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蒙古语媒体传播

2018-06-30 05:01敖日格乐
新闻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播一带一路

【内容提要】蒙古语媒体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古族进行母语传播的阵地,一方面有进行本民族经济、文化等信息传播的任务,另一方面有为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以及与国外搭起传播桥梁的作用。这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蒙古语媒体扮演与国内外特别是与我国北疆相邻国家“草原丝绸之路”信息的传播者角色上。与地理位置枢纽相比,内蒙古在信息传播上也具有枢纽地位。蒙古语媒体对于诠释“草原丝绸之路”并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提升我国形象传播,促进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蒙古语媒体 传播

一、蒙古语媒体现状

(一)蒙古语媒体矩阵

蒙古语媒体,顾名思义是用蒙古语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组织。其对于促进现阶段实施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蒙古语媒体矩阵大体分为大众传播媒体和自媒体两部分。大众传播媒体主要包括以蒙文党媒为主的主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及蒙文民营新媒体两大阵营。

内蒙古的蒙古语传统媒体经过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内蒙古日报社蒙古语媒体为主以及12个盟市级日报和旗县级日报(党报和都市报)三级日报纵向贯穿的报纸媒体群;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为主以及12个盟市级广播电视台和旗县级广播电视台组成的蒙古语广播电视媒体网;以《花的原野》杂志等几十本杂志的出版单位和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组成的传统蒙古语杂志和书籍出版阵营。

蒙古语新媒体起步时间较晚,可以从新世纪伊始即2001年蒙古语第一网站蒙古文化网站运行开始计算。经过17年的发展,蒙古语新媒体已经颇具规模。截至目前,已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的新闻网站、各报社和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网站以及微信、微博、客户端、博客、社交软件等。说到蒙古语新媒体发展,不得不提到传播阵容日益壮大、传播效果日益扩大的蒙古语自媒体。蒙古语自媒体借助互联网迅速发展,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的状态下迅速占有了一席之地。目前,蒙古语自媒体阵容可以分为三大块:第一,为公司提供宣传服务的媒体。这类媒体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第二,以新媒体为出发点,以开发周边产品为契机的一部分传媒类公司。这类媒体主要包括微信公众号、社交软件等。微信公众号比如关注数达30万的“蒙古丽人”,社交软件比如有注册用户40万的蒙古语社交软件Bainu等。第三,纯粹个人行为引发的自媒体行为。比如:个人通过BBS、微信公众平台、博客、微博、社交类软件Bainu来发布信息,接收信息。用数据大体概括蒙古语媒体矩阵的话,主流传统蒙古语媒体包括自治区、盟市及旗县区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台及都市报等。在这里必须提一下蒙古文杂志阵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58个正式刊号的杂志,包括内部杂志已有110多家”①。从这个意义上讲,杂志传播也是不可忽略的傳播力量。

主流新媒体可以概括为内蒙古各级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台开设的新闻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这里特别提到新华社蒙古语新闻微信公众平台,其成立标志着中央级蒙古语新媒体落户呼和浩特,此举意义重大。另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语移动客户端“呼路客”和“桑斯尔”的先后投入使用,都标志着蒙古语主流新媒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以内蒙古手机报(蒙文版)为主的蒙古语手机报在全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截至目前,包括主流和民营已经有104家网站②。各类移动应用APP如ehshig等软件日益增多,各类微信公众号粗略计算已有几百家。

(二)对外宣传报道媒体

外宣指对国外进行我国经济、政策宣传以及讯息传播,从而取得一定的宣传效果与传播效果。内蒙古蒙古语外宣媒体有内蒙古日报社的“索伦嘎新闻中心”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草原之声”广播两家。成立于2010年10月20日的内蒙古索伦嘎新闻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生产和传播方式的转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地方外宣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前索伦嘎新闻中心已形成杂志、报刊、网络、移动客户端等蒙古语(传统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汉语、俄语等多语种、多种媒体形态共存的全媒体体系,已实现从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建成PC端、移动端组成的新媒体方阵。索伦嘎新闻中心通过创新融合产品,打造融合平台,推进国际传播,在蒙古国受众以及以布里亚特共和国为主的俄罗斯受众认识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索伦嘎新闻中心积累了一定的国际传播经验和境外受众资源。现有一支30人的专业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有驻外办事处,与十多家境外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索伦嘎新闻中心所有媒介已在蒙古国落地并实现本土化,杂志、报纸的发行覆盖蒙古国21个省。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草原之声”广播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内蒙古首家面向蒙古国听众的对外广播。自2013年3月1日开播以来,以蒙古国喀尔喀语向蒙古国听众播出新闻信息和专题节目,用蒙古国人熟悉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目前,“草原之声”广播在乌兰巴托落地播出8个小时,播出频率为FM107.5。同时在内蒙古电视台腾格里网直播全套节目,每天播出时间长达18小时15分钟。2015年1月1日起,“草原之声”广播开办了2小时的本土化节目——《友谊七彩桥》,实现了广播节目的本土采制、本土播出。2016年3月1日,“草原之声”广播开办微信公众平台,推送音视图结合的融媒体报道。

(三)蒙古语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

支撑蒙古语媒体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蒙古语新闻传播学教学。内蒙古各大院校的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直接影响着蒙古语媒体的未来和发展。目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赤峰学院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均设有蒙古语授课。在近30年的教学科研道路中,这些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技术人才。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这些大学开始积极响应时代需求,转变教学模式,以输送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例如,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开设融合新闻教学实验班,以蒙古语授课,培养新媒体人才。

在这里着重提一下新闻研究论文的刊登情况。笔者翻阅2012~2016年的《中国蒙古学》《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蒙古学研究》等学术性较强的期刊近5年的刊登情况,统计了关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有关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不算多。但是,这5年里刊登的论文数量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通过分析得知:这些论文以蒙古语新闻传播学视角为立足点,涵盖范围广,包括了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近几年逐渐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

二、蒙古语媒体对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作用

(一)对内文化交流的桥梁

“信息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凡是有物种和生命存在的地方都有传播”③。蒙古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主要充当“双向”传播者的角色。首先,蒙古语媒体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习俗、人文等文化现象的传播者,又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讯息的传播者。在这些讯息传播过程中它主要扮演“向内”传播者的角色。“向内”就是指民族内部传播,蒙古语媒体通过自己的传播职能用多种媒体形式向民族内部用蒙古语进行传播。进行蒙古语传播会有两种情况:第一,传播民族内部讯息时直接用蒙古语报道;第二,传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讯息时把汉语翻译成蒙古语后进行报道。其次,是扮演“向外”传播者的角色。“向外”传播是指把民族内部信息向外部传播的过程。在向外传播讯息过程中蒙古语媒体(汉文部)用汉语进行报道,在这个报道过程中蒙古语媒体又充当了讯息的传递者的角色。蒙古语媒体通过“向内”和“向外”双向传播起到了国内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在蒙古族文化自身提升方面汉语媒体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全国范围的其他媒体从自己的视角报道蒙古族的文化、习俗、生活状况等,同时传递先进的经验做法,让蒙古语媒体借鉴使其建设更上一层楼。

从影视产品传播方面的很多例子可追溯到推动蒙古族文化发展以及提升其知名度的做法。这种做法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蒙古族人民通过汉语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近几年蒙古族艺术工作者常常参加各种综艺类节目,蒙古族个人或组合唱响草原歌曲,提升草原文化知名度。例如,梅林组合2009年参加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获得全国总冠军;蓝野乐队参加陕西卫视“歌从黄河来”夺冠;乌达木于2011年5月参加《中国达人秀》节目,一首《梦中的额吉》征服了全国观众等。第二,汉语媒体采纳蒙古元素进行蒙古族文化传播。近几年国产电影运用蒙古族文化元素来提升电影文化多元化现象比较多。比如电影《快手枪手快枪手》里腾格尔出演了主要角色,这里有一段从沙漠走出来后进入牧民家里吃饭的场景;电影《秀春刀》完结的时候出现了说蒙古语的一帮骑马的战士;电影《一个人的武林》里有呼麦的衬托以及所达到的神秘感等等,不胜枚舉,这些例子都是近期上映的有较好口碑的电影。蒙古族文化就是这样在汉语媒体和蒙古语媒体的交叉传播中得以提高自身知名度。这样的交叉传播促进了国内文化传播,同时有助于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并作用于蒙古语媒体的发展。蒙古语媒体的发展最终会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相应贡献。

(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与政策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蓬勃发展,世界俨然变成了地球村。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爆炸”所提出的时代使命便是掌握信息主动权,有了信息主动权便有了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蒙古语媒体正在实行推动和提升我国信息主动权和话语权建设的使命。这个使命主要体现在:

第一,向使用蒙古语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与政策。全世界范围里使用蒙古语的国家和地区有蒙古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斯克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等。“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④。蒙古语媒体对外传播我国现阶段施行的主要政策以及外交政策,从而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蒙古语媒体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传播手段,大力推进自身建设才会进一步提升自身传播力及传播效果。比如:2017年6月18~24日,《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在全国32家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综合传播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7 位。6月23日刊发的《14岁蒙古族少年高考(要)681(上)分(天)!》阅读量超过10万+,当天位列全国第三位。

第二,向世界传播蒙古族文化及中国文化。传播蒙古族文化的过程中传播了中国文化,因为蒙古族文化传播当中蕴含着国家民族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化,从而达到了宣传中国并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的目的。2016年中央宣传部外宣局组织外宣、出版、外语等方面专家对13种边境外宣期刊进行期刊绩效考评。经过认真审核和考评,内蒙古《索伦噶》被评为一档。电视曾是传统媒体当中公认的黑马,如今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是面向国内外蒙古语收视群体的综合卫星频道,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境及新疆、青海、云南、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八省区蒙古族集聚区,并在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入网。由卫星传输的节目覆盖全国以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唯一规模生产蒙古语电视节目的基地。这些蒙古语媒体报道形成一种宣传合力也会形成舆论。“舆论需要一定数量的支持,不够一定的数量,舆论就不是舆论,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主体数量达到三分之一,那么这种就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而变成舆论了。达到三分之二,是统治地位的舆论了”⑤。

第三,蒙古语媒体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有力推行者。“跨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⑥。蒙古语媒体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闻产品日益丰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传播力正在提升。

三、制约蒙古语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蒙古语媒体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人才、资金、市场、受众及媒体自身建设等。

(一)人才匮乏,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蒙古语媒体人才紧缺、人员结构不合理、新媒体技术性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障,对于现阶段蒙古语媒体来说,人才紧缺是不可忽略的问题。蒙古语媒体人才大体可分为高校毕业生和媒体从业者两类。具体来说又分为新媒体人才和传统媒体人才。目前内蒙古地区在蒙古语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内蒙古地区的高校,知识多元性不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细分蒙古语媒体人才结构不难发现,传统媒体人才较多,新媒体人才少之又少,这对于当前蒙古语媒体发展是致命的弱点。目前内蒙古地区的高校还基本没有蒙古语新媒体相关专业,新媒体技术性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二)资金紧缺,市场化运作难度大

资金是一切组织发展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障。蒙古语媒体资金来源基本靠国家拨款,因为资金相对紧张,新闻生产及媒体自身改进提升受到了影响。而受众较少且居住分散,导致消费人数少以至于媒体营收较差。这些因素增加了蒙古语媒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难度。

(三)发展滞后,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蒙古语媒体管理现阶段还存在制度不够先进、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的问题,媒体创新能力差。同时,员工激励制度缺乏,干多干少没有明显区别,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此外,员工待遇跟付出不成正比,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的长期稳定性。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给出的待遇往往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常常导致人才流失或招聘不到高素质的新闻专业人才。

总之,蒙古语媒体是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国家软实力提升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蒙古语媒体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容小觑,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探索其解决办法,推动蒙古语媒体的发展进步,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注释:

①沙其如拉.蒙古杂志发展面临的问题[J].新闻论坛(蒙文),2017(2):12.

②图雅.论蒙古语网站面临的主要问题[J].新闻论坛(蒙文)2017(1):39.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2.17

④陳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286.

⑤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07.

⑥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

作者简介:敖日格乐,内蒙古日报社《新闻论坛》(蒙文版)编辑部编辑组组长、新闻学硕士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传播一带一路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