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艺体类校本课程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2018-07-03 07:34过晓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着力点校本课程建设

过晓伟

[摘要]艺体类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类课程建设中,要改变项目单一、师资匮乏、管理薄弱、评价缺失的弊病,其改进策略是全面关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包括适切选项、专业辐射、教学实效和积极评价等方面,以提高艺体类校本课程建设的效果。

[关键词]艺体类;校本课程;建设;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8302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正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全国85%以上的学校都开设有校本课程。艺体类校本课程内容不仅趣味性、艺术性强,而且对学生特长的培育、审美观的培养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刻意义。艺体类校本课程通过设计,适合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展和实施,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和学生特长培育的基础。在设计和实施艺体类校本课程时,教师需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內容。

一、统筹规划,着力关注课程选项的适切性

任何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均需基于学校,服务学校;基于学生,服务学生;基于社会,服务社会。校本课程的设计一定要统筹规划,科学地选择项目。首先,校本课程需适合校情。艺体类项目对软、硬件要求较高,需要学校具备课程实施所需的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特色项目作基础,才能精益求精,结出硕果,否则再好的课程也是昙花一现。其次,校本课程要适合学生需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而艺体类项目大多集竞技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所以在课程选项时,学校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时代感并有可能成为今后一技之长的项目提炼为校本课程,这才是课程生命力持久的基础。再次,校本课程要适合社会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学生拥有的健康体魄、正确的审美观以及特长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所希冀的好公民标准。学校要求学生从小接受体育和艺术方面的熏陶,如篮球、排球、足球、花样跳绳、合唱等集体项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才能,得到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锻炼,成为社会所希冀的人才。

二、精心育师,着力关注专业特长的辐射性

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而且是课程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可见,师资力量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由于艺体类项目专业性强,内容复杂多样,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立足于已有的教师资源,尤其是艺体类方面的骨干教师,充分信任、支持他们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并对做出成果的教师予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对校本课程进行建设。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由骨干教师引领,定期组织校内一些年富力强、有潜质的教师进行培训,不断壮大校本课程实施的师资力量。当校本课程实施到一定程度需要再提升,或者学校内部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课程建设要求时,学校可以考虑聘请艺体类方面的专家进校辅导或者在所在区域开展教师特长培训,借助外部力量拓宽教师视野,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学校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实施的高质量特长教师团队。

三、科学管理,着力关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进行规范的管理,如对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调控。课程教学时间应灵活,因为艺体类项目开展前,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体育项目的场地规划、学生身体准备、音乐项目的乐器调音、美术项目的工具准备等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特别是手工制作类项目,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效果也很难显现,学校可以采用长、短课相结合的方法,长课时间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小时为宜。课程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小学阶段设计一些趣味类、游戏类等对技能要求较低的项目,如踢毽、跳绳、田径、球类、绘本、折纸等;在中学阶段设计一些挑战类、对抗类等对技能有一定要求的项目,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如羽毛球、乒乓球、形体健美操、街舞、小合唱、国画等。课程教学形式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打破班级授课制的限制,采用走班学习制,让学生能够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项目,从而保障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积极评价,着力关注课程建设的生长性

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校、教师对课程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下一个阶段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整。同时,应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积极评价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第一,评价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升特色课程的知名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节、体育节,将课程成果通过交流会、竞赛、评比等方式进行展示。对质量高的课程,可通过媒体报道、邀请专家点评等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影响,从而坚定学校、教师实施课程的决心。

第二,评价与艺体类“2+1”项目相结合,提升作用的迁移度。艺体类特色课程契合国家推行艺体类“2+1”项目的要求,解决了“2+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如学校专职教师每年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学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第三,评价与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相结合,提升素质发展的融合度。大多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阶段评价时,一般利用学生素质发展册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等第形式反馈。学校实施艺体类校本课程后,就能够在平时积累丰富的资料,如获奖证书、学生作品等。这些过程性资料纳入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册中,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和提升学生生存、发展与享受的能力,而体育和艺术教育恰恰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植、释放与提升个人潜能,以及以身体感知世界的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投入学习,使心灵得到净化,真正获得发展。

(特约编辑木清)

猜你喜欢
着力点校本课程建设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