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
【摘 要】目的:阐述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的应用方法并观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研究对象,将护理方法的差异性作为参考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护理质量评分也相对较高。结论:在护理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的过程中,应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在患者置管、切管切开和应用呼吸机的全过程加强护理,采取针对并发症和感染的护理措施,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呼吸机;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1
前言:近几年,伴随老龄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呼吸机在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患者呼吸的顺畅程度,为手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应用呼吸机容易加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阐述了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的应用方法并观察了护理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各10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3.67±1.34岁,干预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4.02±1.07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常规组患者,定期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如血压、瞳孔和呼吸频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气管插管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严格依据医院的相关操作规范为患者器气管插管,密切观察患者的胸廓变化情况,采用听诊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肺部呼吸专科光,定期为患者吸痰,防止出现痰痂,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2)感染预防护理干预:在护理呼吸机患者的过程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之一。受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呼吸机患者的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感染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在为患者的气管切口换药时,应佩戴无菌手套,降低致病菌的入侵概率。同时,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创口敷料的清洁,针对长期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注重对呼吸机的消毒,防止出现外源性感染。(3)气道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气道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定时辅助患者翻身,并做好患者的吸痰工作,促进患者的呼吸畅通,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每次为患者的吸痰时间应小于15s。(4)并发症护理:为了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导管、湿化器以及呼吸道插管进行消毒,深入分析患者的痰液情况,防止产生并发症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损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技术、专业态度、心理支持、感染预防和后续服务五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认为数据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组患者相比,常规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低,表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大多需要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但长期应用呼吸机容易产生较多的并发症,且会加剧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现象,因此,合理选取护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干预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和呼吸道进行护理,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措施,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技术、专业态度、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也显著提升,表明可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2]。
结论:综上所述,应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在护理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提升患者治疗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王影.神经内科急重癥患者呼吸机的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20-221.
王影.神经内科急重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