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丽平,李 恒,张春花,王春懿,彭洪恩,唐 平*
(1.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2.攀枝花市国营林场总场,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毛红椿(Toonaciliatavar.pubescens(Franch.)Chun)[1]为楝科(Melialeae)香椿属(Toona)落叶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毛红椿在攀枝花市海拔1 000 m~1 600 m均有分布,适合在干旱地区推广,可用于该区域荒山造林、城市道路及园区绿化。国内对毛红椿的研究主要为苗木生长规律[2~3]、遗传育种[4~5]、育苗造林[6~7]、天然林群落结构[8]、资源保护和培育[9]等方面的文献报道,而在毛红椿水肥控制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毛红椿在苗期就有速生的特性,7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高生长最快[10],为了控制毛红椿高生长和增加地径生长,开展了水肥控制试验。以期为毛紅椿育苗期肥水管理和培育毛红椿壮苗提供理论指导。
毛红椿幼苗,尿素(N≥46.4%),自来水,卷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等。
采用两因素单个观测值完全随机设计试验,A因素(施肥次数)有A1(1次/周)、A2(1次/2周)、A3(1次/3周)3个水平,B因素(灌水次数)有B1(1次/周)、B2(2次/周)、B3(3次/周)3个水平。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2015年7月15日播种毛红椿,7月22日开始发芽。2016年2月开始做毛红椿苗期追肥试验,该试验参试因素两个,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验单位完全随机分成9组,进行两因素单个观测值试验,全试验共有9个观测值。每个试验组观测苗木数量为15株,总观测苗木数为135株,试验面积为9 m2。追肥以少量勤施为原则,结合生产追肥常规施用量,将尿素的施用量定为8 g·m-2,撒施,施肥后即灌透水,以避免烧苗。对照ck,观测苗木为15株,根据生产苗圃常规育苗经验,ck每7 d浇水1次,不施追肥。
两因素3水平的试验组合:见表2。
表2 试验组合
从2016年2月开始至2016年7月22日,用游标卡尺(0.02 mm)和卷尺(3.0 M)每月定时调查测量试验苗木的地径、树高、冠幅,并将数据录入电脑存档。每个试验组观测苗木数量为15株,总观测苗木数为135株。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5.0进行数据统计,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ststistics17.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OVA),采用LSD进行多重比较,其显著水平为a=0.05。
通过苗期水肥控制,毛红椿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明显高于对照(见表3)。毛紅椿苗木的平均地径为0.13 cm~0.19 cm,其中1号与4号、6号、7号差异显著,3号、5号,2号、8号、9号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1号试验组合水肥控制效果最好(0.19 cm),即施肥.灌水1次/周为最佳组合,4号、6号、7号试验组合水肥控制效果最不理想(0.13 cm),两组合地径最大相差0.06 cm。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对毛紅椿苗高和冠幅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有较大差异,施肥次数和灌水次数两个因素对毛紅椿苗木高生长和冠幅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1、8、9、2、4、6、5、3、7。
从表4可以看出,施肥次数的F值为5.274,Sig.为0.017(<0.05),检验结果达显著影响,这说明施肥次数对毛红椿幼苗生长中的地径影响较大。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之间的交互作用F值为3.859,Sig.为0.022(<0.05),检验结果达显著影响,这说明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毛红椿幼苗生长中的地径影响较大。施肥次数、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毛红椿幼苗的地径生长影响较大,为显著水平。
灌水次数F值为0.273,Sig.=0.764(>0.05),没有达到显著检验标准,说明灌水次数对毛紅椿幼苗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
表3 月平均生长量调查表
表4 方差分析表
地径:a.R 方=0.666(调整 R 方 =0.458) 树高:a.R 方 =0.291(调整 R 方 = -0.152)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施肥次数、灌水次数以及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之间的交互作用Sig.值,检验结果均>0.05,没有达显著程度,这说明施肥次数、灌水次数、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毛红椿幼苗生长中的树高和冠幅影响不大。
表5 方差分析表
a.R方=0.442(调整 R方=0.093)
根据张纪卯研究[11],将毛红椿1 a生播种苗划分为出苗期(3月~5月)、生长初期(5月~7月)、生长盛期(7月~10月)和生长后期(10月~11月)4个时期,苗高在出苗期、生长初期及生长后期较地径在同期的生长量比例小,苗高和叶生长高峰出现在生长盛期。本试验观测时间正好在毛紅椿出苗期和生长初期,此时地径积累的营养物质较多,因此在这个时期水肥控制对地径影响显著,而对苗高和冠幅影响不显著。
综上所述,毛紅椿苗期生长水肥控制的最佳组合为施肥.灌水1次/周。
试验表明,水肥控制对毛紅椿苗期生长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毛紅椿幼苗对水肥控制试验组合的反应是不同的。各个水肥控制试验处理间苗高和冠幅差异不显著,而施肥次数和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间的交互作用苗木地径差异显著,其中施肥次数影响最大,其次为施肥次数与灌水次数间的交互作用,最优组合为施肥.灌水1次·周-1。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毛紅椿幼苗合理施肥,同时减少浇水次数,即每1周施肥1次、浇水1次。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物量生产分配具有规律性,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生长中心,光合产物优先输送到生长中心。为此,培育毛红椿苗木应在出苗期和生长初期适量施氮肥,以增强苗木抗性,促其健壮生长,控制高生长,才能培育出壮苗。此试验仅作为大田试验的基础数据,在试验中因考虑到7月以后雨季对试验的影响,未对毛紅椿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进行观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万钧,洪涛,朱政德,等.中国树木志:第四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4151~4154.
[2] 张纪卯.毛紅椿播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27(1):11~16.
[3] 廖海红,孔小丽,周华,等.毛紅椿九连山种源播种苗苗期生长规律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1):11~16.
[4] 刘军,陈益泰,何桂平,等.毛紅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1):67~67.
[5] 刘军、张海燕,姜景民,等.毛紅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3):55~59.
[6] 戴慈荣,郑卫华,乔卫阳,等.毛紅椿育苗和造林技术[J].华东森林经理,2010,24(1):26~27.
[7] 张纪卯,康木水,连书钗.毛紅椿扦插育苗试验[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6):57~60,64.
[8] 刘军,陈益泰,罗阳富,等.毛紅椿天然群落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1):93~97.
[9] 黄红兰,梁跃龙,张露.毛紅椿资源保护和培育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10~14.
[10] 张汝忠,彭佳龙,王坚娅,等.毛紅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4):51~53.
[11] 张纪卯.水毛紅椿1年生播种苗各器官生长量生物量变化规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1,3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