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9例),采取不同的体位母乳喂养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母乳喂养之后的哺乳舒适度97.44%、乳头含接准确率94.87%和母乳喂养信心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母乳喂养之后的哺乳舒适度82.05%、乳头含接准确率76.92%和母乳喂养信心79.49%,并且观察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10.23±10.46)次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7.38±6.42)次,同时观察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评分(1.86±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评分(4.77±1.25)分,两组产妇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坐位环抱体位运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对幼儿的喂养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产妇在喂养期间出现较大的疼痛,对于产妇的身体健康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体位效果
【中图分类号】R95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1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主要被应用于难产和合并各种产科综合征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对于产妇生产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2],剖宫产产妇在产后通常都需要做好婴幼儿的喂养工作,但是如果在喂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体位不当的情况,就会导致产妇在术后出现恢复困难方面的问题,并且还会对新生儿的喂养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对剖宫产术后需要给予产妇有效的喂养体位指导。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产妇在术后得到良好的恢复效果。我院将7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了母乳喂养体位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了7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9例),其中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6.5)岁。而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9.5±8.5)岁,两组产妇之间年龄和平均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喂养方式
对照组采用坐位横抱喂养体位的方式进行喂养,产妇在对婴幼儿进行喂养工作期间,需要让婴儿的胸部和腹部贴紧在产妇的胸部和腹部出,进而指导产妇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进而指导产妇坐在病床上对婴幼儿进行喂养。同时还要指导产妇用另一只手将乳房托起,以便让婴儿在张嘴的情况下就能吸吮乳头,从而做好婴幼儿的喂养工作。而观察组则使用坐位环抱喂养体位的方式进行婴幼儿的喂养,而在对婴幼儿进行喂养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并协助产妇保持半卧位或坐位的姿势进行喂养。同时在喂养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在喂奶一侧放置高度适宜的枕头,指导产妇用喂养一侧的手抱住婴儿的头、颈、肩,同时还要指导产妇将婴儿的双腿对着产妇的背后,并将婴幼儿的臀部放于枕头上,母婴胸部紧贴,指导产妇用另一侧的手托起乳房,让婴儿在张嘴的情况下就能吸吮乳头,有利于保证在对婴幼儿进行喂养期间拥有较高的质量,保证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2天的母乳喂养情况;(2)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和术后切口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1-2天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经过母乳喂养之后的哺乳舒适度97.44%、乳头含接准确率94.87%和母乳喂养信心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母乳喂养之后的哺乳舒适度82.05%、乳头含接准确率76.92%和母乳喂养信心79.49%(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和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的比较
觀察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10.23±10.46)次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7.38±6.42)次,并且观察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评分(1.86±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评分(4.77±1.25)分(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医院在对产妇进行生产工作时,为了提升产妇的生产质量,从而逐渐将剖宫产手术方式运用到了临床生产工作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剖宫产的实际应用,其在难产中的应用能有效确保母婴的安全,有利于促使产妇生产质量的持续提升[3]。但通过剖宫产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工作,容易导致产妇术后的母乳喂养受到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产妇产后身体虚弱,加上腹部伤口和子宫收缩带来的疼痛,从而影响了产妇正常的哺乳喂养工作的开展[4]。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随着医疗理念的进步,医护人员在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时,让产妇通过坐位环抱喂养体位的方式进行婴幼儿的喂养。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避免产妇在喂养期间不会对切口的恢复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确保产妇在喂养期间拥有一定的舒适度,拥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坐位环抱喂养体位的方式进行婴幼儿的喂养之后,观察组术后1-2天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和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天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第2天的有效吸吮次数和术后切口疼痛情况(P<0.05)。以此表明,坐位环抱喂养体位的方式对于产妇喂养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将坐位环抱体位运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对幼儿的喂养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产妇在喂养期间出现较大的疼痛,对于产妇的身体健康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刘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282例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1):2928-2929.
苏军辉.妊娠晚期强化母乳喂养宣教对婴儿喂养方式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94.
张玉娟.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3):126-127.
卢立霞.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3(16):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