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小学:打造以“车育文化”为特色的适性教育品牌

2018-06-30 07:14韩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汽车学校课程

韩瑾

每位校长都有一个教育梦,我也不例外。如何让学校的办学特色鲜明,让孩子的童年底色绚烂,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神龙小学坐落在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中国车都”。我校80%的学生和教师都来自于车都造车人的家庭,他们的父辈奋斗在造车的第一线,每天都和汽车的各个零部件打交道,耳濡目染,孩子们和老师们对汽车知识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汽车知识的了解也独具优势。

所以,我们欣喜地找到了“车育文化”的定位。车育,就是“以车育人”。车育文化,即神龙小学充分挖掘“汽车文化”的教育寓意及与教育的相关性,探究如何将“汽车文化”的精髓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通过汽车文化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形成“因车见文、以文化人、以车育人”的学校特色文化。由此,打造以“车育文化”为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适性教育品牌,以促进学生自主、持续、个性化的发展,成为神龙小学适应时代要求,提升学校品质的需要。

“把握方向,安康前行”的车育德育文化

学校根据汽车行驶与人生行进相似性的核心要求,形成“把握方向,安康前行”的车育德育文化。汽车是现代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汽车行驶方向指向目的,交通规则保障旅途平安。作为未来的汽车驾驶人,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人生成长的规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是人生成长的根本要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根本所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应把准学生成长方向,以身心健康为学生发展的原点,辐射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1.加强行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驾车人、乘车人,汽车行驶在道路上的各种行为,均蕴藏着学生的行为礼仪规范和文明环保意识。我们利用专题教育及早会夕会时间,由班主任为主、值周教师为辅,进行学生礼仪培训;学校依托校教育协商委员会的力量,有效利用区内大型企业资源,为孩子们广开生命安全教育课,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从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到各班的环保主题班会,从班级文化布置到元旦“橙实艺术节”、读书月主题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落实人格教育,培育核心素养

在实施车育研究以来,学生成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车育主题活动,将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情智、家国情怀、审美雅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到各项活动中。

学生通过参观汽车生产车间,参加校外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向社会传递着节约能源、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意识。2014年11月,我校还承办了武汉市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暨神龙小学“2014年车育文化节”。孩子们在搭建的百米车模长廊上,自信地给到场嘉宾和小賽车选手们介绍着自己珍藏的300多个车模。除了名贵的跑车车模,还有月球探测车。有的孩子可以清楚地报出东风各类车型的车桥、车架、轴距等准确数据,堪称汽车小神童。师生创编的《我的汽车梦》,集学生设计、拼装、介绍、汽车文化衫走秀为一体,面向全市展示。学校还举行与汽车有关的绘画、舞蹈创编,获得了湖北省一等奖。

“节能降耗、减负增效”的车育课程文化

学校根据汽车能耗与课堂负荷相仿性的效益观念,形成“节能降耗、减负增效”的车育课程文化。课堂要减负增效,犹如汽车的节能减排,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减轻教师负重,犹如汽车减轻自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高效课堂理论凝炼于其中的教学模式犹如汽车的内燃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基于以上课堂教学与车育的契合点,我们开发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且大力推进学校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

1.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减负增效

国家课程的改革是难点,只有“适合”我校学情、校情的改革才会高效优质。所以,我们从课堂模式、信息技术、适教学程三大方面,三年三大步地开展了研究和实践。2014年,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我校研究提炼出“五适”课堂教学模式及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根据不同课型特点,形成子模式。从学校总模到学科基模,再到课型子模。“五适”课堂教学模式群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减负增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还从主题网站整合课程,到利用教育云空间的“前置性学习”、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再努力到学生能自带终端如PAD的高效互动学习,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着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同时,也让课堂高效高质。

2.传播“车育文化”,凸显课程特色

我校立足“车都”,挖掘资源,以车育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我们把车育课程体系分成三类。基础性课程,以我们的“汽车文化”为主全面普及,尝试从二年级开始将VEX机器人的基本教程普及;探究性课程,包括1~3年级导电面团、纸电路、电子积木、车模拼装等和4~6年级的VR体验、趣味编程、3D打印笔、车模竞速等。创造性课程,就是VR设计、3D打印设计、竞赛机器人等。

2012年,学校举全校教师之力,自主开发了全套六册的校本教材《汽车文化》,覆盖了全校各年级,每学年使用一册。这套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汽车常识”“汽车与人”“汽车与社会”“汽车与环境”等不同主题,强调体验操作和探究实践,如体验3D汽车模拟驾驶系统、制作水果汽车、参观汽车生产线,废旧物自制小车,汽车污染调查等。强调活动体验和探究实践,使学生在观察、设计、制作、实验、交流、合作等过程中,感悟汽车文化独有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套教材荣获了湖北省校本教材开发特等奖,很多配套课程获得全国综合实践课一等奖。

我们不仅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了独轮车、车模航模等60多门社团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高,还充分利用各种汽车企业资源,让技术人员、专家到校给学生讲解汽车主题的课程。如,汽车的历史变迁、发动机的构造、从汽车的演变到自行车维修、轮胎的设计和功用、交通便捷的路径测算等。

“人本至上,便捷高效”的车育管理文化

学校根据汽车生产与学校育人的相通性管理特点,坚持“人本至上,便捷高效”的车育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惯性力量。汽车企业高效管理、精细运作的管理模式,为汽车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了保障。我们挖掘并借鉴汽车企业现代管理理念及模式,以提升管理文化。

升级“五大中心”管理体制,注重精细。学习企业倡导“一切为生产服务”“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将学校管理工作由原来的处室管理转变为五大中心服务模式——课程管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信息资源中心,践行“管理即教育,管理即服务”。学校围绕服务对象,把高高在上的管理化为扎扎实实的服务。

“部门助理”形成管理梯队,注重发展。学习企业建立“部门助理”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管理梯队、储备管理人才,让更多年轻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达成学校管理人员40-30-20的完整梯队,学校管理工作后继有人。

年级主任制实现低重心管理,注重高效。效仿企业工序环节间的减负增效,提高年级组人员调控、自我管理、精细教育、质量包干等责权利,有效减少全校性的调整波动,降低内耗,管理更加简洁有序,实现师生发展的低负高效。

项目负责制实现全员化管理,注重质量。仿效企业由“项目经理”为专项工作组建临时团队,高效率使用人才,在学校管理中实行全员化管理,被项目召唤或者自创项目组团实践,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来。

“优雅精美,富蕴多元”的车育环境文化

学校根据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相类似的营造目的,构筑“优雅精美,富蕴多元”的车育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是学校的基础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存与发展的具体时空,会不知不觉地给师生以熏陶和影响。我们不断更新和丰富车育元素,让学生在汽车文化元素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激发作为造车人后代、作为车都未来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1.丰富车元素校园标识系统,让车育润物无声

根据师生、家长的喜好,学校整体环境构架逐步更换标识系统,如:以汽车元素为主题的升旗台背景墙、汽车排气管组装的机器人雕塑、汽车精灵造型的校园提示牌等,无时无刻不给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升级汽车科技模型展览厅,让车育一脈相承

学校于1997年建校时,就在绿雅楼建造了汽车科技模型展览厅,记录汽车发展历史和展示汽车模型,其中,1997年下线的第一台富康车车体,为学生述说着神龙汽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随着学校车育特色的不断凸显,学校对其进一步升级打造。同时,在橙实楼三楼建成一间汽车文化体验馆,配备汽车模型展览柜、汽车模拟驾驶系统、汽车轮胎装卸设备等,让学生在认知和体验中了解汽车的发展史并领略汽车所传递的开放性、现代性和前瞻性。

3.车育主题创客空间,让车育品牌彰显

为了加强神龙小学车育教学环境建设,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我校建设了500平米的车育主题创客空间。同时,我们逐步开发、整合围绕车育主题的相关课程达18门。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很自然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确定车育创客空间时,我们将这个“车”的空间设计为七个主题情境,尤其在整体上注重四大原则:现代、安全、环保和融合。

现代,体现在学生靠人脸和指纹识别可以进入空间,并以红外感应随行人亮灯,机器人导览和智能答题通关,可以让学生穿过时光隧道似的“汽车历史长廊”,然后进入一个太空舱造型的长方形大空间。这个大空间又由中间建构的一个六边形的中央空间,以及六扇电动门隔出的六个小的梯形空间组成。各空间是融通还是封闭都可因需而变,声光电科技凸显,车育主题分明。

在安全性上,我们采用了电路线路隐藏设计,光电空调窗帘和大屏幕投影可以集中用iPad控制,门窗自动感应,并有应急打开方案,前后通道、楼梯也保障了消防安全。

在环保方面,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室内采用节能式冷光源,温度湿度也集中监测调节,学具教具均采买环保材质。

在融合方面,我们强调让学生在各种主题中体验车育创造的快乐。每个空间综合地融合多种前沿技术,渗透了各主题的学习,便于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每个空间也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融合了一些特色项目。

学校特色文化,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对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与个性化实践,并由此在学校整体风貌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将汽车、汽车元素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并在德育、课程、课堂、环境等方面逐步形成体系,是车育文化个性特色彰显的重要策略。广视角、跨界的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再生运用,是打造车育文化的必要条件。车育文化的有效构建,是适性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有益探索。

车育文化特色,已成为神龙小学“适性教育”品牌的特有名片。以车育文化研究为先导,密切联系实际,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实践,是学校持续变革发展、品质提升的强劲动力。每一所学校都是唯一的,如同每一个人的生命一样。神龙小学的教育世界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它的天然底色,更因为在学校成长中形成独特的文化,让我们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神龙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汽车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汽车的“出卖”
学校推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