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与危险擦肩而过

2018-07-03 02:39周六
妇女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时刻学者房间

周六

安全,是最近社会和百姓不约而同使用率很高的词,从川航备降机组事件到空姐约车被害、恶意纵火保姆被判死刑,大到上百人的群体安全、中到一个家庭的安全、小到一个人的安全,每一个安全事件都牵动人心,都可能造成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安全,既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保障,也是我们个人坚守的结果。作为个体,我们或许应该改一句过去常说的话“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资深记者,到处采访,多次遇“险”

体会:时刻有警惕之心,无论面对自然险境还是人为设障

和平时期,除了警察,记者是高危人群。至今为止,仅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地遇难的记者就已经几百人了。

即使像我们这些普通媒体记者,也常遇到不安全情况。有一次,我和同事在山西山区要到一个山上的村里采访。山路险陡,我们雇了一辆当地农民的马车。去时,我们坐在四边挡板的马车上,颠得五脏六腑都疼。可是傍晚返回时,我俩一看傻了:满车堆得东西比挡板都高。

“这大车,空跑浪费哩,我就捎带点货。”农民车老板笑嘻嘻地说。“我俩坐哪里?”“货上,货上。”他递给我们两个粮食秸编的垫子,坐在高高的货上,我俩也成了会动的“货”。

弯月高悬,星星格外闪亮,山道蜿蜒,下面是黑魆魆的悬崖,我俩吓得紧拉着手,一声不敢吭,任由车老板吆喝着马车回旋在崎岖山路上,大气不敢喘。

到了住地,我俩翻脸把他大骂一顿,当地人也说他太贪了,他就一个劲说:好哩好哩。

从那以后,我们再下去采访雇当地的车、马,第一条就讲好:包车,除了我们,多一个麦秸都不能带!

还有一次,我和一个国外回来的学者去偏远地区采访、社会调查。那个地方少数民族居住多,交通闭塞。我们请了一个当地有文化的人当向导兼翻译。跑了三天,采访很顺利,回到县城,第二天要去另一个地方。

吃晚饭时,学者说向导说宾馆楼下新开了一家歌厅想带我们去看看,他自己也从没去过,其实就是他想去。学者说这一路上他也很辛苦,就算答谢他吧。

我脱下风尘仆仆的采访衣服,特意换了件漂亮点的连衣裙。

果然,地方虽闭塞,歌厅还真不错,歌之舞之的人也不少。导游上去唱了首当地民歌,学者上去唱了首留学国家的歌曲,我也上去唱了首歌。

采访顺利,我们高兴,有点张扬了,在这个边远之地,一下子就把我们外乡人的身份暴露了。

坏了,我刚和学者跳了一个舞下来,忽然围上来四五个人:小姐,你是哪里人呢,上我们这儿干什么呢?

我把我们的来龙去脉讲一遍。

呃,记者,那,这是我们xx主席这是 xx长,你是不是应该采访一下他们呢?

对不起,我们沒有这个采访计划。

为首的一个一看就是当地人,他笑眯眯地说,我想看看你的记者证可以吗?

可以,但在我房间里。

正好,我们去你房间喝杯茶。他向部下手一挥,你们不用去了!

我用眼睛余光看见导游畏畏缩缩地往人群里躲,知道这个“长”不是善类。学者要一起上去,“长”也拦下了:你再玩会儿,我们去去就来。

上楼的短短几分钟,我迅速想了可能会有的事。进了房间。我迅速拿出记者证给他,还有身份证。没想到,“长”也很直接:欢迎。我想问的是,和你一起的学者是你丈夫吗?

不是。

那就好,那让他明天先走。你既然来,我陪你在这转几天看看,我亲自开车。

那不行,我们一起来也得一起走。

X记者,我们这儿没有你这样的女人,我喜欢你。

谢谢您。可是我不年轻,也结婚了。

没关系。我就是喜欢你不像我们这儿女人的样子。说起来,我还在你的城市上过学呢。

是吗,“长”,那我们是半个老乡了。

“长”说热了,想借我房间冲个澡。

我赶紧换下连衣裙,穿上工作服。

隔壁学者这时打来电话,说他密切关注我房间,有事别怕。

接着“长”的部下笑嘻嘻打来电话:记者,请告诉“长”,我们要走了……

我连忙说:你们“长”说喝多了,让你们来接,送他回家。“长”出浴,接他的部下上来了,不管他愿不愿意,被接走了。

学者冲过来说:担心死了,怕你上当受害呢。我一直在看着你房间,心想万一灯要灭了,我就来砸门!你还行。

第二天,导游送我们走,他说这个“长”在当地看上谁,千方百计必须得逞。我问听说他还在我家乡的大学念过书?

他说:呸!你是北京的,他就说念过北大;你说是上海的,他就说念过复旦;他就是本地特产,连省外都没去过,一天到晚吹牛、蒙人。

这件事后,我们再去什么地方采访,直奔目标而去,再没去过任何娱乐场所。越在偏远地方的人群中,越别暴露自己外地人的身份,这会省却很多麻烦。因为,有时记者这个身份,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好事。

出门在外,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公司高管,每周末要开车回100多公里外的家,四季在路上,危险随时有

“重要的是要时刻警惕,高速路上稍有疏忽,可能就是大事情!”

说起清明节前的高速“惊魂”,她仍在庆幸:那天如果不是十分警觉,分一点神,那就不是受伤,而是要命了。

她在深圳上班,老公孩子在广州,一般每周五晚她开车回广州。这条高速,下班路一样熟。

清明前一天,她特意提前出来,路上游人多,车速慢。尽管归心似箭,她在车流中仍有意与前车保持了安全距离。车流顺畅起来,她刚想加点速,谁知,前车不知为什么毫无预兆地突然急刹车!

一直轻踩着刹车的她随之马上急刹,车子滑行到差一点撞到前车的距离。然而后面的车以刹车声刺耳都一点没停的速度“怼”上来,直接撞出她几十米,后车左前撞在她车右尾,紧贴在高速栏停下,她的车门都打不开了。她胳膊被撞到方向盘上,脑袋受到冲击轻微震荡……

那天,她中午从深圳出发,半夜才被拖车拖回广州,坐在拖车上的车里,高高俯瞰万家灯火,惊魂未散的感觉啊。

撞她车的是个皮卡,车上两个人,驾驶室副驾驶座上的人,下巴缝了很多针。

她说她在高速上两次被追尾都是这种工人开的“皮卡”,老板会保险,撞到什么车都能得到理赔,所以几乎成了高速杀手,远远看见,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她的经验:

时刻保持车距,再着急再赶路也要保持安全车距;

时刻保持安全车速,以便紧急情況下能够应对;

只要上路,就要打起12分精神;

女性驾车一定要穿平底鞋,高跟鞋在紧急情况下刹车会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保持警觉之心才能有安全之身。

经常出国的人,特别是成功商人和行业专家,一定要警惕,特别热心照顾你的人,实际可能正是想利用你。风险既在想像之中,又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可能有人冲钱而来,也可能有人冲你的专业技术而来

看有的电视剧有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组织煞费苦心拉他们“相中”的目标下水,真不是编的,生活中实实在在有。

常用的各种计,有的使你不知不觉中成了泄密者,上了贼船;有的“陷”你于情色,被迫“就范”,无论何种,都手段险恶。

像我这种研究的专业,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经常参加政府相关会议,也经常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小有名气,专业内外都会比较被关注。

每次出境都要带电脑,我都把电脑清空,没有任何资讯,在外出行也很注意。

有一次在某国参加国际研讨会,清晨我自己在驻地旁的海边用手机拍几张风景照。

这时,过来一位女人,也举着手机拍来拍去,走到我身边,请我帮她拍张照。这很正常,可是,接下来她要我用我的手机帮她拍照,然后再用邮箱发给她。

这就很奇怪了,眼前可以用她自己的手机直接拍了,何必再多此一举呢?那样我势必得和她有互留地址邮箱之类的接触,眼睛扫到远处仿佛也有人在拍照。

我立刻想到传说中有人被偷拍了照,之后受到“不如何就怎么地”的威胁……

我立刻拒绝,马上转身回驻地。

真有其实没怎么就是被人拍了“诬陷照”而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前例。所以,出门在外,“警惕第一,绅士风度靠后”。

至于有些有钱的成功商人,更容易被不法者视为财源,搞你一下,敲点钱来,常事。出门在外,安全时刻牢记,越是温柔之地、风情之时,可能越是陷阱、险境,切不可放纵自己,得意忘形。

我们一生中,可能有很多次身临险境,保佑我们平安的是时刻要牢记安全意识,才能化险为夷,无数次与危险擦肩而过,有些我们知道,有的悄悄发生。

猜你喜欢
时刻学者房间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冬“傲”时刻
学者介绍
捕猎时刻
房间
学者介绍
锁在房间里的云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