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动 诉说传奇

2018-07-03 09:24文/李
藏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芦笙苗族舞蹈

图 文/李 岚

编者按:《滚山珠》、《大迁徙舞》、《西迁葬笙曲》。不同的名字,同样的苗族芦笙舞,流传于贵州省纳雍、赫章等地,从远古走来,历史悠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李岚女士在田间做收集、整理工作时,被它们吸引、震撼,用相机记录下影像,用笔写下真切感受。关于苗族芦笙舞:一个传承人,两支舞蹈。这组报道,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受。

◎ 舞台上表演的『滚山珠』(来源: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王景才与《滚山珠》

古老芦笙舞代代相传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

传说远古时期,苗族人民的祖先在迁徙途中来到黑洋大箐。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为给父老们开辟通道,用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让父老们胜利通过,到达黑洋大箐安家落户。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再现当年这群苗族青年披荆斩棘,克服创业中种种艰难,使之代代相传。

“地龙滚荆”苗语“子落夺”,是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一带苗族(小花苗支系)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之一。最早的舞蹈动作古朴稚拙,比较单一,表演时用6支长约30厘米的铁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盛满水,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执芦笙,吹奏芦笙舞曲伴奏,以头为轴心立于圈内,脚在圈外,腰部或腹部悬空于梭镖或水碗之上呈弓形,顺时针或逆时针快迅翻滚旋转,笙与舞相伴进行。还要求笙不离口,曲音不断,速度要快,梭镖不能倒或碗中水不能倾泻,技巧难度极高。这就是原始古老的芦笙舞绝技“地龙滚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会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王景才传承创新编排《滚山珠》

上世纪70年代,猪场乡民间老艺人黄顺强将“地龙滚荆”传授给王景才。1982年,王景才在家开展芦笙舞传习活动,将“地龙滚荆”教给了弟弟王景全、妹妹王景香和王景群。1983年5月,王景才带着王景全来到猪场乡苗族跳花坡上表演芦笙舞。恰逢纳雍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下乡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集成,在跳花坡上发现了他们表演“地龙滚荆”,随后将二人带到纳雍县参加文艺演出;同年又参加了“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4年,王景全夺得“全国少儿歌舞录像评比”金奖。由于获奖带来的影响,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同村的祝明贵、祝发光、王学贵等人相继来找王景才学舞,此后,王景才的芦笙舞队伍逐渐壮大。

◎ 吹奏芦笙的王景才

1985年,王景才进入纳雍县民族杂技艺术团,随杂技团赴四川、云南等地演出。1987年回到猪场后,王景才将自己在杂技团学到的杂技动作融入到“地龙滚荆”中,形成了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整舞蹈。经王景才创编后的“地龙滚荆”,在保留其苗族传统的芦笙技巧表演基础上,增加了更高的难度动作如:“搭桥”、“腹上倒栽桩”、“叠罗汉”、“双飞雁”等技巧。这些高难度技巧是王景才一次大胆创新,使“地龙滚荆”的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1989年,“地龙滚荆”已发展为6-8人同时表演的集体舞蹈。纳雍县文化局为其另取名为《滚山珠》。

《滚山珠》本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显然是对生活的再现。表演者始终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惊险场面。而其最具特色之处则在于表演者在舞蹈表演的同时还必须吹奏芦笙,始终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让笙、舞、曲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始终协调相伴。

《滚山珠》载誉满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王景才带领《滚山珠》走向世界的辉煌时期。1989年12月,王景才的《滚山珠》团队受邀赴广州参加“羊城中华博览会”演出, 节目以其粗狂豪放的舞步和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赢得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1990年9月,王景才随省文化厅组建的“中国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滚山珠》7分钟的表演,观众掌声多达十五次以上。1990年9月23日《中国文化报》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了《贵州演员格外引人注目》的文字报道和表演队剧照。1991年9月,《滚山珠》又随省文化厅组建的“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同年10月随“贵州代表团”赴广西南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表演项目比赛中,《滚山珠》为贵州代表团夺得唯一的金杯奖,六名演员获六块金牌。

1992年6月,该节目由贵州省文化厅组成“中国贵州民间艺术团”随国家文化部赴西欧先后参加了“第27届瓦尔伏国际民间舞蹈节、第10届荷兰布鲁瑟姆国际舞蹈节和第7届比利时科顿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滚山珠》独特的表演技艺使各国的观众为之惊叹!欢呼声,掌声一次又一次送给了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草根艺术家们。《滚山珠》成了艺术节期间外国友人争相观看,每场必演的压轴节目。

1993年6月,《滚山珠》参加由国家民委组派,毕节地区组建的“中国民族艺术团”赴加拿大访问演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连续表演30余场,场场盛况空前。猪场乡也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芦笙技巧艺术之乡”。

保护传承人,留存文化记忆

如今,王景才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跳《滚山珠》了,但依然坚持到学校里面去指导学生们学习芦笙舞。王景才的长子李飞龙已经继承了父亲的芦笙舞技艺,成为了新一代《滚山珠》团队的老师,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有了新的接班人。

◎王景才在原来教学生的场坝上跳起了芦笙舞。两个旧轮胎是以前孩子们练功的器具。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成为一股潮流,多数《滚山珠》学员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滚山珠的传习活动。另外,村寨里的家长们认为跳《滚山珠》影响学习,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学表演,所以现在重大的节日已看不到自发的《滚山珠》表演。

今天,在又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季,我们依然要强调保护“活”的传承人,因为保护好这些民间精英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就是留存我们的文化记忆。失去了传承人的参与和传习,遗产就变成了死的东西。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除了进行必要的政府“拯救”外,更要积极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对人们进行观念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追捧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入生活,才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

振兴中华,不仅仅需要经济实力的增长,更包括文化上的复兴。保护传承人,并不只是在保护“遗产”,也不只是在维护国家民族的文化厚度和尊严,更是为未来保留下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大迁徙舞》:一部迁徙史诗

苗族大迁徙舞分布于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可乐等乡镇。苗族大迁徙舞,苗语称“够戛底戛且”,意为寻找居住的地方,为赫章大花苗族记载苗族大迁徙历史过程的民间舞蹈。

苗族大迁徙舞描述在原始时代,部落间征战,苗族先祖格蚩尤老,带着千万队伍和家室被迫迁徙,途经浑水河,跨过杜那义慕大江岸,到了黑羊箐,最后落脚在棱诺诺地的哪鲁——比讨坝子——威宁一带。全舞分三段:一段“鸡叫舞”,描述夜半离乡,开始迁徙;二段“行路舞”,描述途中艰辛和难舍心情;三段“追忆舞”,描述到达比讨后,追忆迁徙,怀念故土的游子赤诚。该舞以史诗般的舞蹈语汇,动态叙述了苗族人民大迁徙的苦难历程,艺术地再现了大迁徙的历史画卷。此舞气氛壮烈,舞步沉稳凝重,动作轻捷古朴,芦笙曲伴随古老歌谣,追思了苗族先民英勇善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理想家园的漫长历程。

◎迁徙过河时被大浪冲走

◎ 迁徙过程中战斗的场面

◎ 迁徙过程中艰难的侦查敌情

◎ 大花苗

◎ 迁徙过程中呼喊走散的亲人

以舞蹈形式记录祖先迁徙历程,舞蹈场面宏大,古歌悠远,舞步凝缓。一些如“留恋”“回望”等舞蹈动作,如此故土难离,让观者潸然泪下。苗族大迁徙舞在赫章苗族中极具影响,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艰苦环境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直观载体。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大迁徙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整套动作与苗族迁徙历史内容统一,舞蹈形象生动,含义深远,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风格独特,堪称苗族文化中一部迁徙史诗。此舞源远流长,古朴典雅,世代传承,是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品。

苗族大迁徙舞蹈虽然源远流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面临失传的危险。首先,苗族男女青年纷纷外出务工,苗寨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民族歌舞活动趋于淡化。其次,随着电视等媒体的普及,苗族青少年纷纷唱起了流行歌曲,认为自己民族的歌舞“土”气,对之缺乏热情。其三,由于缺乏普及与推广,随着年长者的谢世,年轻一代对歌舞的内涵逐渐失去理解,难以传神地进行表演。

◎ 历史上苗族战败后走上迁徙之路

◎ 历经艰辛的苗族大迁徙

《西迁葬笙曲》:来自远古的笙音

苗族芦笙舞《西迁葬笙曲》流传于赫章县的兴发、古达、平山、水塘、松林等乡镇以及毗邻的纳雍、水城等地的苗族村寨,是小花苗支系丧葬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仪式。

赫章县位于乌江北源的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总面积32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96米。最高海拔2900.6米,地处贵州屋脊大小韭菜坪山脉地带。326国道横贯东西。地貌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山高坡陡,峰峦叠嶂。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而坚忍不拔、智慧聪明的民族,在远古的战争、迁徙、安营扎寨等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足自给的生活体系。身上的服饰,记录着自身的图腾和信仰;一歌一曲,传唱着自身的迁徙进程。将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以及喜怒安乐融入生活之中。其作为祭奠活动中表演的《西迁葬笙曲》,具有神圣、庄严、记事、表意之功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探索苗族迁徙根源的重要标本。

《西迁葬身曲》苗语叫“格若嘎”。苗族的老人过世,要杀牛祭鼓,但鼓一般是放在上一家过世老人的家中,《西迁葬身曲》是整个丧葬仪式最古朴最庄重的吹奏表演仪式,其中有“请鼓曲”、“吊鼓曲”、“守鼓曲”、“取鼓曲”、“指路曲”,各个分曲中又有更为复杂的小分支曲。

以前,赫章苗族的丧事要办七天七夜,丧葬仪式中,鼓、舞、曲的表演也要从第一天开始直至最后下葬之日才能结束。“西迁葬身曲”中最后的“指路曲”是由指路师与芦笙手配合进行的,指路师的指路词说完之时,芦笙手的指路曲也同时吹完。《西迁葬身曲》是苗族人民缅怀祖先、超度亡灵的丧葬表演仪式,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体现了苗族人民缅怀祖先、传唱历史的精神记忆。

苗族芦笙舞是广泛流传于苗族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是历史上无文字民族,通过舞蹈形式保存历史、传唱历史、追忆历史的主要形式,贯穿于本民族的喜怒安乐、婚丧嫁娶之中。《西迁葬笙曲》是以芦笙舞的表演形式,将传统的丧葬祭奠内容融入舞蹈表演之中,以舞蹈的表现形式,祭奠逝者。

据相关专家学者考证,在苗族迁徙到赫章等地后几百年来,就一直保留着丧葬时演奏《西迁葬笙曲》这一习俗,并一直延续到今。

但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由于苗族青年外出务工、交流逐步广泛、外来文化的盛行、信仰文化的改变等多方因素,苗族最古老的丧葬表演仪式 《西迁葬笙曲》,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苗族青年已很少学习《西迁葬身曲》。村寨的丧葬活动中,会表演《西迁葬身曲》的越来越少,表演者年龄最小的都在40岁以上。

◎ 祭祀鼓,一面是水牛皮,一面是黄牛皮。

◎ 单人吹奏西迁葬笙曲

◎ 双人吹奏西迁葬笙曲

◎ 舞蹈过程中的喝酒祭祀

◎演奏苗族芦笙舞《西迁葬笙曲》

猜你喜欢
芦笙苗族舞蹈
岜沙芦笙节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你好,芦笙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