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暴力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暴力研究

2018-07-02 22:35李林谕
科技传播 2018年11期

李林谕

摘 要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社会将矛头指向网络媒体,指责其扩大暴力传播的范围。基于此,文章以腾讯QQ为例,探讨了媒介暴力的相关内容、媒介暴力传播模式,同时提出了降低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的策略,包括大学生需要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意识、合理使用网络媒介等。通过论述以上内容,来规避大学校园暴力。

关键词 媒介暴力视角;大学校园暴力;腾讯qq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106-0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有56%以上的学生遭受过语言侮辱、殴打、威胁恐吓等暴力事件,虽然大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但仍旧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校园暴力现象。而随着网络的快速的发展,暴力游戏、电影、视频等信息的传播和影响下,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不容乐观。为此,需要重点分析媒介暴力的内容,来减低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提升校园安全。

1 媒介暴力的相关内容

媒介暴力是由真实暴力和幻想暴力,幻想暴力在暴力游戏、电影中出现的暴力现象,而真实暴力是受到了幻想暴力产生的真实表暴力事件和场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暴力游戏、电影的逼真度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长时间沉浸在这种“虚拟暴力”中,会导致幻想暴力转变为真实暴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媒介暴力包含两种性质,一种是显性暴力,一种是隐性暴力,显性暴力主要是指肢体暴力、语言暴力等真實的暴力通过新闻报道、娱乐节目进行传播;而隐性暴力指的是暴力行为出现在视频、图片中,人们进场宣泄情感,而忽略它们的影响,进而产生暴力思想[ 1 ]。

2 媒介在大学校园暴力中起到的作用

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统计,在针对“影响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因素有哪些”调查,有56%的被访问者认为网络暴力游戏影响最大,其次是以微信、腾讯QQ为达标的社交平台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媒介需要对校园暴力行为负责,也有人认为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修养,来避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在认为媒介暴力需要为校园暴力负主要责任的人看来,腾讯QQ为首的网络应用平台扩大了暴力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深度,需要进行立法管制,来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问题。

以腾讯QQ来说,暴力信息主要是通过三条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第一,暴力游戏、电影等本身带有暴力信息的媒介,当《大屠杀游戏》《热血高校》的暴力游戏和电影中的思想通过游戏互动、视频观看等传播途径,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这种暴力思想,进行形成隐性暴力思想,当真实世界中发生冲突时候,会主观的将隐性暴力思想带入现实内。第二,QQ群、QQ空间等信息交流的平台,会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很多被净网的暴力视频、真人秀等文件,会被压缩、转格式等方法,上传到QQ群中,影响学生的思想。第三,广告,腾讯QQ的广告主要用于产品的宣传,很多暴力电影、游戏等产品都被通过广告来宣传。

比如腾讯QQ公司推出的一款策略射击生存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绝地求生》构建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每盘比赛开局时,会有100名玩家被一无所有地空投到一座岛上,玩家们必须自己收集枪械护具等提升战斗力,并自相残杀到只剩最后1名玩家。同时岛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缩小安全区,处于安全区外的玩家将会被不断扣减生命值,这也意味着随着游戏时间的流逝,玩家们会逐渐被集中起来,见面火拼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

媒体为进一步获得效益,通过在网络空间、聊天群中宣传暴力游戏,吸引玩家的兴趣,这给暴力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契机。为此,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游戏工委)早些时候发布声明,转达了广电总局对“大逃杀”类游戏的基本态度。游戏工委明确指出,对于“大逃杀”这类鼓励杀戮、尤其单纯以杀死其他游戏玩家扮演的角色为手段实现最终目的的游戏,总局明确持有否定态度,将无法获得出版运营许可。

3 降低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策略

3.1 大学生需要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意识

1)健康上网。网络给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同时带来了很多弊端,合理健康的上网,拒绝网络的不良诱惑。

2)合理上网。有些人一整天都在网上,用网络工具在网上聊天认识朋友,但是这样做就很容易导致忽略身边的人,所以要合理上网,上网时间应该要有节制。

3)充分利用网络的利处。网络不仅是可以让大家在网上聊天,打游戏,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等。拒绝网络的不良诱惑。大学生应该要学会辨别什么是网络的不良诱惑,拒绝网络的不良诱惑,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克制使用网络的时间,不要被网络所裹挟。

网络疏远了现实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非常明显。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异常活跃,广交各路网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寡言少语,不懂得与人交往,一方面是因为忽略了在现实世界中人际交往能力的思考和培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网络世界耗费的精力过多,导致在现实世界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以上情况,大学生需要自觉增强使用网络的自制力,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安排,把用网的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段内,并按照规划执行,把课余时间多用于参与学生活动、结交良师益友、参加体育锻炼、培养文艺爱好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让网络“反客为主”,使自己深陷网络漩涡中无法自拔。

3.2 大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媒介

1)大学生用户及时举报反馈信息。事实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在网络上发布暴力言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秩序造成破坏。为净化网络环境,弘扬社会正气,需要全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共同行动起来,构建安全的网路环境。因此,首先要倡导用户不下载含有暴力的影视、音像作品,来阻断暴力信息传播的通道,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拒接发布暴力相关的视频、书籍、音频文件等,不使用语言暴力,不在平台内发布破坏国家稳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信息以及暴力内容。来清理网络有害信息,加大管控力度,消除滋生土壤,共同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2]。

2)大学生还需要提升约束力。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免出现无法抵御暴力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危害社会、导致不良影响的事件,由于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良莠不齐的媒体数量逐渐增多,这些媒体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来源的途径,一方面,又带来巨大的挑战,这样一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了一种长期而又十分重要的工程,因此,需要将整个社会、家庭等所有能够起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进行结合,来构成一种全面的、网络式、立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以高效、合理的教育格局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质。

3.3 高校要培養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抵制暴力思想

1)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媒介素质教学工作。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贯穿整个教育,在教育的初期阶段,需要培养大学生正确获取网络知识的观念,来杜绝暴力思想的危害。随着移动网络化的发展,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途径越来越便捷,而面对的危害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重新架构,依靠已有资源来提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还需要优化教学课程,以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为基础,开设媒介设置教学,并配备灵活多样的网络素质教育的活动,比如“抵制网络暴力,关爱身边他人”为主题的探讨会、答辩会等,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高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来打造多媒体网络教室,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此外,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力途径。

2)强化对大学生媒介的素质研究。随着社会对媒介素养的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信息辨识能力,抵制一些不良的暴力信息,才能够降低校园暴力发生的频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够降低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频率。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要优化教学课程,以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为基础,开设媒介设置教学,并配备灵活多样的网络素质教育的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高校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打造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因此,通过落实相关立法,提升大学生的约束力,可以解决校园暴力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千一.媒介视角下的校园暴力现象研究[J].才智,2017(8):33.

[2]曾建国.大学校园暴力问题及其安全教育机制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3.

[3]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