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娥
【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真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了归纳梳理,既是经验的总结推广,又是探讨尝试,期望对探索中的广大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融合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优化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导入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应注重它的吸引力。恰当地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能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我在上《水乡歌》时,我利用多媒体图片导入将学生直观形象的带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学习体会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我让学生齐读课文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融合信息技术,正确感知形象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语文教材内容异常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小学生感知发展水平不高,限于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些教材内容很难正确感知,利用现代媒体能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切感。
课文《万里长城》介绍了与长城有关的知识,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由于学生对长城的形象缺乏感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长城图片让学生体会长城气魄雄伟,那一幅幅盘旋在崇山峻岭上的蜿蜒曲折、高高低低的长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城真像一条巨龙横跨于群山之间。
三、融入信息技术,陶冶情感的体验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课文中的事物形象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怎样变文字形象为活生生的、诉诸于情感的实体形象,去产生激励人、感动人的审美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录音渲染气氛。如《荷花》这篇课文是写景抒情的课文。教学中我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读感知、欣赏体味中,平面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美妙动人的立体画面:他们仿佛也置身于清香扑鼻的荷花池欣赏着满池的荷花!
四、融合信息技术诱导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知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
五、融合信息技术拓展课堂,实现大语文教学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地组织学习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新的平台,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可大大拓展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做信息的主人,紧跟信息时代的节拍。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小课堂,大社会。学生学会了信息搜索,就会常常自发地上网查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从而更全面透彻地学习一篇课文。
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后,学生就上网查阅了许多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化,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和许多名人观潮、赞潮,颂读描绘钱塘江大潮的诗词,了解现如今的观潮旅游,还饶有兴趣地欣赏了前几年中央台曾直播的钱塘江大潮视频,再次感受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六、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阅读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现在教学中的这些难点借助于多媒体,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较好地读懂了课文,重点、难点迎韧而解。
在教《飞夺泸定桥》时,为了突出展现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精神,应该让学生看看泸定桥究竟险到什么程度?首先,我放静立投影,让学生在脑海里树立泸定桥的总体印象。然后看动画。让学生看到了红军战士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桥上边铺木板边冲锋的动人场面,使学生仿佛也置身于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一股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利用信息技术,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了质变,使学生的认知行为水平逐步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的目标。
总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感受到课堂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克岚,孟庆峰.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4,(24):16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