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 刘惠平
【摘要】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崛起,為大学生创业、旅游等提供各类资金,不过,一些乱象也随之出现,因此大学生网络贷款需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及原因,就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网络贷款行为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对策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商家纷纷做起大学生的“生意”,针对大学生市场网络贷款的金融产品逐渐盛行。由于网络贷款门槛低,受限少,所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蚂蚁花呗、企鹅系的微粒贷、人人贷、拍拍贷、易贷宝、E租宝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让人应接不暇。然而,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历练,所以判断力和自制力都不足。同时,这部分大学生,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又容易盲目贷款,很可能最后就负债累累被迫以贷还贷的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大学生互联网贷款、不良消费、恶意透支等问题己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学生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
2016年1月,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分期贷款平台这一现象,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50余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77%的学生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平台,其中77.33%的学生使用未满半年.办理流程中,84.86%的学生不愿提交父母电话.在贷款额度上,1000元以下的占40.7%,1000~2000元的占40.12%,仅有5.23%的同学贷款额度超过5000元。54.07%的学生每个月还款额度为100~300元,而兼职打工、透支下个月生活费、省吃俭用则成为还款最主要的来源。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显示,8.77%的大学生使用贷款作为获取资金的渠道。此外,本人在走访福州七所高校中发现网络贷款的小广告贴到校园的角角落落,无抵押,半小时放款等字眼非常吸引人.正由于网络了贷款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成了吸引大学生的杀手铜,也正是由于无门槛,学生在增长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连环贷”,坠入财务“陷阱”,甚至“裸条”借贷。全国已发生多起,大学生因网贷无力偿还,最终选择自杀方式结束痛苦。这样的恶性事件在高校发酵不得不引起管理者对其人身安全的保护和重视。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原因
1.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门槛较低、手续方便、到账快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特点是门槛低,申请方便,可贷款额度高。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贷款时,仅需填写申请表,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全程线上操作,审核通过后,在两小时内会直接到账,方便快捷。
2.额外消费无法满足
大学生无经济来源,自制力又较差,虚荣心强,爱攀比。除了吃饭、生活费用等基本需求外,经常还需要同学聚餐、购物、旅游、更换电子产品等额外的消费需求。据调查,一部分学生生活费完全不够用,要想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生活费急需额外补充。因此,贷款的需求会比较多。
3.大学生网络贷款进入校园缺乏统一监管
大学生网络贷款贷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借贷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借贷目的,无抵押在线交易,纯属信用借贷团。目前大学生网络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监督不到位:(1)贷款手续简单审查不够严格,同一个人可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同一贷款平台借款。(2)校园贷行业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容易出现多头借贷行为即学生可用同一身份信息在多家校园贷平台申请贷款。甚至,学生在面临贷款逾期时冒险选择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泥足深陷而无法自拔。
4.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及安全意识
很多大学生被大学生网络贷款所标榜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所打动,面对物质的诱惑毫无招架之力。对网上贷款的安全性缺乏应有的评估,没有意识到网上贷款的风险。对网络贷款合同上的违约条款、逾期付违约金等细则没有认真研究,缺乏对网贷合同的足够重视,一旦发生逾期,不仅得按照合约缴纳违约金还需支付高额利息,甚至会收到贷款平台五花八门的催款通知。生活及学习受到严重干扰乃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三、防范大学生网络贷款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主题教育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班主任、辅导员积极关注学生消费心理,帮助学生纠正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和心态,教育学生不攀比、不炫耀,排查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帮助学生制定消费计划。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合理控制、支持学生消费。二是树立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开展自强之星人物评选、自立自强训练营等活动,用身边故事影响学生,用身边榜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三是加强法制教育。要及时更新法制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资金安全意识。
2.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贷款”业务的监管
针对大学生网络贷款出现的不良现象,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作为学校,我们呼吁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贷款”业务的监管,规范贷款平台的审核流程,严格审核贷款人的身份信息、资质及偿债能力。规范大学生网贷行为,其中包括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未取得家长、监护人等同意,不得向学生发放贷款。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等内容。对国内的大学生贷款平台进行监管和抽查,使这一贷款模式能健康发展,制约部分贷款平台盲目放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的行为。
3.加强对大学生网贷平台的监管
网贷平台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需要抢占各自的市场份额,但是行业内必须立下“规矩”,不能出现恶性竞争,企图通过降低门槛,无节制放贷、通过“裸条放款”川等触及道德底线的形式吸引学生,违约后通过暴力催收团的方式减少损失降低风险等方式在行业内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行业内应形成一定的制度和规范,制定合理的利息标准,手续费、违约金等也应规范化,并为贷款的大学生做出明确的解释。行业内应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才有可能保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唯有满足用户所追求的低利率,高品质服务态度,才能成为网贷平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提高大学生校园贷款安全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大学期间重要的领路人和灵魂导师,对学生基本情况知根知底。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主题班会等教育方式提醒大学生关注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关注信用贷款对自己未来产生的影响。教育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关注学生消费心理,及时纠正学生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网络借款安全意识。
制定完善各项应对处置预案,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第一时间报请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银监局、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法处置。学校可以从制度层面对学生加以控制和引导,如果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通过校园贷款平台贷款,已经给受害者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给予警告乃至开除学籍处分。
参考文献:
[1]王娜.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及防范对策.法制与社会,2016,(03).
[2]张跌.大学生网贷多维反思笔谈.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
[3]沈源.对校园借贷平台的探究与深思田.现代商业,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