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立下无数目标,但却缺少动力,宁愿玩很无聊的游戏,也不愿碰专业书本。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的人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他们往往也会有负罪感和自责情绪,但就是难以改变现状。研究发现锻炼或许能帮助治疗拖延症。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179名大学生,让他们记录自己21天内的锻炼情况,回答每天是否与朋友、恋人、家人或其他人进行过积极友善的互动,是否达成了既定的目标,例如完成项目等,并对这些活动的重要性进行打分,1分最低,4分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与不锻炼的日子相比,参与者锻炼后会进行较多社交活动,达成更多目标。
研究人员表示:“在消沉抑郁或处境艰难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自己,只要心情好起来就能摆脱困境。可事实上,只有摆脱了困境,我们的心情才会好起来。”他认为,锻炼可以帮人们调节心情,增加完成目标的动力。
人类都有尾椎骨,在胎儿初期时还长有尾巴,然后在发育过程中逐渐退化。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类早期的祖先不只一次失去了尾巴。研究人员分析了3.5亿年前一种有颌鱼类的幼体化石。这种有颌鱼类是现今陆地动物的祖先,它们身上长着一条有鳞的肉质尾巴和一条柔软的尾鳍,两者结构完全独立,各自生长进化。鱼退去了肉质尾巴,留下了更灵活的尾鳍以提高它们的游水能力;有些鱼类进化成半水生动物,然后逐渐演变成陆生动物,它们失去了灵活的尾鳍但保留下了肉质尾巴。而包括人类祖先在内的成年类人猿则进一步退化了尾巴,失去仅存的骨质尾巴能更好地进行直立运动。残留的胚胎骨质尾巴隐藏在尾椎骨中,在人类胎儿发育过程中会被抑制生长。
细菌也是有体积的,多平的平面能挤死它们呢?假设可以的话,是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喷点细菌液,然后用另一个平面一压,再检测,就可无菌?理论上来说,如果两个平面非常光滑,并且挤压力足够大,是能够杀死细菌的。但是实际上,没有光滑到那种程度的表面,所以细菌仍能躲藏在皱褶内存活。从细菌本身延展性来看,若皱褶的大小和细菌体积相仿,那就不能杀死细菌。
不过,有的表面可以起到“扎死细菌”的作用。比如蝉翅上的微小针状突起,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星光要通过大气才能到达天文望远镜。空气中的烟雾、尘埃以及水蒸气的波动等,对天文观测都有影响。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夜晚城市灯光照亮了空气中的这些微粒,使天空带有亮光,妨碍天文学家观测较暗的星星。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尘埃和烟雾较少,情况要好些,但是还不能避免这些影响。
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烟雾、尘埃和水蒸气越少,影响就越小,所以天文台大多设在山上。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三个最佳天文台台址都是设在高山之巅,分别是夏威夷莫纳凯亚山山顶,海拔4206米;智利安第斯山,海拔2500米山地;以及大西洋加那利群岛,2426米高的山顶。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野猪靠自己找食物,用它那又长又坚硬的鼻子拱开泥土寻找植物的根块和小动物充饥。今天的家猪虽然有人饲养,但它仍保持了野猪拱土寻食的习性,所以也喜欢拱泥土。
不过,如果猪只吃土不吃料,则往往是有疾病的表现,也就是猪得了异食癖。得了异食癖的猪,可能吃土、咬骨头、吃粪便、吃煤渣等,发病原因是营养代谢出现问题,要及时对症治疗。
其实,“招摇”是个专用名词,是北斗第七星的名字,后来就这个词被用来代指北斗。北斗七星分别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招摇。古代行军时,士兵往往画北斗七星于旗帜之上,这面旗帜就被称为“招摇”。除招摇之旗外,军队还有另外几面特制的旗帜:朱鸟旗、玄武旗、青龙旗、白虎旗。这五面旗帜在行军布阵之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确定布阵的方位和行军的方向。
根据《礼记》要求,行军之时,“招摇”之旗在诸旗正中,且高度在诸旗之上,以其来正四方,使四方之阵井然有序。很显然,招摇之旗不仅地位要高于其他旗,而且是军队行军的重要参照物。
因此,可以想象,当威武之师在“招摇”旗帜的指引之下,车辚辚、马萧萧地通过街市之时,那场面该是何等威武、何等壮观,于是,“招摇过市”就成了一种场面恢宏气势的象征。只是在后来的词义演变中,这个词却成了贬义词,至少从汉代开始,“招摇”就已经有了故意显示的意思。
在天文台里,人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太空,天文望远镜往往非常庞大,不能随便移动。而天文望远镜观测的目标,又分布在天空的各个方向。如果采用普通的屋顶,很难使望远镜随意指向任何方向上的目标。天文台的屋顶造成圆球形,并且在圆顶和墙壁的接合部装置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旋转系统,使观测研究十分方便。在不同的时候,只要把圆顶上的天窗关起来,就可以保护天文望远镜不受风雨的侵袭。
当然,并不是所有天文台的观测室都要做成圆形屋顶,有些天文观测只要对准南北方向进行,观测室就可以造成长方形或方形的,在屋顶中央开一条长条形天窗,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植物时,会吸收植物光合作用时产生并蓄积的糖分。
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叶内部有一种蛋白质能将细胞外部糖分输送到内部。在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拟南芥会启动防御应答机制,这种蛋白质的作用就会变强,将细胞外部的糖分回收到内部。这相当于植物通过给细菌等病原体“断粮”,来达到防御目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人为破坏了这种蛋白质的作用,发现细菌数量大幅增加,拟南芥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机制应该也存在于其他植物中,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帮助植物抵御病原体的新型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