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科技
近日,我应邀参加了一次全市的示范课展示,上课内容为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备课时我初步设计了教学方案,其环节设计按照以下常规程序:激趣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文本、重点赏析、拓展延伸。
这样的教学思路十分常见,我不禁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提高了吗?语文阅读的内涵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带着思考,我重新研读了语文新课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又该如何体现?是充分放手,完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还是应该成为课堂的有效引导者和组织者?依据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逐步深入地展開教学,效果会更好。
于是,关于《阳关雪》的教学设计,我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质疑为重点,教师的引导为主线。
一、《阳关雪》教学设计
《阳关雪》是余秋雨先生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这是一篇充满历史沧桑感、民族自豪感和理性思辨的散文。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地探幽访胜,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怀,而是通过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歌颂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的贡献,追寻中国古代文人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引申到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因此,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我便为学生提供了阳关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阳关的由来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盛唐诗歌的大致特点、余秋雨《文化苦旅》简介。通过背景资料和写作资料的解读,为学生阅读搭好“脚手架”。
教学设计的第二步是阅读文本,引导质疑。“原生态”的阅读教学就是尊重阅读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先把文本中自己不理解的、感兴趣的内容圈出来,这是深入理解、解读的前提。学生分组讨论,按提示方法质疑,教师再收集并提炼学生的疑问。
如作者去阳关的目的是什么?他在寻找什么?唐人风范具有怎样的特点?阳关处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中?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去描写?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怎样一种情感?
教学设计的第三步即小组讨论解决这几个问题。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研读时产生的,他们对问题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问题的解决很顺利。评课组长的评语是“整节课层次清晰、节奏紧凑,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思维训练力度大,对阅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展示课得到了听课老师和资深评委的一致认可。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美国国家阅读研究院这样定义:“阅读是一个从文字引申意义的复杂过程,它包含了以下所有方面:把文字与相应的语音联系起来的能力;解读新词汇的能力;流畅地阅读的能力;掌握足够信息与词汇以促进阅读理解;掌握通过文字建构意义的有效技能;发展并保持阅读动机。”因此,对于有一定文字认读基础的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文字引申意义”“通过文字建构意义”是阅读的核心,而“发展并保持阅读动机”是阅读的前提。
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阅读本领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才会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其次,阅读的核心“从文字引申意义”“通过文字建构意义”中的“建构”恰恰属于建构主义理论范畴。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就阅读而言,“从文字引申意义”“通过文字建构意义”强调的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即学会质疑。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该如何做?
首先,要敢于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阅读是阅读主体自主体验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导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开展阅读的有效指导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在课堂中,要有效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巧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搭建阅读的阶梯。适时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
此外,要完成深入的阅读还需要合作学习,通过阅读经验的交流和知识的互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最后,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等加以鉴赏评价,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书写阅读感受,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
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的阅读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消除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弊端,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享受阅读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