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演员不来中国淘金

2018-07-03 08:25沐兰
财经天下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前辈演技日本

沐兰

最近娱乐圈的八卦让人震惊于中国的明星可真赚钱啊。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闻了,大量的“流量”小花、小生们,动辄片酬过千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而日本演艺界呢?数字也是一样的,但是货币单位要换成日元。也就说,中国演艺明星的税前收入至少是同等“咖位”的日本同行的17倍!

上升到一線明星这个层级,中日演员收入差距甚至会比17倍还大。日本媒体最近刚好公布了一线男女艺人的收入。收入前十名的女艺人电视剧单集片酬大约在100~200万日元,人民币不过区区5~12万元;收入前十的男艺人电视剧单机片酬可能达到200~300万日元,那也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顺便说一下,大家的“老公”木村拓哉、山下智久,宅男的“老婆”广末凉子、苍井优都没有上榜。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还不到这个层级,心疼一下我们的偶像。

这个收入数据可靠吗?我觉得很可信。一线AV女优的片酬不过100万日元一部片子,也就是人民币5万多。就是电视广告的报酬,刚才列举的前十位的日本男女艺人的报酬起价三千万日元,最高的不过1亿日元,折合下来大约是200万元到600万元人民币。我大概查了一下国内男明星的行情,相当于撒贝宁、李咏和张铁林。啊,木村拓哉竟然不如他们仨,再次感觉要心疼地抱紧我的男神!

日本男女明星才艺突出,演技过硬,而且在中国也很有知名度,片酬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不干脆来中国淘金呢?港台艺人都把重点放到了大陆市场,而韩国经纪公司直接把来自中国的收入定为最主要的KPI。也有不少中国的影视剧组向日本艺人抛来橄榄枝,但日本演艺界还是不为所动,重金之下,为何能这样淡定?

最近机缘巧合,我和日本演艺界一位大前辈共进晚餐。他是《东京爱情故事》《四重奏》等经典日剧的金牌编剧坂元裕二的御用团队成员,也曾和中国一些影视剧组有过合作。虽然他非常欢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但是说起自己在中国的工作经历,真是哭笑不得。据他所说,两国之间的工作习惯大为不同。日本的拍摄一板一眼,就像工业生产线一样,完全按照预定的工作进度表执行。而中国就随性得多了,各种临时变化层出不穷。他瞪大眼睛说:“中国的导演可以在拍摄前一天突然改戏!”同桌吃饭的中国制片人对此很不屑:“提前一天改戏算什么?一边拍一边改都是正常的啊。”我也听说过导演把编剧叫到片场,导演一边改想法、编剧一边写新剧本、演员一边拍戏。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对日本人来说简直是无所适从。

我认识一位国内的制片人前辈,他曾拍摄一部风靡国内的电视剧,拍摄场地大部分在日本。他一直记得日本普通的装卸大型灯具道具的工人都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动辄鞠躬致敬。大概也是因为日本拍摄进度也慢,大家尚有闲心注重礼节。日本电视剧一周播放一集,一年也就一季,一季大约十一到十三集。而中国的电视剧是一口气拍完,一部戏起码就是二三十集,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据说现场导演都得像疯子一样始终咆哮。这样的拍摄进度和工作风格也让日本演艺人员难以适应。

但当晚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讨论,是日剧届的这位泰斗谈到了“演技”的差异。他说,日本的表演崇尚的是自然。“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有‘演技这个东西。”大前辈严肃地教育我们,“演员不是去‘扮演这个角色,他根本就应该作为这个角色而存在着。”也就是说,演员要真正成为角色,而不是去刻意扮演这个角色。说到兴起,大前辈举起自己的酒杯即兴发挥了一段,对我非常有启发。他说:“如果你成为了这个角色,你就会自然地像这个角色的人物一样去端杯子,去喝酒,会有眼神的变化,眼睛看的方位也会自然有所不同。这样充满细节的表演才是真实的,有感染力的。而这些细节是不可能用剧本来规定的。如果要靠剧本来‘扮演,那就会从头到尾把酒杯放在面前,一直背台词,没有其他动作,没有眼神和语气的配合。”我觉得这一段说得真是太好了。

大前辈又说:“一场好的表演绝不是独角戏。同场演出的演员彼此问要像Jazz乐队一样,看似演奏各自的乐器但其实互相呼应。你们觉得日本明星的演技好,并不是只有明星一个人演技好,普通演员甚至群众演员的演技也真实自然,整体的效果才能打动观众。”后面的话他没有说明,言下之意,就是中国和日本演员的演技不是一个风格。最近刚好看了《妖猫传》,两个日本演员都是本国演技过硬的代表,结果在中国演员浮夸的表演衬托下,还有陈大导演莫名的拍摄手法下,两位日本演员都格外呆板木讷。或许只有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扮演空海的日本演员在行走时始终保持了真正的日本出家人的姿势。不过这样的小细节,转瞬就被戏中白居易一讲台词就嚷嚷的“演技”淹没了。看了《妖猫传》,我真心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什么中日演员合作了。

不过,既然是演技风格差异,也就不必一争高低。讨论中国演员是否值得这样“天价”的报酬更是毫无意义。毕竟影视界也是自由开放的市场,价格自然也是供求关系决定。咱们觉得贵,可多的是人愿意掏钱。投资影视的大佬又不是傻子,反正中国的影视行业的利润空间足以支撑这样的报酬。最近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骂“戏子”赚钱太多的人,有没有想过,正是你对娱乐新闻的高度关注和激烈反应才贡献了他们这么高的收入。骂别人之前别忘了想想自己。

日本的影视明星在日本本土市场也过得挺好。好歹也是一亿多人口的市场,行业竞争又特别激烈。日本演艺界是不接受单纯的“流量”小生小花的,都必须磨练演技,或者培养卓越的主持等综艺才能,演技和才能都必须通过频繁出演影视剧来磨练,还能保障曝光度。来中国拍戏虽然眼前的劳动报酬高,但相应的就要失去拍摄日本影视作品的机会,减少在日本市场的一段曝光时期。影视行业说到底也是一门生意,是生意就逃不开经济学的规律。演员们最大的资本就是自己的时间,严格地说,是演员成名时的工作时间。而最大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选这部戏,就必须放弃其他戏,而放弃的其他戏有可能会大火。目前的形势是,日本演员来中国拍戏,机会成本就是在日本的曝光和作品。如果在中国一部影视剧不成功,便没有了第二次机会。就算成功了,又一定能再遇到合适的中国影视作品项目吗?中国市场现在价格这么高,万一突然泡沫破裂价格暴跌呢?中国市场这么复杂,虽然看上去某位演员在中国很有人气,但是真的投入中国市场能成功吗?反而失去日本市场可就不划算了。

以上内心的纠结不仅适用于演艺界,通用于所有的日本行业。比如,为什么日本威士忌这么受中国顾客欢迎,但是日本酒厂不扩大产量?日本企业都知道中国市场诱人,但仍然顾虑重重,怕失败,更怕因为精力分散失去日本市场。套用一句文绉绉的表达,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感情,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去”。

猜你喜欢
前辈演技日本
探寻日本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能赢吗
动物搞笑瞬间,绝对演技担当
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假装视而不见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日本神社
锦松漫画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