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主潮简评

2018-07-04 06:35文/金
建筑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师遗产世纪

文/金 磊

1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展一角

2 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人和事学术研讨会现场

自2016年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名评出的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起,开启了一条中国20世纪经典建筑的发现之路;奠定了一条成就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优秀设计师的育才之路;走出了一条文博视野下让建筑文化走向复兴的担当之路。面对20世纪中国建筑经典留下的丰厚遗产,需要站在历史的宏观处予以审视,需要从跨文化传播上予以东西方视角的精细解读。

如果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乃属于国家与人民集体记忆的煌煌大作,代表了百年华夏民族国际化后的中国建筑设计的最高成就,那从建筑作品身后的设计师,我们可触摸到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与精神,这里有还原巨匠本色的设计大师,也有给历史一个真诚交代的一批中青年贡献者,它书写了中国百年建筑师的集体史乃至民族史。其“主潮”体现在:建筑与事件血脉相连如中山纪念建筑、抗战纪念建筑、辛亥革命纪念建筑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建筑作品与中国建筑师始终走在中国建筑文化的跨域与创新之路上,这其中有历史的巡礼、更有对建筑先贤们敬畏的诗意追怀。

远去的建筑大师何以是一束束光

在我们尚不完全的20世纪建筑遗产贡献者50人“榜单”中,近1/3的人已辞世。在这些熟悉的名字中,他们的建筑精神彼此相通,他们为事业百折不悔,他们的工匠精神感染今人,照亮着时代。斯人已去,但风范留存,纪念它们最好方式是向这些建筑巨匠致敬。

2018年4月23 日,纪录片《百年巨匠——建筑篇》在故宫武英殿举行了开机仪式,在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大主人公中,除詹天佑外,他们均是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做出贡献的大家。该纪录片以对个人化的叙事讲述一个国家的建筑故事。在“故事”般的叙述中,探寻中国建筑师文化史走向,使各施所长、群峰竞秀的大师得以显现。

从为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辨潮出发,需再识大师的品德与贡献,《周礼·考工记》中将百工之事看作圣人之作,显然只有那些真正代表时代的技艺、观念、情趣的作品,才会流芳百世。但真正的大师也是芸芸大众的一员;真正的大师既是传统面前的小学生也是后辈学习的领路人;真正的大师离不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永恒激情。此外,成就一位大师,远不止于个人努力,还包含同行者与追随者,研究者与理论家,文博人士乃至出版媒体的推动,大师是与时代发展互为印证的。

经典建筑百年之后该如何重读

在众多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中,无论是展览、图书乃至论说都提供了一个重新诠释建筑创作的契机与门径。通过建筑作品与建筑师的重读,可以发现:横跨百年的设计,始终在“思无邪”的轨道上,追求着建筑本原的真善美,借用英国作家伏尼契的话“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作品就越有质地与方向。

中国20世纪建筑经典虽不乏中西方建筑风格结合的佳作,但入选项目坚持反对“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更拒绝那些“去思想化、去历史化”的作品,重在唤醒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重在找到中国建筑文化创作之根。

建筑评论家要聆听过去追问未来

城市有其自有的年轮,孤零零的近现代建筑的出现是记忆链条的缺失。在品鉴南京、重庆20世纪建筑遗存时会发现,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有“巴渝古城”之说的重庆已经“旧貌变新颜”,早已失去了保留古都、古城风貌的本色,两座城市主城区在2008年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双双名落孙山。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确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行囊后再出发,作为一介建筑评论家在直面建筑与城市“事件”中,特别要不诿过于人,也不唾面自黑,要完整地评论建筑与人的前因后果,这是负责任的评论者的基本素养。

如同建筑的审美标准说到底是国家建筑方针问题,更是建筑师的实践命题,建筑师与文学家的交流与碰撞,使文学越来越成为城市永恒的梦想,20世纪中可找到太多描述建筑的文学佳作。但在解读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与焦点中看到,一方面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城市以各类文化创新为题的产业化发展已呈内容贫乏、创意点“雷同”、产值“虚胖”的状态,给20世纪建筑遗产传承与创新带来许多新警示与新启迪,切莫再走文化“泡沫”之路。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发展的“主潮”也即更核心的主题是要在拯救场所空间时,建构更丰富的文化认同。建筑评论工作者要明白,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是物质形态,二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美国城市学家林奇50年前便提出了城市意象与认同建构的规律,他的城市文化传承五要素,即:地标、节点、路径、区域、边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也认为,当下世界遗产运动推进下,建筑遗产的研究对象正由精英使用的纪念物转向公众使用的空间场所。于是就要求城市设计师及建筑师,在进行诸如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时,必须融入使用者的情感依赖与文化认同,必须要善于激活既有的记忆场所,必须要学会提升自己以保护为先的创新设计能力。

如果要问基于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出炉”,建筑评论要点在何方,笔者认为由评选尺度的把握、有入选项目的当代价值、更有20世纪建筑师“文化苦旅”的痛与快乐,以及如何理解“温故与知新”的必修课,总之是几代评论者的理念大碰撞,其中既有充满敬意的作品的诠释,也有为什么生成依存空间的追问。

批评是城市与建筑发展的动力,批评更是对作品水平的检验,现在应克制的问题是:其一,批评异化为吹捧,甚至成买卖或营生,可怕的是缺少了接受真诚与坦率的胸襟;其二,批评的命题不牢固、不缜密,分析的也欠透彻,有时见不到专业化的批评;其三,批评已为“势位所误”,在不少情况下“势位”之尊严阻隔了批评且颠覆了自我,造就了业界声誉下滑的虚夸与浮肿。

中国建筑文化的当代发展,需要由无数个体(评论家、建筑师、文化人士)建构起的批评社会环境,它一定是可决定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的社会氛围,其中建构起批评生态系统很重要,它是保障中国建筑评论健康发展的助力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最可贵、最急需的反思。

猜你喜欢
建筑师遗产世纪
胖胖的“建筑师”
世纪赞歌
遗产怎么分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千万遗产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