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

2018-07-03 04:32:28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牙刷

在别人身上看见生活的可能

文 中读用户@考槃在阿

图 谢驭飞

近些年我的出行方式基本上是“步行+地铁+打车”,短距离能步行便步行,长距离首选地铁,若地铁不方便到达,便选择打车。由于上班之路并不是很顺畅,我每日的通勤方式基本上也是以上三种形式,或“步行+地铁”,或直接用软件叫车。

公司地处某写字楼集中地,早高峰成了每日早晨最花心思和精力的事情。遇到下雨天或者因熬夜而精力不足时,我会用打车软件搭顺风车上班,一来比较省钱,二来觉得大家的目的地是同一个方向,似乎是结了个伴去上班。而通常乘坐顺风车的确会遇见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人,让我忍不住会去想象他们的生活。

大多数时间叫到的是上班族的普通私家车,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太一样的车和人。比如说有一次叫到一辆类似面包车的小货车,司机小哥在跟我联系的时候问我对车型有没有要求,我说没要求;当我见到他的车的时候,还真是觉得蛮新鲜的,坐上副驾驶,仿佛是要跟他一起去送货。

路上闲聊得知,小哥曾经遇到过对他的车比较“介意”的乘客,看到他的车之后就选择不坐了,估计此事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以至于他会在电话里提前问我对车有没有要求,进而他还谈到人的素质问题,他觉得在市区上班的人会更有素质,甚至一路上只顾着办公谈生意,并不会太在意他的车。我隐约觉得他对于素质一事的划分有些简单和草率,但也不知如何去跟他深究。

这是一位朴素的送货小哥,他十分爱惜自己的车,因此虽然是送货车,却依然干净整洁;想到上班便要面对工作上的重重压力,当时我竟十分羡慕小哥,他有一个相对自由的早晨,一个简单的目的地,和一份清晰的家庭责任;而他,是否也在心底羡慕着我,在市区有一份看似光鲜的白领工作呢?

此外偶尔还会遇到一些豪车,比如开奔驰的阳光男孩和开宝马的淡定女孩。男孩子为了我能按时到达公司,一路上都在与拥挤的车流作斗争,虽然我明确告诉他不用在意时间,因为我们上班的时间还算弹性,但他依然在上班时间点把车准时停在了公司楼下。我莞尔,并夸赞他车技好,他似乎很开心,说他不喜欢慢吞吞做事,想必也是一位与这座城市有着相同活力的年轻人。

而开宝马的女孩,一路上都很淡定,车里流淌着陈奕迅的歌曲,她静静地开车,我静静地听歌。到达目的地,她在分岔口放下我,并抱歉说她往左走,就不转到右边了,很好听的声音,我很理解地下车并致以感谢。

遇到如此有涵养的同龄人开豪车,我也不可免俗地会在心底产生羡慕之情,但很快会意识到,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活力、沉稳、果决而印象深刻,如若开不上豪车,有一份令人赏心悦目的涵养也是值得去努力的事情。

晚上下班我通常选择错开晚高峰去乘坐地铁,可以在去往地铁站的路上悠闲地步行,让身体尽情舒展,让思绪放空。而到达地铁,不同于早高峰,我会偶尔无意识地观察一些人,想象着他们的生活,感受着当下。

看不准原理

文 夏兰

图 谢驭飞

我总觉得我儿子特别爱找事儿。7岁的他吃东西时特别讲究,什么都要剔得干干净净。有时也会佩服他,比如吃鱼时吐鱼刺很精准,你要给他挑一块鱼肉,如果里面有刺,他会非常鄙夷:你一个大人都弄不干净?穿鞋子的时候,他脚一伸进去就能觉察到里面有没有钻进石子。有时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小孩子的感觉就是敏锐。学校里发一些练习卷,有时我看上去觉得印得很不清楚,黑乎乎一团,他们居然都能分清是果冻还是馅饼,是裙子还是短裤。

感觉到嘴里的鱼刺跟感觉到鞋子中的石子,其难度也许是不同的。看到一篇英文的文章说,有一种感知现象,关于口腔中物体的大小,我们存在一种错觉:同样一个东西,比如一个洞,我们的舌头会觉得它比较大,用手指摸的话就会觉得比较小。研究者做了五次实验,测试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感受到的一个洞的大小,包括用舌头、食指和大拇脚趾。结果发现,所用的部位越柔顺,探索到的空间越大。湿软的舌头能够弯曲,接触不同的表面,因此能够描绘出我们感受到东西更准确的画面,从而增加它在我们头脑中的大小。手指不能像舌头那样伸来伸去,所以它传递的感觉信息不太准确。脚趾头也会认为它感受到的东西较小。但并非所有物體都会造成口腔中大小错觉,比如,跟圆柱体的钉子相比,洞更有可能引发这种错觉。所以小时候,牙齿掉了之后,留下的牙洞感觉比以前牙齿在的时候所占空间更大。科学家提示,不要盲目信任我们的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号。

小孩子经常会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自己家,让我有机会对比儿子和他女同桌的字体。我发现,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听话,老师说写字要一笔一画,每一个笔画都要找准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个孩子都写得很标准的话,写出来的字应该是差不多的。但好像孩子们写出字的仍是千姿百态。有的女孩的字好像比较粗犷,有的男孩写得却很秀气。有人认为,一个人写出的字,如果字体圆润说明他比较敏感,情感开放;字体纤细说明他比较谨慎,字体潦草说明他热情、偏激。但心理学家说,根据笔迹判断性格的理论很幼稚,说明此人缺乏科学常识。字相学家的培训只需要180小时,而培养一位心理学家大约需要2500个小时。看来,一个孩子的字写得如何,跟他爱吃什么菜、爱怎样拿筷子一样,由很多因素决定:写字的姿势、用的材料,乃至他的美感,性格因素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笔迹学的出现大概是因为,人们总想根据可见的东西来判断不可见的东西。人的性格类型比较有限,心理学家荣格说有八种,人们写出的字则更加多样,高矮胖瘦有诸多组合。

剧透的人应得什么下场

文 孙欣

图 谢驭飞

在这个时代里,最招人恨又最不值得大动干戈的恶作剧,应该是剧透了吧。恶作剧好像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招惹别人,又不真的想惹毛别人引火上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损人不利己”。古龙在《绝代双骄》里,给十大恶人留了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位子,那点儿小奸小坏比起吃人肉灭人满门的真正恶人来,就是一个小丑。

曾经整个地球都拉长了脖子等待《哈利·波特》的新书,出版以后不久,即有人制作了横幅挂在车上招摇过市,上面大大地写着:“斯内普杀死了邓布利多!”这个人之后活了多久,网络没有告诉我们,可能早有行侠仗义而且痛恨被剧透的大侠出手把他和他的横幅一起缠在路灯柱上了。中国古代相信街头摆卦的算命先生中不乏剧透者,把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提前剧透,这是犯天条的。《三国演义》中的神算管辂,教美少年赵颜携美酒鹿脯哀求北斗星君添寿,北斗星君吃人嘴软,只得依行,但警告管辂小心天谴。

据说剧透的可恨,在于把牵肠挂肚层层铺垫的悬念用最漫不经心的方式提前抛出来,既毁了过程,又毁了结果。矛盾的是,造成剧透惨剧的常常是有着强烈共同兴趣爱好的同类粉丝,因为他们才会在电影或书本一上市就做第一批观众读者,看完以后又迫不及待地兴奋交流。一时间,社交网络上会充满他们来自天南地北的独白,期望得到天南地北同道中人的回应。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还没赶上时代列车的同道中人,只好预防性拉黑这些过分热心的剧透者,或者干脆在看了电影和读完书以前完全不碰社交网络。万人瞩目的电影里如果哪个角色死得出人意料,可以说两小时之内没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了。那种张灯结彩的欢快氛围,像是一场网络中的精神狂欢节。分享一手信息的人是同志,获得二手信息的人是敌人。剧透的战斗是先看者赢,敌人在未得知自己身份之前已经输掉了。

最好的防止剧透的办法,就是完全不介意剧透。这样反而能把精神集中在故事的线索上。我就是这样的人。在读悬念和文字都好的故事时,我会先看结局,让自己安心地一页页品味文字的肌理。如果是我喜欢的角色被写死了,我干脆就不看了,不给自己找不痛快。虽然我最喜欢的英俊正直又忧郁的安德烈·博尔孔斯基死去了,也不妨碍我读完《战争与和平》。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艺作品。

剧透者该被诅咒,但咒得太轻没意思,咒得太重也没意思,顶好是鲁迅先生写过的“油豆滑跌小地狱”那种程度。我的一个朋友说得最好:“祝他们吃面条没有酱,吃饺子没有醋,吃方便面都是人家捏碎的。”

边刷牙边思考人生

文 欧阳宇诺

图 谢驭飞

村上春树总是带着牙刷,在开车遇到要等很长时间红灯时,就开始刷牙。他既不蘸牙粉,也不用水,只是慢悠悠地刷遍每个角落。学生时代的他单身一人,日子过得很颓废,刷牙总是敷衍了事,导致后来一次次去麻烦牙医,既费工夫又费钱。村上春树认为,假如人生再重来一次,唯有饭后刷牙這件事,他想严格执行。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巧克力,虽然被家人严格监督刷牙程序,但仍有因为龋齿而去医院进行拔牙、补牙的经历。消毒水的气味、麻醉针的触感、牙齿离开口腔后被放在不锈钢容器里的声音、嘴里血液和棉花的味道、拔牙或补牙后的流质饮食……总之,是可以被视为痛苦的经历。虽然吃甜食的时候很甜,但在那之后,是要受苦的,十几岁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之后,我就开始严格遵守每天至少刷牙三次的习惯。

我认为最适合思考人生的时间段是淋浴的时候,温热的水痛快地从花洒中喷出,可以一边听歌一边思考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刷牙的动作不需要动脑就能完成,大脑可以自由地游荡。而且神奇的是,针对同一件事情,刷牙时的思考与疲乏时的思考往往有迥然不同的结果,前者更积极更正面。

我刷牙时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思考主题包括:下一个旅行目的地选哪儿;在杂志上看见的新款包,什么时候去买;怎样才能让喜欢我的人更喜欢我;要不要挑战一个新的运动项目;昨晚饮食不够健康,今天要不要节食;是不是应该辞职然后开家咖啡店……

如今电动牙刷很流行。日本演员高仓健说,他母亲“用的牙刷毛差不多磨光了,剩下的几根也已经卷曲,简直只剩下了牙刷把”,他母亲用这样的牙刷刷牙,把自己的牙龈都磨光了。他劝母亲换一把好用的电动牙刷,她说:“只不过刷刷牙,不能那么浪费。”网上电动牙刷购买页面的用户评价,有一些诸如“买了才知道,在使用电动牙刷前,我的牙齿从来就没有被刷干净过”这样的有趣评论。但依我数年来对几十款普通牙刷及电动牙刷的亲身体验,我更偏爱某几款普通牙刷,悠闲地按照自己的频率让刷毛刷过每颗牙齿,非常惬意。比起电动牙刷,普通牙刷更轻便,旅行时带着很轻巧。有一款电动牙刷,充满电要用22个小时,比电动汽车充满电用的时间还要长,如果充了一会儿就拿起来用,都不够刷一次牙的,你会以为电池坏了,再买一个新的,然后仔细看一下说明书,会发现,原来那一把也许并没有坏,只不过你刚好充电的时候没怎么管它充了多久。

猜你喜欢
牙刷
牙刷
可替换牙刷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超级牙刷
快乐语文(2019年9期)2019-06-22 10:00:48
牙刷
牙刷会议
鳄鱼先生要买一把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