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科,韩秋明,2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2.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创新企业在全球各地也快速发展,不仅颠覆原有的产业生态,超乎预期的创意和成长速度,更成为各国政府、专家、企业关注的焦点。数字经济的浪潮也席卷金融产业,金融科技不仅是金融业者的兵家必争之地,更多跨领域的技术人才也抢进这个商机巨大的市场。从英文字来看,金融科技是由Financial和科技Technology组成的新单词,指的就是金融与科技结合而成的创新产品与市场,而且金融科技成为一股驱动金融创新的新动力,正在彻底改变全球金融环境与产业生态。
当前,世界进入以创新要素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创新时代,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因其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而在全球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和高端创新要素的系统性东移,全球科技创新力量悄然发生变化,全球科技创新重心开始逐渐由以欧美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格局加速发展。《思略特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分析》[1]显示,2015年企业在全球的研发支出排名依次为亚洲35%、北美33%、欧洲28%,与2007年时欧洲35%、北美34%和亚洲27%的态势相比,企业在亚洲研发支出占比增长8个百分点。在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创新企业100强榜单中,美国39家、欧洲22家、亚洲39家,亚洲在全球科技创新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大型科研设施的开放共享等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创新活动也逐渐从大公司为主向高校院所、企业和创新服务组织等多主体协作并举转变。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中心也逐渐向科技、经济、文化跨界融合和创新、创意、创业相互交织的综合性创新中心发展。例如,硅谷、纽约、特拉维夫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由于其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进而使其成为全球创新浪潮的策源地和风向标。
丰富的科技资源一直是北京资源禀赋的主要特征,其突出表现在[2]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力资本、智力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底,在京两院院士766人,各类科研院所412家,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②研发投入强度高。2015年,北京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5.95%,地方财政会计支出占比6.25%,均处于全国首位。③知识产出丰富。2015年,北京地区万人科技论文数、万人发明专利数、技术市场合同数等均居全国首位。④平台基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70家,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1/5.
图1 北京市R&D在全国占比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首都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凭借首都优势,北京经济在1981—2010年间飞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0.55%,高于全国9.88%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大,在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后,北京率先进行了以“退二进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1年,北京经济增速首先出现拐点,不仅告别了2位数的高速增长期,而且由过去长期高于全国水平开始低于全国水平,经济发展率先进入增速下降、结构优化的深度转型期,占GDP比例超过3/4的主要支撑行业呈现增长替换、发展分化态势,产业结构演变也随之呈现出3个新特征,即结构高端化、空间均衡化、区域融合化。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例由2008年的75.4%提高到2013年的76.9%,平均每年提升0.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2004—2008年间年均提升1.52个百分点的幅度。这说明,北京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趋于稳定,结构调整的重点已转向各产业内部。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情况如图2所示。
但是,从时间趋势来看,当下炫目的科技数据无法掩盖北京作为传统国家科技中心地位正在下降的窘境,科技资源禀赋的区域分布正发生新变化。北京R&D总量早已失去全国第一的位置,而且在全国的占比更是连年下降,从2000年的17.4%下滑到2016年的9.5%,如图1所示。从这个核心指标来看,北京的情况令人担忧。
不仅如此,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也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短板。2015年,北京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全国排名第30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内部支出总额增长率排名第25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排名21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全国排名第25位;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比例排名第15位,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排名第17位。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比全国排名第27位[3]。一边是大院大所的高质量科技资源供给,另一边是企业缺少对科技成果的承接力和吸纳力,无疑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不足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弱项,如果科技资源不能成为新经济的动能,科技资源禀赋的优势就无法体现。
图2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
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快于全市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优势行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 266.8亿元,增长9.3%.金融业资产占第三产业资产的比例高达80.6%,金融业贡献的利润占第三产业利润总额的比例从2005年的23.6%上升到2016年的60.4%[3],成为北京市的核心支柱产业,如图3所示。
北京同时拥有良好的科技金融资源基础。2011年,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近年来,北京科技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2016年,北京地区风险投资企业管理资本高达2 898.2亿元,居全国首位,并且成为投资的主要流入区。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授信和支持,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截至2015年,北京地区19家银行设立了近50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2016年,北京市独角兽企业65家,总估值2 137亿美元,占全国的44%[4],且绝大部分企业获得过风险投资资助。科技金融已经成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手。
图3 金融业指标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情况
金融行业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支柱行业,但在《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并没有体现金融科技的内容,仅在少数地方对科技金融的发展有所琢磨。最近出台的《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也没有将金融科技放在应有的地位;北京市科技计划的项目部署也没有明确的关于金融科技方向的系统安排与支持,而是散见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向中,与北京市金融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不相匹配。
鉴于目前的情况,相关企业要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建议有关部门将金融科技纳入到科技工作中统筹考虑。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没有提及金融科技,仅在科技服务业、环境建设部分提及了科技金融,显然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高度和重视。事实上,金融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科技金融也成为北京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强金融科技建设,支撑金融发展应该成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应对其进行全面战略部署。因此,建议制订《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金融业指导意见》,积极应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金融业的挑战,促进科技和金融双轮驱动,真正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迎接金融科技浪潮,应重点着眼未来,聚焦技术创新链条的前段,本着开放的心态,积极跟踪金融科技的最新动态,加强对新技术前沿重大突破和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抢占新技术制高点。在此建议超前部署金融领域的基础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加强金融技术研发与国家科技计划衔接;围绕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创新实验室,对前沿技术进行研究预判,强化技术研究和管控能力。
金融科技带来的新风险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有的部门采取限制性的监管方式,将其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监管;有的采取适度监管,通过建立科技创新的检验机制来平衡创新和风险。在此建议借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沙盒”经验,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区域开展监管试点,允许企业大胆尝试创新的产品、服务模式,及时发现并且规避产业的缺陷和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通过测试来掌握创新的本质,有效评估风险、决策开放的范围,并判断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从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支撑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发展。这项工作既包括客户身份认证、多维数据归集处理等可以跨行业通用的基础技术支持,也包括分布式账户、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因此,建议营造金融科技发展的良好生态,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推动金融业创新、变革与发展,同时,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在支付清算、数字货币、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反欺诈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1]普华永道.创新的全球秩序[EB/OL].[2017-08-15].http://www.199it.com/archives/400376.html.
[2]首都之窗.2016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篇[EB/OL].[2017-08-15].http://zhengwu.beijing.gov.cn/zwzt/hb/nr/t1465690.htm.
[3]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 2017[EB/OL].[2017-08-15].http://www.bjstats.gov.cn/nj/main/2016-tj nj/zk/indexch.htm.
[4]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6年度全市金融运行与金融工作情况[EB/OL].[2017-08-15].http://www.bjjrj.gov.cn/jrsj/c54-a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