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开始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媒体形式,因此,各县级广电媒体要想在新媒体时代谋求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坚持本土品牌的同时,增强节目民生性、文化服务特色性。还要创新节目形式,播放渠道向网络化,科技化,多元化发展,努力将传统广电媒体转型发展成为多元复合型媒体形式。文章就将从多方面阐述县级广电媒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谋求发展之路。
关键词 县级;广电媒体;新媒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042-02
作为中央和各省、市、基层人员的信息桥梁,县级广电媒体具有上传下达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近几年,作为这样一个基层媒体形式,县级广电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县级广电媒体在频率设置,资源内容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长此以往,这种基层媒体没有了节目竞争力和广告经营能力,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新媒体的发展,本着其内容多样性、资讯海量性、新闻时效性的强大优势,极大的压缩了县级广电媒体的生存空间,也让其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县级广电媒体在新媒体形式的重压下如何突破困境,转型发展,提升基层媒体连接中央的“传声筒”地位,成为当前每一位县级广电媒体人必须考虑的企业生存问题。
1 坚持节目本土化,提升民生服务意识
县级广电媒体怎样在新媒体日益壮大的形式下更好地发展,笔者认为首先是要立足于现有的本土性和特色性之上发展创新,融合新媒体的先进技术以求传统广电媒体形式得到延伸发展,从而提高县级广电媒体的地域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
1.1 以民生服务为主,关注民生小事
民众关注的话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点问题,因此,县级广电媒体要抓住民生热点,以此来提高民众的认可力和接受程度,节目制作上多围绕省、市关于民生问题的相关文件为中心,除此之外,要重点设置热线环节,多多倾听百姓的心声和意见,将民生问题及时向上反映并不断关注和解决,逐渐提高民众的认可程度。俗话说“鸡毛蒜皮没小事”要把民众生活当中遇到的烦心事,麻烦事当作重中之重,多设计和策划一些解决民众生活中的“琐事”类节目来引发民众共鸣,帮群众跑腿,为群众服务,做有温度的新闻传播媒介,是县级广电媒体转型创新的重要基础。
1.2 传播本土文化,加强新闻特色性
提到县级广电媒体的优势所在,最基础的就是本土文化和本土特色,因此,媒体要抓好这一优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讯,创造出拥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的节目,贴近当地群众生活,提高收听率。老话讲: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县级广电媒体可以抓住本地区的方言和民俗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节目,以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本地居民的收听率和收视率,提高节目的本土影响力;除此之外,本土的好人好事人,也是打造本土品牌的重要环节,当地的历史名人,现如今的好人好事宣传,都是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优质节目。打好本土牌,为当地群众带来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当地人文精神的延伸,是县级广电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求发展的重要优势体现。
1.3 人人参与新闻探讨,提高报道思辨性
新媒体有一大优势就是强大的互动性,县级广电媒体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一点,深挖新闻资讯的内在价值,邀请相关人士和专家进行新闻资讯的深度剖析,使新闻资讯更加立体化,在论题选择上重点应放在批判性强,涉及面广,反映民生问题的新闻上,如当下人们比较关注的医疗、就业、养老等问题,引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群众可以充分的参与讨论,对于优质的意见和想法要及时向上反映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作有力参考。这样的节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监督权利和舆论导向能力,使得民生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建立微信、微博等线上媒体与民众近距离探讨,聆听百姓心声,解決民众问题是县级广电媒体创新发展的有利途径。
2 关注公益,创建“服务型”媒体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广电作为媒体“垄断”的地位也不复存在,如今的县级广电媒体更是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作为党和国家与基层民众互动的桥梁,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新形势下,县级广电媒体要从传统的上级“传声筒”向本土文化服务转型,满足百姓需求,提升当地文化实力,体现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价值,只有这样,县级广电媒体才能重新等到民众的关注。
2.1 热心公益,担负社会责任
广电媒体在策划和组织活动时,对于公益事业的比例要加大,组织成立志愿者团队,对于当地的弱势群体,孤寡老人等开展志愿者服务,以此来推动当地的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增强当地百姓的地域归属感和安全幸福感。广电媒体通过诸如此类的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了群众口碑,形成了公益形象,拉动了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广电媒体的受众范围。
2.2 扬正气,促和谐
县级广电媒体在策划节目时要注意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社会和谐,视角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多举办一些优秀的活动,年龄范围要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报名,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用这样的方式推动当地文化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广电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
2.3 品牌宣传以群众需求为主
商业广告是广电媒体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做好广电品牌,达到收入的逐步上升是广电媒体发展的前提条件,县级广电媒体,在选择广告品牌时要贴近民众需求,从百姓关注度高的几个板块如医疗、住房、出行等入手,结合相关品牌策划活动,诸如汽车展销会,新房团购节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需求不断提高,广电媒体要抓好这些民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建立品牌宣传,才能达到创收稳步上涨的最终效果。
3 融合新媒体,发展“复合型”媒体
3.1 引进科学技術,提升视觉效果
县级广电媒体,由于信号、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限制,产生了当地电视台观看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收视率不断走低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当地广电媒体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技术创新,从采编、制作、播放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升级与完善,以此来提升观众的视觉享受,提高本土节目的收视率。
3.2 优化网络配置,稳定传播效率
数字电视,是新媒体发展壮大而生的新时代产物,近些年,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对于县级广电的信号传播产生了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上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升级网络技术,开展相应的网络建设势在必行。优化升级信号网络,为群众提供稳定的信号支持,提升群众观看体验,是县级广电发展收视率的基本保障。
3.3 广电功能多样化,充分为群众服务
传统模式的县级广电媒体主要通过广播和电视向民众宣传资讯,新媒体产生后,这些传统模式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要想转型发展,就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补才能最终达到转型发展的根本效果。曾经单一的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向多元化、实用化转变,利用机顶盒,宽带网络等,通过数字电视增设社区服务平台,从医疗、金融、教育等各方面服务于群众,开通在线支付等多种便民新科技,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缴纳生活相关费用。随着广电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以及各项功能的不断多样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县级广电媒体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4 关于县级广电媒体人才的培养
想要更好地发展县级广电媒体,没有好的人才是决对不可行的,怎样发掘和培养人才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求发展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第一步,县级广电媒体自身加强人才的培养,将优秀的技术引进来,同时选拔表现优异的员工外出进修,学习新的媒体知识;第二步,县级广电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不断流失,要想更好的留住人才还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给员工留出较大的发展空间,适当提高薪资待遇以及相对应的奖励机制;第三步,引进相关人才,如新媒体技术人才、优秀毕业生等。
综上所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县级广电媒体融合新媒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5 结论
县级广电媒体的发展,除了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做党和中央对于基层群众的桥梁以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发展本土文化,服务群众,结合新媒体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县级广电媒体能发挥自身的独有魅力,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春伟.县级广电新媒体发展的趋势[J].新闻传播,2017(22).
[2]王凯.区县级电视台专题节目的发展途径[J].传播力研究,2017(8).
[3]余婷婷.浅谈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分析[J].电视指南,2017(12).
[4]袁晓莺.浅谈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分析[J].新闻传播,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