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的草根书记
—— 现代黄梅戏《老支书》的导演构想

2018-07-04 11:28:06
黄梅戏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挑花老支书黄梅戏

○ 芦 珊

不一定主旋律都非要凝重恢弘;

不一定英雄官都非要威严刻板!

轻松俏皮亦能反映生活的美善;

诙谐幽默亦能弘扬社会的主旋!

一、关于《老支书》的现实意义

黄梅戏《老支书》作为由真人真事为基础,提炼、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部主旋律非常鲜明的现代戏,其主题思想与现实意义毋庸置疑。习主席三番五次地强调,做官就要做“郑板桥”这样的官,为民所忧、为民解忧,‘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都要向“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学习,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而我们的主人公“胡久根”正是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支书,却能够始终如一地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老支书》把这个草根书记放在即将卸任之时,他却依然为乡亲们办实事、办琐事,忙前忙后、尽职尽责,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老基层干部、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人退心不退,书记卸任,党性永在!正是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百姓,为民所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所散发出的光芒,才是我们今天排演这个戏的根本任务与现实意义。

二、关于《老支书》的风格样式

质朴的真实感;浓郁的乡土性;

俏皮的形式感,诙谐的喜剧性。

轻松的壳,厚重的核,恰好构成了《老支书》风俗喜剧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高昂的旋律,淳朴的民风,诙谐的形式,风趣的人物,鲜明的特色,且载歌载舞、俏皮灵动,将是这部戏与众不同的风格样式。

其实,目前主旋律的戏很多,现代戏的创作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要让一部主旋律的现代戏真正做到好看、好听、好玩、好笑的同时,再去潜移默化地直击心灵、引发思索、弘扬真善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但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同时,《老支书》也充分体现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绝对不等同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但绝对不是再现生活;艺术是尊重生活,提纯生活,净化生活,美饰生活,升华生活、高于生活本身的形象化的再创造。

三、关于《老支书》的舞台形象:

《老支书》的舞台美术:洗练、简洁,灵动、易迁,写意、民俗、美饰。

整个舞台设计(面幕、侧幕、底幕),包括演员的服饰、造型、道具等等,都可以考虑采用安庆特有的“挑花图案”提纯而成,安庆望江的挑花民间艺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挑花艺术那“一青二白,表里如一”的风格特点,恰好与《老支书》所传递的“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主题立意不谋而合;挑花艺术那线条感极强的写意性,完全符合《老支书》对舞美所要求的以少胜多、以无胜有、以一代百的凝练感与写意性;挑花艺术那扑面而来的民俗与装饰性,充分彰显出《老支书》的风土人情与鲜明的风格感。《老支书》的整个舞台呈现,将成为一幅幅充满了强烈的造型感,流动风趣的挑花民俗图案。并且,剧中所有的场景转换都要能够做到自如、易迁、流畅,能够真正达到景跟人走、景随人迁,场景的转换要与人物、与表演、与情感、与情景巧妙融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四、关于《老支书》的音乐唱腔:

“戏曲戏曲,无曲不成戏,无曲难做戏。”足以表明“曲”在戏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老支书》的音乐设计,首先一定要保持黄梅戏特有的优美动听,流畅灵动;其次要整体上符合风俗喜剧的艺术风格;再则针对情境、情绪音乐,要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人物情感的发展,而进行形象化、强烈化的渲染与烘托,要注意起伏跌宕,要注意强弱对比。该浓则浓,重彩泼墨;该淡则淡,婉约动听。

同时,全剧的唱腔设计一定要回归传统,浓郁醇正,韵味十足。希望我们《老支书》也能出现类似《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一样,脍炙人口、人人传唱。特别是主人公胡久根的唱腔,应该回归比较原始传统的黄梅戏老腔老调,既符合这么一个扎实肯干,朴实无华的草根书记的形象,旋律又要耳熟能详,家喻户晓,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所有人物的唱腔一定要根据剧中角色鲜明的性格吻合贴切,要丰富多彩,要活灵活现。希望每个人物的唱腔音乐一出来,就能让观众仿佛看见鲜活的人物形象一般,栩栩如生。比如:剧中六姨七姑婆姨们彩旦式的人物形象,是体现全剧风格样式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音乐唱腔更要锦上添花,充满了乡村特有的民俗之风、欢愉之情,谐谑之趣;而胡双苟作为全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喜剧性人物,滑稽搞怪,插科打诨,瞎唱、乱唱、啥都唱、胡乱唱。土不土,洋不洋,天南地北他全唱;小妞妞的婉约动听,如泣如诉,惹人怜爱等。

五、关于人物分析与角色定位:

胡久根:这个人物特别真实可信,质朴得就像村里的一块土疙瘩。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伟人,而是非常之平凡,平凡到走到人堆里你绝不会多看他一眼。他不会说大话,不会说好听话,不会糊弄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踏实肯干,淳朴善良却也不失诙谐幽默。当官没有个官模样,没有架子从不摆谱,与群众天天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特权只有付出,没有享乐只有奉献。这个演员一定要用最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的体验与表演去打动观众。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就是这么一个为百姓所想的老支书好干部,他身上竟然也会有农民特有的烙印,有点儿封建,有点儿顽固,有点儿好面儿。也恰恰正是有了这一点儿“瑕疵”,才更让人觉得他的真实可信,可谓是:人无完人,瑕不遮玉。希望这个演员的唱腔亦要扎扎实实、本本分分,情真意切、字正腔圆,具有非常地道、浓郁的黄梅老腔老调的味道。

牛兰花:原版中的牛兰花的形象不太明确,性格不够鲜明,会让观众产生疑惑,为什么胡雨平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会爱上她?不但父亲胡久根不同意,观众也会觉得两个人不般配,不合理。然而,一旦对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产生怀疑的话,整个故事就经不起推敲,不成立了。所以,新版对这个人物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为胡雨平能够合情合理地爱上她,找到了充分而可信的理由与依据。因为她是一个心灵手巧,善良俊秀,坚强乐观,隐忍豁达,果敢自信,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笑对苦难,心向阳光的兰花儿。

好兰花,温柔善良又淳朴;苦女子,自小丧母伴病父;

年少时,外出打工遭灾祸;谢慧姐,拼死相救托遗孤;

为报恩,未婚养女受屈辱;多少年,忍辱负重形影孤;

遇雨平,志趣相投生爱慕;有情人,月下湖边续情愫;

谁料想,老根支书犯糊涂;老顽固,棒打鸳鸯横眉怒;

明事理,宁舍真情送祝福;泪暗流,隐瞒实情忍酸楚;

没想到,为爱发声底气足;好男儿,誓娶兰花不屈服;

铁了心,声泪俱下真情诉;刹那间,水落石出拨迷雾;

好一个,有情人儿成眷属,青山碧水花锦簇!!!

胡雨平:这个人物在新版中,为了强化与兰花相爱的真实感与可信度,在性格方面也做了适当的调整。由原来那个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比较强势的大男人形象,调整为女稍强男较弱的组合搭配,一是增加了雨平爱慕兰花的理由,二是也更加符合全剧抒情喜剧的样式感。

两人爱情所经历的坎坷跌宕,让我们同胡雨平一起成长,见证了这样一个乖儿郎,遇上真爱显示出大气魄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可以让一个男孩子瞬间成为顶天立地大男人的脱变过程。

他年轻有为,有爱心有学识有理想,是父母眼中的乖乖男,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儿郎。但是,在性格方面却也显得有些胆小有些怕事,特别是见了父亲犹如老鼠见猫般胆怯,见了兰花仿佛大姑娘上轿般羞涩。然而,正是他的爱心,所以他才会选择学业有成而重回故里,帮助父亲一起建设家乡;正是他的善良,所以他才会被兰花独自承受苦难的坎坷遭遇所打动;正是他的理想,所以才会被兰花不管风吹雨淋,依然顽强挺立的创业精神所点燃;也恰恰是他的胆怯,所以才会被兰花那果敢坚强、豁达昂扬的乐观性格所感染。所以说,最美好的爱情,就是有着共同志趣共同理念共同喜好的两个最合适的有缘人,在最合适的时候最合适的地方,以最合适的方式相遇了。于是,所有的一切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你看,兰花这个别人眼中背负污点的不洁女人,在他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出污泥而不染、乐观靓丽的女神。为了她,他不顾世俗的悬殊;为了她,他不忌妞妞的拖累;为了她,他不畏邻里的闲言碎语;为了她,他不惧父亲的打骂阻拦;为了她,他愿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敢爱敢恨、遮风挡雨、承担重任的男子汉!为了她,他从来没有索取、没有抱怨、没有猜忌、没有退缩,而是只想付出只想给予只想承受只想呵护只想为她变得更好更强更完美,只想与她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相濡以沫,携手终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祝福,不为他们祈愿!!!

雨平妈:慈眉善眼,老实本分,仁慈谦和,宽容淳朴,不争不抢、不急不躁,无怨无悔、乐观豁达。虽没文化却明事理,终身勤俭持家,全心全意支持老根,为丈夫为孩子劳作一生,奉献一生,然也幸福一生。都说老根怕老婆,那不是因为老婆厉害,而是老根打心眼里敬着老伴,疼着老伴,愧对老伴。别人当官,家属都是跟着吃香喝辣,沾光揩油,走个后门搞个特权。但是他这个官,却是整天让老伴跟着他担惊受怕,委曲求全,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支持他、照顾他、劝慰他、哄着他,从无抱怨,笑颜相待。真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中国式好女人!

胡双苟:他精能、他嘚瑟、爱显摆、爱咋呼。他没啥文化却能说会道,他没啥教养才胡蹿胡跳,他钻计、他油滑、他自私却总栽大跟头,他滑稽、他幽默、他搞笑却总被人耻笑。总之,他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不务正业、土鳖矫情、撒泼打滚、泼皮耍赖,有点孬有点赖有点痞但是心肠不算坏,只是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乡村喜感小人物。

小妞妞:小不点惹人怜,楚楚动人泪涟涟。妞妞自小乖巧懂事,聪明伶俐,娇小纤弱,安静寡言却又长得纯净秀丽,让人禁不住地想要怜爱她,呵护她。

兰花爹:瘦骨嶙峋,病病殃殃,憨厚老实,不善言辞。外表木讷,心里透亮,终年残喘,艰难度日。

六娘、七姑、八姨、九婶:

她们是一群热热闹闹、叽叽喳喳、熙熙攘攘、风风火火的婆姨们;她们是彩旦、是漫画、是伴唱、是边鼓、是韵律、是道具、是无所不能、跳进跳出的扮演者;他们要会跳、会唱、会说、会演、会翻、会闹、会戏曲、会霹雳、会夸张、会变形;

六娘七姑,甲乙丙丁;八姨九婶,乡里乡亲;赵钱孙李,骨头连筋;话多嘴杂,却是热心;她们既是好事、多事、生事、揽事、传事的街坊近邻;更是体现风格样式、充满喜感、俏皮风趣的老姨娘妗!

总之,希望现代黄梅戏《老支书》能够成为一部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精品好戏;成为一面当代党员干部的反思镜,以戏为鉴,对照自我,矫正言行,反躬自省;让我们永远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芝麻官管的是芝麻事,芝麻事是老百姓的家常事,家常事件件无小事儿,小事儿办好了才是芝麻官天大的事!!!

猜你喜欢
挑花老支书黄梅戏
乡村老支书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艺术(2021年3期)2021-11-06 03:18:38
黄梅戏《祝福》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7:54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老支书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黄梅戏艺术(2018年1期)2018-07-08 01:52:40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黄梅戏艺术(2016年3期)2016-07-08 07:34:34
母猪小挑花手术要点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