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孙研芝,金惠民,张磊磊,曹伟
(1.天津市卫生计生人才培训和交流服务中心/天津市医学考试中心,天津市 300131;2.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处,天津市 300070)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领域是高技术行业,卫生服务行业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需求[1]。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离不开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领和带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医学创新能力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核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杰出人才,培养一批高技能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做好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和使用,是加强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2]。由于卫生行业自身特点及卫生人才特有的成长规律和影响因素,使得对于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评价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领域的评价模式,而要建立适用于卫生领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及业绩等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帮助。
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评价与卫生行业特点、卫生人才成长规律与影响因素密不可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1)成长周期长[3],从扎实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到熟练掌握临床技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2)实践作用大,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严格的临床和技术工作实践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3)师承关系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条环环相扣的人才链,无论是中医的师带徒,还是西医的临床带教,都有着师承的影子,而这种关系的效应也是促进人才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4)平台效应显著,临床和科研工作离不开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科室人员的配合,攻关创新也离不开整个团队努力,经验的积累同样离不开丰富的病例资源,这些都反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巨大作用。
同时,卫生行业还具有知识更新快、疑难问题多、工作责任大等特点,需要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是一位临床专家,也要是一位科研专家、带教专家和管理专家。这也就导致对其的选拔评价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评价模式,而要充分体现卫生行业特点和卫生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评价指标选取上,要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4]。为此,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既要通过履历分析等手段充分反映人才的基本理论学习培养方面情况,又要考察其目前的工作情况与工作实绩,还要对人才的发展平台、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才能做到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文献研究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使用。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选拔评价相关指标等信息进行初步筛选。
访谈法是指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访谈法运用范围广,能够收集多方面资料。本研究对部分临床医学专家、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医院院长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意见建议。本研究中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指标体系构建的前期收集、修正和完善过程。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了解被选取的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前期初步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并收集专家对于指标权重分配方面的信息。
在前期文献调研和相关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收集,结合专家座谈会的意见和建议,从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共收集了48项评价指标。
考虑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笔者将收集到的评价指标初步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成长履历指标、工作能力与业绩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以代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每个评价指标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评价:(1)能否得到,指该指标能否从现有的信息系统中获得相关数据;(2)是否需要,指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中是否需要考察该项指标;(3)重要程度,即该项指标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同时收集对各部分在评价中所占比例的意见,最终形成《高层次卫生人才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3.3.1 调查对象。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由两部分群体构成:天津市卫生计生系统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各医疗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此次调查的专家共计151人,涉及内科、儿科、外科、医学影像、临床检验、针灸推拿、妇产科、眼科、口腔、麻醉、药剂等各专业领域。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共计31人,来源于卫生计生委直属医疗单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区、县卫生计生委下属单位。选取这两类群体作为问卷调查的样本,既能通过专家从专业角度,又能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从人才评价与发展角度获得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指标。
3.3.2 问卷发放。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00份,回收有效作答问卷182份,回收率为91%。回收之后笔者对问卷进行编码、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3.3.3 数据处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分析专家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各评价指标的3个维度(指标能否得到、是否需要、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对所占比例进行统计,进行指标的筛选,再经专家访谈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共包括3个部分42项指标(见表1)。
不同评价目的和对象,其评价要素及指标权重分配应有区别,根据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笔者又将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划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类别,并对各部分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见表2)。
3.4.1 三个层次:(1)学科领军人物,其核心任务是带领整个学科的突破性发展。基于这样的任务,不仅要求其能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技术领先,并且要求其能带领团队奋勇争先,勇攀科学高峰。(2)学科带头人,其核心任务是带领团队推动学科建设持续性发展。这个层次的人才除了具有学术影响外,还应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对团队的领导能力和对资源的整合能力[5]。(3)学术骨干,是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作用是协助学科领军人物或带头人开展工作并能独立申请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这个层次的人才在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方面均应有出色表现,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并且发展前景良好。
3.4.2 两个类别:(1)科研型,主要从事基础医学实验室研究工作;(2)临床型,主要从事临床疾病的诊疗工作。
表1 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
表2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6]。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至关重要。完善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科学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重要内容,能够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了解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状况,提升选拔和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合理、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在实际操作中,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还应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考核等制度形成有效联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1] 曲艺,彭伟.我国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状况研究[J].河北医学,2011,17(9):1272-12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卫人发[2011]15号[A/OL].(2011-02-12)[2018-01-09].http://www.nhfpc.gov.cn/zwgk/wtwj/201304/b449c48ff32045a4818d54a4eba 86e3b.shtml.
[3] 秦小明,詹启敏,代涛,等.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5):28-32.
[4] 王犁,沈瑞林.论医学院校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的构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329-332.
[5] 黄如欣.医学类高层次人才的获取、保留与发展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