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一
湄洲岛是妈祖出生地,八方信众纷纷来莆田朝拜天后,尤其是海峡两岸的信众。2017年1月31日傍晚,我们从福州来到妈祖的家乡。
莆田古称兴化,昔日兴化府城隍庙至今尚存,规模不小。市中心有文峰宫,庙里挂着清乾隆二十八年的宫名题匾,又称文峰天后宫,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东路,在名为“大路”的老街附近,距飞檐翘角的谯楼以及往昔兴化府衙所在地不远。门前有宣传画云:“传承妈祖信俗,弘扬妈祖文化,践行妈祖精神”。地处闹市区的文峰宫现存面积不大,由三代祠和拜亭组成。三代祠内神龛上方有金字匾“灵溯湄洲”,是湄洲妈祖祖庙所赠;拜亭(也称“新殿”)正对三圣祠这方有金字匾“圣泽福民”,为辛卯年台湾鹿港天后宫敬献。莆田文峰宫颇有来历,也颇有影响,庙中供有南宋木雕妈祖神像,迄今犹存的元代石柱及清代石碑,如嘉庆八年《敕封天后圣母三代列圣殿宇肇建碑记》等,皆很珍贵。庙里,墙上牌子写着“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单位”,还有“莆田文峰天后宫迁建六百六十周年庆典”的大幅照片,这里的“妈祖信俗”亦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跨进大门,是一长方形天井,正对面是梳妆楼,底层为该庙管委会办公室,墙上大字写着“忠孝廉耻”,两侧有彩绘组画“天后圣母圣迹图”,讲述妈祖的神奇故事;右侧是供奉妈祖三代神主的祠堂,也是现存文峰宫的主殿,石柱上镌刻着对联:“粤三代有秩斯祜,惟我后无忝所生”。文峰宫属闽地涉台重要窗口,2013年该宫出版的《妈祖圣迹图》(共69幅,工笔彩绘),便是两岸携手组织台湾八家书画团体、72位书画家历时二载精心绘制的。
图1.丁酉年春节走访莆田文峰宫
正月初五这天,文峰宫举行祭天后祈年消灾保平安法事醮筵活动,①有不少女性来此奉香祈愿,还请来了木偶戏班给圣母献戏。领衔祭拜的大妈告诉我,莆田地区大大小小天后宫有200多座,皆从文峰宫分灵。按照庙里介绍,“元代时将白湖顺济庙迁移今址,称文峰天后宫或文峰宫。现存清代‘三代祠’及‘梳妆楼’,保存完整。妈祖信仰源远流长,在妈祖信仰形成以后的一千年中……妈祖的香火从福建莆田遍播大江南北,以至世界各地,这一切都与古白湖顺济庙及今文峰天后宫的作用和影响有极大关系”。②据“莆田文化网”介绍,荔城区阔口村古称白湖,地处东门外五里,是木兰溪与海潮交汇之地。白湖顺济庙倡建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次年建成。据载,行宫楼上制诰有“居白湖而镇鲸海之滨”之语。白湖顺济庙供奉妈祖神像,香火极旺,与当时的湄洲妈祖祖庙、天津天后宫并称为南宋三大天妃宫。③圣脉秉承白湖顺济庙的文峰宫,之所以名文峰,盖在面对凤凰山文峰岭。三代祠建筑古朴,主殿坐东朝西,大门北向,前方跨街是重檐歇山式拜亭,装饰华丽,由道长主持的祭祀天后仪式主要在此举行,木偶戏亦在此面对神庙演出。在三代祠大殿木刻柱联上,我看见被一面锦旗所遮上联有“娲皇圣”三字,不免好奇。凑近仔细观察,拍下照片,所见左右联文为:“闺中再毓娲皇圣,海内如歆大禹歌。”末署“弟子某某某敬题”。楹联漆水新亮系重刻,联文作者本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林炳粦,湄洲天后祖庙有多副对联亦出自他笔下。去莆田灵川东汾龙津宫,可见到内容相近之联:“女中复见皇娲圣,海内频修神禹功。”这两副对联,均把妈祖比作炼石补天的女娲和治理洪水的大禹,赞颂其救世救民的无量功德和万民敬仰的崇高地位。
图2.文峰宫请来木偶班给天后献戏
“清江九牧沾懿德,港里三奇育女神。”(文峰宫对联)女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女娲神话肇自远古,妈祖信仰起自宋代,跨越时空将二者联系起来,理由当有多方面:(1)从女神形象看,女娲和妈祖均可谓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格化的人,她们的事迹见于文献记载也见于民间口碑;(2)从神话原型看,“女娲地出”(《抱朴子·释滞》),“地者,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祇,亦曰媪”(《初学记》卷五引《物理论》)。女娲在庶民信仰中的原型是“地母”(Earth Mother),也就是大地女神,天后妈祖亦当属此系列,如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四“天妃”条所言,“天妃,海神。或以为太虚之中,惟天为大,地次之。故天称皇,地称后。海次于地,故称妃”;(3)从神灵属性看,一般认为妈祖是海洋女神,有论者进而指出其“作为水神更合适”,因为“开始妈祖是跟着溪流走,很多山区也有妈祖”,[1](144)而炼石补天的女娲也“杀黑龙”“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袁珂说“女娲补天,其目的无非治水”,[2](62)文峰宫对联将她与治水的大禹并提,日本学者白川静在《中国神话》里探讨洪水神话时将大禹、共工、伏羲、女娲等归为“水神”,[3]这不无缘故;(4)从女神业绩看,也是最重要之点,女娲补天漏止淫水拯救众生,妈祖救海难护航船保佑渔民,二者皆称得上是中国神话史上救苦救难的“女超人”;[4](5)从拜神信众看,无论在涉县娲媓宫还是在莆田天后庙,如我走访所见,拜女娲求妈祖的都以女性居多,她们向女神表达的也多是来自女性对自己对家庭的祈愿。顺带说说,天津天后宫正殿曾有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进士郑瑞麒所撰楹联,曰:“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亦以妈祖媲美女娲、大禹,赞其功绩。郑乃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仁圃,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一有载此联并赞曰“精心结撰,思与神通”。总而言之,将救民护国的天后妈祖喻为上古补天救世的圣母女娲之再现,以上对联作者赞美伟大女性的意指明显。
二
历史上,莆田曾归泉州管辖,莆仙话亦属闽南语系。闽地有娲媓宫,就在泉州,几年前也是春节期间,我专门去走访过。女娲神话及信仰研究是我在作的科研项目,也在国内乃至海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若干论文。此前偶然得知,泉州有祭祀女娲之庙,便想去看看。有别于黄河流域中原大地,在闽南地区,沿海民众信奉的女神以天妃娘娘也就是海神妈祖为主,以及陈靖姑、龙母娘娘、金华夫人等,相比之下,涉及女娲神话及信仰的信息较少。癸巳年春节,我来到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地面犹存的名胜古迹甚多,如开元寺、天后宫、关岳庙、清净寺、玄妙观、清源山等等,但是,从最新的《泉州市交通旅游图》(2013年1月第6版)上我未看见娲媓宫标记。询问一般人,他们对此宫观所在亦不甚了了。查询网上信息,得知泉州娲媓宫位于丰泽区生态路,也就是东海街道宝山社区后坑村。这里属于泉州市区东郊,通公交车,来去还方便。正月初四上午,天空晴朗,我们乘车前往娲媓宫。位于村子后方地势稍高处的宫观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始建此宫的是事主庄银元,其与苏灵水等人编著的《通胜择吉手册》封面下方写着“泉州娲媓宫编”,前言末尾所署时间为“戊寅年腊月”,也就是1998年),占地30亩左右,供奉圣母女娲的大殿坐北朝南,从宫前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后坑村。主体建筑富丽堂皇,为砖石木结构,系重檐歇山式,琉璃红瓦盖顶,雕梁画栋上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雕刻,门前四根石雕龙柱尤其精美,当地人说这是惠安工匠雕刻的。殿门上方有红底金字匾“泉州娲媓宫”是香港人士题写的。泉州临海,这里有遐迩闻名的大港口,其跟“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
图3.泉州娲媓宫里拜女娲
有研究海峡两岸文化的书籍写到:“闽南与台湾地区的女神信仰自古有之,泉州市宝山村后坑有娲皇宫,有华夏人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传说。”[1](146)在后坑,主持宫内事务的人告诉我,泉州娲媓宫是从河北涉县娲媓宫分灵的,以后者为祖庙。涉县娲媓宫我去过,那里挂有“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的牌子,该地申报的“女娲祭典”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娲媓宫尽管历史不长,庙观建造及仪式活动也属民间,但其是得到官方认可并经注册的道观,2012年5月市民宗局公告还同意从“原‘丰泽区娲媓宫’变更为‘泉州娲媓宫’”,也就是从区级上升为市级。蛇年正月初五,我们去泉州涂门街一食店品尝当地有名的牛排,食客甚多。等候期间,与同桌的一位泉州姑娘聊起天来,她说这家牛排馆是正宗老字号,当听说我们去了后坑娲媓宫时,她特别提醒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此。的确,目前泉州市也启动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东海街道原为东海镇,据网络介绍,“东海街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位于泉州中心市区东郊,依山面海,素有‘两江’(晋江、洛阳江)夹‘两山’(大坪山、桃花山)之誉,辖区面积26.8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总人口8万人。作为‘大泉州’发展规划八大组团之一,东海街道‘规划定性为泉州市行政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现代滨海宜居组团,是最具未来影响力的地块’”④。这主要着眼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其实,泉州是涉及两岸情感的要地,这东海街道依山面海,着眼民俗文化及两岸关系,从河北祖庙请来女娲圣像并在这里靠近港口处建立娲媓宫,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图4.2013年春节走访泉州娲媓宫
研究海峡两岸文化,客家人过“天穿节”的习俗不可忽视。台湾由汉族和原住民组成,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居主流的是闽南和客家。客家人是汉民族一个支系,祖籍在中原,如今分布于海内外。在台湾,客家人甚众,高雄、新竹、台中、桃园、苗栗等地皆有,各类客属社团也不少,其影响力不可忽视。为此,台湾行政当局成立了“客家委员会”,并于2011年宣布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客家人的“天穿日”,也就是全台客家日。每逢节日,许多地方要举行庆典,谓之“过天穿”“敬天穿”,民间主办,官方也参与。用台胞的话讲,“客家人对‘天穿日’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元宵节”。⑤譬如2016年,“客家人过年横跨元宵,持续到正月二十‘天穿日’。2月28日,台中市10个行政区、81所学校、5个社团同步举办庆祝活动,市长林佳龙也前往石冈国小主持祭天祈福仪式”。⑥客家人“过天穿日”之意义何在?盖在“天穿日源自女娲炼石补天传说,是客家族群专属的节庆,这天感恩上苍赐予土地,能耕作生活,也让大地休养生息”。又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北市庆祝“天穿日”,除了歌舞剧《疼惜大地》等之外,有油画家“特别绘制一幅《女娲补天图》,表现女娲守护大地之心,这幅画将于活动当天作为市长与幼儿园小朋友们染布贴画补天之用”,并且“由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局长赖金河与林老师一同替画作揭幕”。⑦过“天穿日”的风俗在中国由来甚古,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引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又论证了该节跟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有关。归根结底,天穿节是纪念女娲的中国传统节日,尽管具体时间在各地稍有出入。过天穿节祭圣母女娲,该习俗强化着在台客家的内部认同,也联系着海峡两岸情感。
大陆方面,2014年2月,福建龙岩客家土楼艺术团在此节期间应邀赴新竹,参加竹东客家戏曲公园的“客家之夜”晚会并表演节目,与台胞共庆“天穿日”。晋江今属泉州所辖,当地过端午除了跟国内其他地方差不多外,尚有“煎堆补天”之俗,因为“端午节在黄梅雨季末,节前常淫雨不休,据说是远古时期女娲氏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隙,所以下雨连绵,必须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5](87)晋江在闽南的位置重要,当年顾颉刚为吴藻汀所编《泉州民间传说》撰序时指出:“晋江自晋朝南渡之后,成为中国南部文化的中心。后唐、宋到元朝为与外国接触最盛时期,国外事物的介绍,国内文化的传布,为书本所不载而留存在民众口耳间的……当不知有多少。”在他看来,“民间传说,是民众们的历史。他们所要知道的历史只是这一点,并不是像士人们要求四五千年来有系统、有证据的历史。这些传说,向来因为得不到士人们的同情,所以没有写上书本的权利;可是他们势力真大,它们能够使得一般民众把它们习熟于口耳之间,一代一代地传衍下去,经过了数千百年而不坠”。[6](301-302)吴藻汀(1888—1968),原名堃,泉州人,早年就学于清末的新学——泉州府中学堂,受聘为晋江官立小学堂教员,历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县立通俗讲演所所长等职,其对泉州民俗研究有贡献,先后整理出版《泉州民间传说》6辑、100多篇,他在自序中说自己搜集传说故事是受到来泉州考察的顾颉刚“敦嘱”。1929年,该书首辑出版,即被国立中山大学采入“民俗学会丛书”。端午“煎堆补天”风俗见于闽南,至于民间所食之“堆”,据民国《泉州府志》,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7](1296)有甜、咸两种。又据统计,这端午“煎‘堆’”食俗见于泉州、晋江、安海、崇武和南安。⑧既然闽南有祭女娲补天穿之俗,今在泉州,民间自发修建娲媓宫顺理成章。
海峡对岸,台湾亦有庙供奉女娲,如宜兰大福补天宫,又如鹿港天后宫,主祀妈祖,配祀女娲等。受台湾方面影响,马来西亚客家人近年也兴起过天穿节,“此间,中国传统节庆食品年糕是最重要的角色。按照客家人的说法,‘天穿日’当天女娲是用年糕来‘补天’的,神与人在共同享用过年糕之后告别了正月的新年,开始一年的忙碌生活。”2016年福建省闽商文化发展基金会人士还应邀赴槟城参加当地第二届“天穿日客家嘉年华会”。⑨而来泉州朝拜娲媓宫的,亦不只是当地信众。有人写道:“泉州娲媓宫香火延续数十年不断,信徒遍布闽南地区,女娲信仰远播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等地区。台湾分灵宫观每年均来寻根,延续香火祭拜敬奉。”并指出:“女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源头。”。⑩该文刊于菲律宾《世界日报》,文中叙述女娲神话及相关习俗时也引及《癸已存稿》有关“补天穿”的记载。走访泉州娲媓宫,我看见殿内墙上挂着写有“北山显赫”字样的锦旗,这是前来朝拜的台湾香客赠送的。泉州和台湾之间有血肉联系,尤其是在民俗文化方面。闽地有民俗学者说,“泉州百步一大庙,七步一小庙,神明的崇拜遍布各个角落;我们有什么民间信仰,台湾就有什么信仰,台湾的民间信仰,就是泉州的翻版”。⑪话语有些绝对,但不无道理。
三
“娲媓宫是福建省唯一一座‘供奉女娲娘娘的宫观’”,从泉州娲媓宫灵签本上我看见有此介绍。媒体报道当地文化新闻亦称,“2015年5月26日,‘爱在千万家’全国文化大舞台网络执委会福建网执会泉州报道组一行来到丰泽区宝山社区,探寻福建省目前唯一的一家祭奉娲媓的道观”。⑫当然,说泉州娲媓宫是闽地唯一女娲庙,乃指现在。过去省城福州,有女娲庙,据清《闽杂记》卷十二载:“省垣督中协署后巷,名‘能补天’,以有女娲庙也。相传庙中有五色蛤蟆,大径尺许。每年端午日一见,色赤则主省中多火灾,青则多疫,白则旱,黑则潦,唯黄为丰年之兆。”该书作者施鸿保乃浙江钱塘人,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在闽地为幕僚,工诗、古文,尤精考证,曾历江西,游福建,自道光乙巳(公元1845年)以来在闽生活了十多年。施氏在闽地,访山川、风俗、气候,记于笔下,正如他在该书《叙》中所言:“凡至之处,尝与博雅谈宴,辄询事迹见闻,或为志地未载,载而未详者。一有所得,即随手缀录,间加采访辩证之。”在前述卷十二的文字之后,《闽杂记》作者继续写道:“初疑古帝皇唯陵墓所在或生前治处乃有庙,如陈州太昊,潭州炎帝皆是。唯神农庙诸处间有之,则业医及贩药者所私创也。女娲时,闽犹荒外,何独有庙?后读《路史》,乃知因王墓山而讹耳。《路史·女娲纪》云:‘又曰皇母’。注:太行一曰皇母山,亦曰女娲山。崔伯易云:女娲于此炼石补天,今济源县之女娲山上有庙。亦曰母山。古老言为皇母山,母字今音近墓,此巷后有高阜,俗称王墓山,谓是闽王无诸葬处,当因王墓讹为皇母,故有女娲庙也。”在他看来,上古时期,闽地尚属中原王朝视野之外的蛮荒之地,女娲足迹不可能到此也不可能有庙在此,这条巷子里的“女娲庙”当属于民间口碑将“王墓山”误传为“皇母山”的产物。
图4.福州能补天巷的巷口
今天,在能补天巷的巷尾,一段围墙后仍可见一座小山,此即福州有名的“冶山”。据当地表述,冶山被视为“福州汉文化的发祥地”,⑬春秋时期欧冶子曾在此铸剑并留下胜地“欧冶池”,小巷内宣传栏上亦有文字称:“福州第一座王都‘冶城’也在这里拔地而起,冶山成为福州建城二千二百多年的文明标志。”作为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地,如今,包括能补天巷的该区域已被地方政府列为“冶山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冶山在过去俗称“王墓山”,相传此山为古闽越国王无诸的葬地。前述《闽杂记》的考辨不无道理,但著者仅仅着眼于上古女娲本人留迹而未考虑后世女娲故事传播,所言亦未必是定论。而且,话又说回来,口头传说从来不像史籍记载那样铁板钉钉,何况涉及民间信仰。稗史也罢,误传也罢,不管怎么说,福州这条名为“补天”的小巷中,过去确实有庙子被称为“女娲庙”。再说,蛤蟆即蟾蜍,“是蛙类的一种,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⑭而蛙神崇拜在闽地多见,或以为女娲即蛙神,而“补天”巷名与之有关。众所周知,“蛙”作为文化原型在华夏神话上由来古老,其与造人补天的大神女娲的象征关联亦多为学界讨论,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化叙事的色彩观中,五色以黄为正,民间以之喻示“丰年”乃是自然。还有,女娲神话传说跟中原大地关联密切,福州这片“汉文化发祥地”的街巷中出现女娲庙,并不是什么怪事。此外,从旁证看,考察行业神信仰可知,昔日福州石匠行中亦有涉及女娲的口碑:“有人问,你们石匠的祖师爷是谁?石匠答,我们石匠的祖师爷是彭石先祖,他的知名徒弟是补天的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是他的徒弟呀?那还了得?问的人惊叹,石匠听了洋洋自得。”⑮关于“能补天巷”的来历,除了下述传说,今有媒体亦述及上述资料:“关于女娲补天的故事,清末施鸿保写的《闽杂记》,里面有篇《女娲庙》的文章,说巷后有一座王墓山,因‘王墓’近音为‘皇母’,而女娲又称皇母,女娲补过天,巷子就被喊成‘能补天巷’了”。⑯
地名研究是民俗学以及文化人类学多有关注的,以上地名故事值得琢磨。如今,前朝所传的女娲庙已不存,但小巷犹在。2017年1月31日,丁酉年正月初四,我在福州,专门去了能补天巷。小巷长数百米,呈“Y”字形,地处鼓楼区湖东路北侧,与尚宾路相对,该巷与湖东路交汇处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走到巷子中部,也能看见一株须根发达的大榕树,树下有小庙曰“益善堂”,供奉的是护佑本区域的地方神灵。巷内右侧居民住宅区墙上,有系列宣传画及文字讲述小巷历史,但在今天当地的表述中,更多是将“补天”巷名同一个动物报恩的传奇故事联系起来,云:“湖东路的丽文坊附近有一条小巷,叫‘能补天’。据传旧时,闽北浦城县有一位穷秀才名邝继忠,有一年来福州科考。”穷秀才住在贡院西侧小巷最便宜的客栈,下雨天救了一群漂浮在水中的蚂蚁。考试时他不小心把“天”字少写一笔误为“大”(在那个时代,有错别字的试卷按例要判为废卷)。考官判卷时,蚂蚁报恩在试卷上排成一行替秀才补上一笔,于是,“大”成了“天”。发生在眼前的奇迹让考官大为吃惊,他感觉此事此人不凡,于是对该考生刮目相看,后者由此得中举人,随后又中了进士……2015年,福州有小学将此传说改编为儿童歌舞剧,并且把鱼丸、油纸伞、茉莉花等福州特产化作道具,串起剧情,又融入福州方言的童谣、民歌,使这出儿童剧渲染出浓浓的地方色彩。
图5.能补天巷中有宣传栏介绍小巷故事
围绕“能补天巷”的两种传说,当如何看待?对此,巷中居民也好奇,“老人们在闲聊时,也常常会谈起‘能补天’的来由,有的猜测与女娲补天有关,是补天后剩下的石头砌成当年的小巷,有的认为小巷曾经住过高官名士,他们的学术成就足以补天。可讨论的结果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⑰某报曾就此在市民中做调查,所得有下述意见:一是“‘相比福州所有的地名传说,能补天巷的最不靠谱’,昨天,网友‘小晶’给小记分析说,广为传唱的蚂蚁报恩的故事,虽然指名道姓,但是杜撰的成分居多,或者直接是巧合”,一是“更多的网友则表示,相比‘女娲补天’的故事,蚂蚁报恩的传说,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小孩子爱护小动物,也懂得知恩图报,更有趣”。此前,《海峡都市报》曾刊发文章称能补天巷与女娲无关而与蚂蚁有关,似乎想将此问题定案,但也有论者不赞同,认为《闽杂记》所述“更能说明此巷名称之来历”。⑱不难看出,上述两种传说故事在当地民间都有认同,只是具备道德教育意义的“蚂蚁报恩”比富有神话思维色彩的“女娲补天”在今天被官方、媒体提及更多。据鼓楼区文化馆调查,“蚂蚁报恩”传说的来源可追溯到清代,《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分卷》亦将其收录,并且进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⑲
“传说与历史打混,最是讨厌的事情。”顾颉刚当年讨论孟姜女故事时有此感叹,在他看来,“从前的人因为没有分别传说与历史的观念,所以永远缠绕不清”,因此,他主张“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历史”而“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6](230)我赞同顾先生的观点。在我看来,传说可能跟历史有关,但传说毕竟不是历史,做民间文学或民俗文化研究的不必时时处处用历史考据对待口头传说。何况,上述两种故事均为口头文学,其中反映的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想象,女娲娘娘能补天,小小蚂蚁能报恩,无论彼还是此作为口头叙事的幻想色彩都很浓厚,都是在调动原始思维和驰骋艺术想象中显露出超现实特征,因此,二者作为地名来历之民间口碑,皆有可成立之道理。总之,无论“女娲补天”神话还是“蚂蚁报恩”传说,二者共同组成了这条闽地小巷传奇性的口头历史,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朵奇葩。
注 释:
①我们在文峰宫,有幸得食“妈祖面”。中午,见大半天我们跑前跑后忙着拍照,刚才领衔祭拜的大妈询问后得知我们并非当地人,连忙招呼给我们端两碗“献面”(记音)来,并说吃了这面好,有圣母保佑。在天后家乡莆田,妈祖庙招待香客的食品有“妈祖面”,用兴化线面,加上鸡蛋、黄花菜、油炸花生米烹制,“吃了妈祖面求保平安长寿”(李玉昆《泉州民间信仰》第186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②2017年2曰1日李祥林抄录于莆田文峰宫。
③《白湖顺济庙》,http∶//www.ptwhw.com/?post=1069,发布时间:2012-05-31。
④《东海街道》,http∶//baike.so.com/doc/8681685-9003402.html。
⑤《天穿日——台湾客家人的节庆日》,见2014年3月24日《汴梁晚报》。
⑥《台湾台中客家天穿日10区同欢庆》,http∶//www.meizhou.cn/2016/0302/427299.shtml。
⑦《艺响天穿105年新北市全国客家日起跑》,见2016年2月24日《自立晚报》,又见http∶//www.idnnews.com/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60224joanne0 08&catdid=0&catid=5&catsid=7。
⑧石奕龙《明清时期泉州府各地闽南人的端午节》,见《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又见 http∶//www.doc88.com/p-541885169424.html。
⑨《苏文菁教授一行应邀参加马来西亚槟城第二届天穿日客家嘉年华会》,http∶//www.mswhf.org/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9,发布时间2016-3-2 15∶37∶05。
⑩杨新榕《泉州娲媓宫》,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e3fe420102w0e8.html,发布时间:2015-06-26 19∶09∶40。
⑪《泉州的神鬼传奇与民间图腾》,http∶//news.sina.com.cn/c/2005-07-25/02126516822s.shtml。
⑫《“爱在千万家”全国社区文化大舞台之海丝文化泉州公益行 (五)走进泉州娲媓宫》,http∶//www.zhbyaxw.com/h-nd-103-2_342.html。
⑬《冶山:福州汉文化的发祥地》,见2012年4月8日《东南快报》。
⑭《蟾 蜍》,http∶//baike.so.com/doc/5382641-5619011.html。又,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二十记载:“元吴师道《敬乡录》云:‘(福州)有玉蟾大王庙,在子城上,时见白玉蟾,形大小不一,威灵甚厉。余疑玉蟾大王庙,乃近世所奉青蛙神之类……’”
⑮吴春富《石匠》,载2013年10月4日《福州日报》。
⑯《能补天巷的传说哪个更有趣?》,见2009年5月8日《东南快报》。
⑰《能补天巷和女娲无关和蚂蚁有关》,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8/02489587155s.shtml。
⑱《我议“能补天巷”之来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17f28010008r4.html,发布时间:2007-05-03 21∶42∶40。
⑲《能补天巷成市级“非遗” 地名来自蚂蚁报恩传说》,http∶//www.zohi.tv/culture/folder878/fold er886/2014/01/2014-01-23319776.html。该传说源于清代,《闽杂记》的记载也见于清代,归根结底,二者都是关于小巷得名的重要民俗信息。
[1]段凌平.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袁珂.中国神话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
[3]李祥林.女娲神话在羌区的地方认同和当代表述[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4]李祥林.女娲神话与华夏戏曲[J].东方丛刊,2005(03).又见李祥林.戏曲文化中的性别研究与原型分析[M].台北: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
[5]惠西成,石子.中国民俗大观(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
[6]顾颉刚民俗论文集(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