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预习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

2018-07-03 07:33陈爱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陈爱玲

[摘 要]对于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一种历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预习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批注,并依托练习资源、着眼单元整体来夯实预习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指导;批注;练习资源;单元整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70-01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对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精心预习,是一种历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对于预习的指导都只停留在机械抄写和生硬摘录的层面,有的直接让学生读读课文就了事。鉴于此,教师应丰富预习形式,将机械的预习逐步向学生乐学、精学的层面靠近。

一、多种形式批注,在预习中保留思维痕迹

预习环节中运用批注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调整情绪与思维,与文本语言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感知与接触,让预习留下思考的痕迹。

如指导预习《最佳路径》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展开了四步批注预习:首先是“读”,整体初读,感知课文大意,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其次是“标”,用序号标注出课文中的自然段,并给最为核心的语段做上记号;再次是“写”,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发现以批注的方式写在课文的空白处;最后是“查”,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读懂的内容以及存在困惑的地方,运用不同的符号将自我检查的内容体现出来。在批注式预习刚开始的阶段,很多学生的感知往往是肤浅的,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文本自身的写作特色等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批注式的预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能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新体验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二、依托练习资源,在预习中逐步潜入主题

关于练习资源的利用,教师既可以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句式、语段等,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思考题,通过适度分解,以板块的形式引领学生分层思考,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指明预习的方向。

如《爱如茉莉》的课后思考题:“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对于表达主题有着怎样的帮助?”教师在预习指导中进行了這样的分层设置:(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与茉莉有着怎样的联系?(2)课文中几次出现了茉莉,分别都是在什么场景下出现的?(3)观察茉莉的图片,感知其特点,并尝试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进行对比,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教师引领学生深思,让学生认识到最后一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父母之间像茉莉一样洁白纯净、平淡无奇,却时时刻刻散发着缕缕幽香的爱,也抒发了作者对平淡中见真情、无声中震撼人心的那种如同茉莉一般的真爱的赞美之情。

很多教师担心,这一问题紧扣文本核心,在预习环节就要求学生思考,是否会显得揠苗助长。其实,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依循着从浅到深的顺序,在预习中思考并不是要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而是引领学生以这一问题为导向,在思维运转中不断逼向文本的深处,从而为阅读教学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着眼整体单元,在预习中明确阅读路径

预习指导应积极打破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预习模式,尝试以单元为整体,着眼于整组课文的预习与落实,让学生在预习中求同存异、对比联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课文《广玉兰》《夹竹桃》以及《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构建成了一个“借物咏怀”的主题单元。经典的文本、鲜明的主题,为本单元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眼于整个单元,设置了预习单。

1.自主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和古诗,尝试自主思考课后思考题。

2.完成下面的预习表格:

3.阅读了本单元中的课文,你还有哪些地方是不够明白的?罗列出自己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探讨。

在这一预习指导过程中,教师既给学生预留了相对广阔的自主性阅读空间,如第一、第三项就是激发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体验,并运用自己的阅读成果尝试解决课后的思考题;同时,教师也密切关注这一单元课文的共有特性,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感知“借物咏怀”类文本的特点,在单元整体性预习中明确某一类文本清晰的阅读路径。

总而言之,预习有法却无定法。我们应将预习环节定位于让学生在预习中学会阅读,在预习中丰富体验、发现疑惑,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中的聆听提供支撑,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