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与分析

2018-07-02 22:35王欣欣
科技传播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检索公众

王欣欣

摘 要 文章以32所公安类普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情况、推送频率、服务功能、推送内容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供公安院校图书馆员参考。

關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公安院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141-03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其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那些阶段,也无法预言图书馆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是否能通过印刷图书以外的手段来实现” [ 1 ]。

当前,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功能已经在印刷图书之外的手段得到进一步实现。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这样一种新兴工具,以低门槛的接入、直观的用户体验,在腾讯于2012年8月推出之后为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所重视。图书馆借此实现了“馆员”将“藏书(资源与服务)”与“特定群体(读者)”的文字、图片、语音等全方位的沟通与互动。

近年来,图书馆学界对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尤其是针对“985”和“211”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但检索文献发现,针对国内公安院校图书馆的研究仍有空缺。为此,本文选取国内公安院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对象

本文以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中的附件《公安类普通高等院校和公安专业目录》所列32所公安类普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1 调查方法

首先搜索图书馆门户网站,查找网站是否有对公众平台的宣传链接。由于公安院校图书馆网站一般仅限内网打开,无法完整获取链接信息,因此利用手机微信直接检索的方法。以“院校全称或简称+图书馆”为关键词,在检索结果中筛选官方认证公众号,并添加关注。此外,为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对无检索结果的图书馆以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咨询。

2.2 调查内容

2.2.1 开通情况

通过上述调查方法对32所公安院校图书馆进行逐一检索并体验分析后,发现有12所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约占总数的37.5%。其中公安部直属或与公安部共建的4所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均已开通;其余28所地方公安院校中,仅有8所开通该服务,仅占约28.6%,其中辽宁、广西、新疆、甘肃等4个公众号自开通后仅推送了几条信息,其运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此可见部属公安院校较地方公安院校更加重视开展微信服务。

12所公安院校图书馆具体开通情况如表1所示。因无法获取各公众号后台数据,用户关注度、阅读量等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2.2.2 官方认证情况

微信认证是指为确保账号信息真实性、安全性,微信公众平台为账号进行认证的服务。进行官方认证后,可以获得更丰富的高级接口和认证特有标识。对用户而言,经过认证的公众号管理更加规范,推送的信息也更加权威。

根据调查,12个微信公众号中,有11个通过了官方认证,占总数91.7%;仅有“公大图书馆”未通过认证。这一数据表明开通微信服务的公安院校对管理公众平台、提高移动服务水平还是比较重视和规范的。

2.2.3 公众号类型

公众号类型分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类。服务号偏向服务类交互,意在提高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1个自然月可群发4条消息;订阅号主要用于为用户传达资讯,1天可群发1条消息?[2]?。

通过调查,采用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图书馆数量分别为6个和5个,1所图书馆(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分别认证了1个服务号、1个订阅号。

2.2.4 第一次推送时间

通过浏览微信公众号历史发文记录,可以获取其开通时间。由表1可知,2014年共有3个图书馆开通微信服务,其中公大图书馆开通最早;其余各馆相继在2015年至2017年开通微信服务。

2.2.5 推送频率

截至2018年2月底,各公众号发文频率如表2所示。

2.2.6 服务内容

本次调查针对公众号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发现除甘肃警察学院外,其余公众号均设置了绑定读者证、馆藏查询、借阅/续借、资源/服务链接,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我的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功能;根据推文内容分析,各公众号内容各异,但多以阅读推广、通知公告、新闻资讯、活动发布为主。

3 公安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公众号名称不够规范

本文的调查是基于检索公众号名称并分析实现的,研究中发现存在名称命名不统一的问题,如“公大图书馆”不能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检索得到;此外,微信号也存在命名不统一问题,有以“lib”或“tsg”后缀自定义,也有系统自动生成未做修改的。这种缺乏统一命名标准导致的名称不规范,会增加检索难度,一定程度上流失部分用户。

3.2 公众号推送频率较低

合理的推文频率能够增强用户活跃度,提高公众号影响力。频率过低,关注度下降、用户逐渐流失,公众号就失去了意义。调查发现,部属四所高校推文频率明显高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中,浙江警院微信开通时间和推送频率均为第一,但和部属高校相比仍有差距。

3.3 服务内容创新性有待加强

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用户除本校师生外,还包括各级公安机关民警等。用户对象涵盖不同专业和身份,服务也应更具个性化。无论是资源类型、服务方式、功能链接、活动内容,当前公众号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并未做区分,从而无法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4 对提高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能力的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影响能力

除上文所述方式外,公安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推广本馆微信公众号:1)在学校官网、官微、贴吧等平台添加链接;2)在图书馆海报、馆内标语、座位、电子屏等媒介上张贴显示;3)在文献检索课或入馆教育等讲座培训上推介;4)举办参与有奖等各类活动;5)在馆讯、馆内编印报纸等馆发刊物上刊登,扩大影响力辐射范围。

4.2 合理推送机制,规范公号运营

一是规范公号名称。建议以“学校全称+图书馆”作为公号名称,提高公众号辨识度,便于用户记忆与检索。

二是合理推送频率。这既能显示图书馆对公众号运营的重视程度,也能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活跃度。建议以3~5条/周为宜,既不让用户等待过久失去关注兴趣,同時也不因推送过于频繁影响用户体验。

三是培训专人运营。图书馆培训专人或团队对公众号进行维护,及时回复用户咨询,是对合理的推送频率和良好的推文质量的保障。

4.3 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内容质量

图书馆微服务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服务转移到移动平台上来,而是依据移动服务平台强大与便捷的交互功能,增强本馆特色服务。例如,在功能设置上,公大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和“文献求助”服务,铁道警院的“入馆教育”服务,浙江警院的“座位预约”服务;在推文内容上,增加原创、标签得当,结合本馆特色策划有吸引力的活动与话题,如公大图书馆的“警察电影”,刑警学院的“书斋”等,很受用户欢迎。

5 结论

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与微信用户数的壮大,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在功能设置、交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如何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交互界面、完善运营管理等仍是一个值得不断学习的领域。尤其对公安院校图书馆来说,其运营和研究都才刚刚起步,服务能力还很薄弱,需要公安院校图书馆员不断学习,提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用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云,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308.

[2]微信公众平台[EB/OL].[2018-2-28]. https://mp.weixin. qq.com/.

[3]明均仁,张玄玄,陈雪.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2):18-25,7.

[4]王其和,吴家霞,付可心,等.面向39所高校图书馆的微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21):23-30,11.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检索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