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
剖宫产手术对于产妇的再次妊娠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与影响,经过对产妇的临床病理研究与分析后表明,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应的疤痕破裂现象,这种情况使用腹部超声技术进行检测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1]。由于腹部超声诊断技术具备非常多的优势,比如方便、快捷等,在实际的术后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产妇与胎儿进行保护,因此腹部超声诊断技术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的诊断中具有其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也是现阶段相关医院机构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2]。
本次研究调查抽取的产妇样本主要是在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两年之间通过腹部超声技术进行剖宫产术后诊断的产妇,主要的研究调查项目是腹部超声检测结果,被抽样的产妇共有90例,这90例均为临床过程中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及使用腹部超声技术的产妇,并且除剖宫产手术之外没有其他临床疾病,年龄在20~45岁,孕龄在26+3~35+4周。
本次调查与研究所用的具体方法是将90例产妇的病情病理报告诊断结果与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在本次腹部超声诊断工作过程中,具体用到了美国GE公司生产制造的E8型号与730型号的超声诊断仪,并且在诊断过程中具体的腹部探头的频率调整为4×105~8×105Hz[3]。对于产妇的诊断工作主要是建立在产妇的膀胱充盈的情况下,探头通过子宫前壁下端,在子宫前壁下端进行检测,从全方面对子宫进行肌层检测,进而取出子宫前壁下端最薄肌层的宽度、长度的平均值[4]。另外,本次探测工作的具体操作时间在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的12小时之内进行,在术中可以观察到剖宫产过程中出现的子宫切口疤痕的深度与破裂情况,进而更好的维护产妇的子宫安全与疤痕破裂[5]。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超声诊断子宫前壁下端肌层缺陷以及其肌层厚度与符合率等进行了分析,符合率采用%表示。
90例孕妇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缺陷 32例,厚度均小于1 mm;超声诊断子宫不全破裂 34 例,子宫完全破裂为2例,肌层缺失范围最小约9.7 mm×8.7 mm,最大约83 mm×68 mm。
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产妇也存在子宫前壁下段疤痕菲薄的现象,厚度 <1.0 mm的患者共40例,不全破裂25例,子宫完全破裂为3例。术中探查肌层缺失最小范围约 10 mm×10 mm,最大约95 mm×75 mm。
5 例患者因子宫前壁下段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未能探查局部肌层厚度,其中4例为超声诊断疤痕缺陷患者,1 例为超声诊断子宫疤痕不全破裂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时成功探查到子宫疤痕的9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见表1。
由于我国的相关医疗技术与医疗水平还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产妇在手术后很容易出现子宫疤痕破裂等现象,影响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6]。
表1 超声诊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缺陷与手术结果比较[n(%)]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更好地诊断子宫疤痕,我国的超声诊断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的领域之中。并且由于超声诊断系统的探头可以进行90°乃至180°的旋转,可以更好的帮助医院获取产妇疤痕破裂的具体原因、肌层的厚度、深度等,有效的评价子宫疤痕的状况[7]。
目前,在产妇再次妊娠的过程中出现子宫疤痕破裂现象较多,疤痕现象在初期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在剖宫产手术12小时后,许多产妇会出现明显疼痛感。这时发现子宫疤痕的存在甚至可能导致产妇的身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使用腹部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更好地对子宫疤痕进行监测,可更快的得知子宫疤痕的状况与位置,进而可以帮助相关治疗医师进行更好的治疗,有效的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8]。
[1] 张皞,黄平,张筱凤,等.超声内镜、腹部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26-29.
[2] 梅剑巧,徐永远.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23-1425.
[3] 齐慧敏,陈菊飞.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25-1427.
[4] 陆宣平,陈友国,韩冰,等.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260-262.
[5] 李玲,于昕,郎景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2):981-983.
[6] 南瑞霞,万映,华少萍,等.腹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5):98-100.
[7] 金敏丽.14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14-1616.
[8] 赵原,朱丽红,刘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2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