普教育宣传,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低碳、绿色发展运动,国家和安徽省在城市绿色生态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为了推动城市绿色、生态、低碳的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国家组织生态园林城市、人居环境奖、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等相关称号的申报与评审。
针对铜陵市的现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铜陵市制定了全面的绿色生态目标,到2020年,建成绿色铜陵、生态铜陵,完成建设目标,为铜陵人民建设一个生态健康发展、城镇化绿色推进的先进铜陵。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S].2016-12-22.
[2]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秘〔2015〕17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意见的通知[S].2016-03-17.
[3]安徽省住建厅,建科〔2017〕156号.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通知[S].2017-07-26.
[4]安徽省住建厅,建科〔2017〕155号.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S].2017-07-26.
[5]付倩倩.吹响“十三五”发展号角加快建设“四个富有”城市——对话中共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J].决策,2016(Z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