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

2018-07-04 10:33:0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情志小儿常规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小儿身体的内在原因或是外在因素所导致体内热量过多,从而出现发热现象,且发热是儿科常见病症。若是发热现象一直持续,则会对小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但在小儿发热的治疗中如果方式不得当,将会使患儿产生反抗心理,不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吃药,影响到患儿的治疗,甚至加剧小儿发热症状,对幼儿机体构成极大地威胁[1]。因此,在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控制小儿的发热现象,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本文观察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资料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发热患者,随机抽取10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其中女26例,男28例,患儿的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4.3±1.4)岁;观察组患儿采取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其中女30例,男24例,患儿的年龄在0.8~8岁,平均年龄(5.1±1.1)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首先,对患儿的住院环境实施护理。患儿需要一个干净、整洁且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在发热患儿能够接受、且有利于其病情恢复的范围内,并经常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2]。其次,对患儿采取降温护理。体温在38℃以下的患儿可以采取冷敷、灌肠等物理方法降温;体温在38℃以上的患儿,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嘱咐患儿家长按时服用药物,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最后,对患儿口腔采取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儿发热期间能够摄入充足的水分,且食物应以清淡、流食为主;鼓励患儿积极刷牙,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口腔护理过程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每天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保持3次到4次的生理盐水擦拭[3-8]。此外,还需要预防患儿出现突发状况。

观察组患儿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采取情志护理。患儿的年龄小,且由于发热导致身体不适,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哭闹等行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心理需要,为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9]。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在穿刺时准备可爱的小动物贴纸、动画片等患儿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其注意力;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玩游戏、小礼物等方式获得患儿的认可,从而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此外,还需要对患儿家长进行情志护理[10]。护理人员要在患儿体温上升的期间向家长讲解具体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讲解发热的原因,缓解患儿家长的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对于持续出现发热现象的患儿,要向其家长耐心的讲解,取得家长的信任,并告知家长退热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患儿退热阶段,要指导家长正确的护理方式,及时帮助患儿补充能量,且注意更换衣物,避免患儿受凉。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观察指标为平均发热时间、惊厥发生率以及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见表1。

3 讨论

小儿发热不可忽视,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在发热的过程中,会损害机体,因此,应根据小儿发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热的持续或升高而损伤小儿机体[11]。

发热是小儿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大多数发热是小儿自身抵抗病原体的一种表现,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是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细菌等感染。小儿体温的升高与其病情不一定呈正比例发展,而是需要注意观察小儿发热时的表现,注意小儿是否因发热出现异常反应。小儿若是持续发热则会导致昏迷不醒、惊厥等不良反应,对小儿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小儿死亡[12]。因此,需要对小儿发热及时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的重要器官实施有效保护。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小儿发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得到护理人员和家长的好评。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6.99±0.78)h,1例患儿发生惊厥,比例为1.85%,平均住院时间为(6.22±0.61)d,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缩短患儿的发热时间,减少患儿惊厥发生率,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1]陈天杰. 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6):117-118.

[2]曾阿真. 探讨小儿发热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6):113-114.

[3]白容荣,周九菊,牛建华,等. 小儿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77-78.

[4]贾晶. 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7,23(35):54-56.

[5]熊欢欢. 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173-174.

[6]张玉兰. 浅谈小儿发热的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36-137.

[7]赵春华,丁慧丽. 优质护理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28-229.

[8]肖月.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0):130+133.

[9]张萌 . 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5):117-118.

[10]李晓娟.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236-238.

[11]孙海英,高永莲,孙岩. 57例小儿发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260-261.

[12]张玉姝. 优质护理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38-39.

猜你喜欢
情志小儿常规
常规之外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夜盗小儿(下)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8
夜盗小儿
幽默大师(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0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小儿涵之三事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6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