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拨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可能是所有手机用户都遇到过的事情,但这一现象或将成为历史。据央视报道,我国将开始着手建设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并在今年发射系统的首颗星。整个星座主体预计在2023年建成,到时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由卫星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了。
即将建设的全球低轨卫星星座被命名为“鸿雁”,随着我国航天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于互联网服务需求的提高,未来将通过卫星提供更快、更稳定,也更为安全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图/东方IC
鸿雁系统是一个部署在低轨道的通信卫星星座,一期建设工程将发射54颗卫星,后续会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实现系统能力的平滑过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表示,相关的研究论证已经比较成熟,由54颗核心骨干卫星组成,同时有270颗小卫星进行补网,这样形成了300颗星以上规模的星座。
鸿雁系统的建设分为三步走战略。今年即将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将运行在距离地球1100公里的轨道,其搭载的相关载荷具有在轨可重构技术,能够开展通信体制验证,实现小型终端联试联调、星地业务试运行,并对卫星控运管系统进行验证。“2020年前我们要实现一个局域网6颗星,实现局域网链路验证,到2023年54颗星完成发射之后,我们就具备全球通话的能力和全球数据采集能力,等270颗星补完之后,我们就具备全球宽带接入、语音通信等6个方面的应用。”张洪太说。
卫星完成三步走的组网工作之后,将正式向全球用户提供无死角的高速上网服务。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网络都需要建立基站,但是在沙漠、地势崎岖的山区和原始森林等环境中很难架设基站,所以手机经常出现“不在服务区”的状况。但是有了鸿雁系统之后,这样的情况将成为历史。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介绍,该系统将建成为全球无缝覆盖的空间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能为地面固定、手持移动、车载、船载、机载等各类终端提供互联网传输服务,可在深海大洋、南北两极以及“一带一路”区域实现宽、窄带结合的通信保障能力。通过这样一个全球无缝覆盖的系统,处于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任何人或任何物体,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实现信息互联。
此外,鸿雁系统也将填补我国目前尚无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空白,成为首个能够满足基本卫星数据通信需求的系统。系统建成后,智能手机将直接进入卫星应用领域,支持用户从地面网络切换到卫星网络,用户终端不变、体验不变,让全球永不失联。(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