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鸣
摘 要: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试运营,根据客流、供车能力等因素考虑,高、中峰期采用“浔峰岗~香雪+浔峰岗~长 ”大小交路组织行车。在日常的行车组织工作中,发生设备设施故障或外部原因等造成列车晚点运行时,将会导致运营服务受到严重的冲击。文章主要通过对广州地铁六号线大、小交路行车调整开展研究,从而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列车晚点;应急处置;行车调整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6-0069-02
Abstract: The second phase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6 officially opened trial operation on December 28, 2016.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such as passenger flow and car supply capacity, the high and middle peak period uses "Xunfenggang ~ Xiangxue + Xunfenggang ~ Changban"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the daily running organization, when the train runs late due to equipment failure or external reasons, it will lead to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services. The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large and small traffic adjustment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6 to improve the dispatcher emergency handling capacity.
Keywords: train delay; emergency disposal; traffic adjustment
1 大、小交路行車调整原则
(1)安全第一,效率第二。临时变更长 上行小交路改大交路运行时,原则上需提前两个区间通知司机及车站做好乘客广播。
(2)遇重合段区域(即浔峰岗~长 上下行)列车通过能力大于重合段行车间隔且持续时间较长时,为避免出现列车排队,取消长 小交路折返调整为单一大交路运行。
(3)遇非重合段区域(即植物园~香雪上下行)列车通过能力大于非重合段行车间隔时,长 维持小交路折返,根据行车组织需求组织部分列车在其它位置组织小交路折返。
(4)长 站因设备故障影响小交路列车折返时,取消长 小交路折返调整为单一大交路运行,部分小交路列车在黄花岗折返。
(5)重点关注长 客流变化情况,若出现长 上行乘客连续两趟大交路列车仍无法上车时,及时安排后续小交路车改大交路运行,如长 折返线有备用车则替开下行小交路列车,若无备用车则该趟下行小交路车需要抽线,由当班值班主任把控。
(6)上行列车晚点大小交路调整方法:小交路列车预计晚点小于或等于2个重合段行车间隔(即高峰期6.5分钟以内,中峰期9分钟以内),折返后大小交路列车前后互换;预计晚点大于2个重合段行车间隔,原则上晚点小交路列车下行抽线晚点列车折返后替开后续小交路列车,下行空挡优先由浔峰岗备用替开,或组织小交路列车在黄花岗折返填补。
(7)下行列车晚点大小交路调整方法:大交路列车在香雪~植物园下行预计到达长 晚点小于或等于2个重合段行车间隔(即高峰期6.5分钟以内,中峰期9分钟以内),小交路列车折返后与后续晚点大交路列车前后互换。预计晚点大于2个重合段行车间隔,小交路列车正常折返,优先保证长 下行重合段行车间隔。适当组织上行大交路列车在长 /黄陂站折返填补下行空挡。
2 长湴变更为单一交路的条件
2.1 长 站因设备故障影响小交路列车折返时
如长 P2219道岔左右位失表需按车站调车方式办理折返通过能力为7分钟,车站将道岔钩锁在右位,长 站变更为单一大交路运行,小交路列车组织到黄陂折返;长 联锁区CBI时,长 站变更为单一大交路运行,组织上下行列车按“折2过1”的方式在浔峰岗~黄花岗、香雪~黄陂小交路运行。
2.2 遇重合段区域列车通过能力大于重合段行车间隔且持续时间较长时
重合段出现区间线路异物侵限/中央ZC故障/联锁站SDH故障等造成行车通过能力大于重合段行车间隔时,在长 仍按正常折返则会造成大量列车挤压,因此不在长 组织小交路,直接改为大交路运行,必要时在故障点前进行小交路折返。
举例说明:坦尾道岔故障,道岔钩锁完毕后,此时重合段区域行车通过能力大于重合段行车间隔,行调需取消长 小交路运行恢复大交路折返,组织部分列车在如意坊折返。
3 列车晚点情况下行车调整分析
3.1 上行列车晚点情况
(1)列车延误2个间隔及以内大小交路列车对调。
以高峰期上行小交路05车延误2个重合段间隔(6分28秒)为例子调整后延误情况:
02车改开小交路05车后延误时间T=t重合段间隔=3分14秒
05车改开大交路02车后延误时间T=t延误时间-t重合段间隔=3分14秒
可以通过后续赶点达到不造成晚点。
(2)列车延误在2个间隔以上(6.5分钟以上),下行在延误的间隔内已存在2列大交路列车,如再进行大小交路互换方式则需要对下行大交路列车进行扣点且互换后大交路列车将出现5分钟左右晚点,对后续行车调整空间有限。组织方式上小交路延误列车在长 折返线替开后续小交路列车,原下行小交路车次优先按抽线(1个抽线指标),浔峰岗备用上线替开,或组织上行后续小交路列车黄花岗折返替开(1个调整清客指标)。
3.2 下行列车晚点情况
(1)列车延误2个间隔及以内大小交路列车对调。
以高峰期上行大交路02车延误2个重合段间隔(6分28秒)为例子调整后延误情况:
02车改开小交路05车后延误时间T=t重合段间隔=3分14秒
05车改开大交路02车后延误时间T=t延误时间-t重合段间隔=3分14秒
可以通过后续赶点达到不造成晚点。
(2)列车延误在2个间隔以上(6.5分钟以上),小交路列车正常折返,优先保证长 下行重合段行车间隔。适当组织上行大交路列车在长 折返填补下行空挡。
以高峰期上行大交路02车延误3个重合段间隔(10分钟)为例子调整后延误情况:
下行行车间隔为:18车与05车为2个行车间隔=6.5分钟;05与02车同样也为2个行车间隔=6.5分钟,行调通过多停可基本拉匀行车间隔。若大交路02车晚点超于3个间隔时,可时情况组织上行后续大交路04车在长 折返填补下行空挡,保证长 下行行车间隔。
4 长湴大小交路行车调整具体方法(见表1)
5 行车调整注意事项
(1)控车次:调整大小交路列车的交路时,必须核对清楚时刻表车次,严格执行双确认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需与司机再次核对车次。
(2)控信号机:调整时如组织大交路列车先行则及时将长 折返线1、2道X2213、X2215信号机及时交人工控。反之如组织小交路先折返时则将长 下行进站前X2217信号机交人工控(正常情况下该信号具备计划顺序检查功能)。
(3)控间隔:为避免大交路列车对小交路折返列车造成侧面冲突以及避免区间停车,在组织列车小交路折返过程中,大交路列車提前扣在长 下行进站前X2217信号机前或组织该车限速运行。
(4)如须上行大交路列车临时变更为小交路组织折返时,为避免长 站台拥挤,原则上不连续组织2列以上列车在长 上行站台清客。
(5)如变更为单一交路时,对长 上行S2223信号机及时交人工控,修改车次并排路或设置自动通过进路。同时灵活组织部分列车在黄陂/黄花岗进行小交路折返。
(6)遇大交路列车临时变小交路折返时,头码未变更情况下,需要组织司机采用ATO模式折返,否则在折返线只能以OFF模式动车。
参考文献:
[1]孙立超.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5).
[2]史秋英.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5).
[3]魏博,张德明,李铮.运行图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3(S1).
[4]胡豪颖,赵雯.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
[5]刘浩江.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01).
[6]徐意.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车越行运行图规划实例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2).
[7]张辰仰.南京地铁宁天城际运行图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