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1.1 停车泊位不足。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城市主次干道停车设施建设无法供应车辆的快速增长速度,车位提供与车位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是城市主次干道中的普遍问题。
1.2 任意停车严重。城市泊车位的不足,使司机在城市主次干道停放车辆。而随意停放的机动车辆,又会到妨碍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并且影响城市环境。机动车辆随意停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致使城市公共空地,以及主次干道、居民公户家附近等地点的城市空地带成为了“不合理车位”。
1.3 泊车位使用率低。主次干道随意停放十分严重,然而即使这样,城市中专门的泊车位使用率仍然较低。很多单位不允许非本单位车辆停放,致使泊车位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就使得很多泊车位利用率低。
2.1 停车控制功能。(1)占空区别:应能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有无车辆前来泊车与停泊车辆是否驶离。(2)身份识别:当有车辆进入停车位时,应能判断前来停车的车辆信息,能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并能将信息传送至后台电脑管理并存储。(3)信息记录: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能自动记录入场时间、具体的车位。(4)图像摄取:能利用摄像器材,摄取入场车辆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中,驶离时对车辆进行查对与以后查阅。
2.2 自主计时收费功能。(1)自动计费:有驶入时间与驶离时间自动计算停车时长,能由停车时长与收费标准自动得出应收费用。(2)自助交费:前来停泊的车辆的汽车信息应与银行卡相关联,当停车结束时,系统自动根据计费信息进行扣费。
2.3 中心控制与管理功能。(1)车辆信息管理:来泊车辆的数据存储,仪器的获取发布、信息更正、丢失/解除丢失等管理;(2)核计管理:供给各类资料以各异的报表特点供应,任意类型的查找并以报表形式输出。
3.1 无线地磁传感技术。无线地磁传感是基于地磁传感技术,无线信息传输及低耗能原理,是由于将地磁传感器检测来泊车辆对车位内的地磁的影响,来辨别车位中有没有停泊车辆,并将侦测结果通过无线传送给地磁识别器。
3.2 RFID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不需要人力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数据自动鉴别目标并获得相关信息,鉴别过程无须人工,具有使用寿命长、操作距离广泛、存储信息池更大、储存诗句更改方便等优势。
3.3 摄像识别监控技术。摄像识别监控技术由监控摄像设备拍摄或者录像,将画面内容进行保存传递,由计算机对摄像内容,图像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既定范围内数据的技术。
3.4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带动信息的全面共同分享和有机互助,使用户可以无障碍的使用信息的所有能效并按自身的要求获取数据。
4.1 逻辑设计
4.1.1 系统顶层结构。车主在银行,车管所办理相关业务后。信息分别上传至中心管理系统和停车计时收费系统,并相互间收到反馈。车主停车收费行为由停车计时收费系统管理。
4.1.2 管理系统数据流
图1 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4.1.3 管理软件结构。停车管理系统分为了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决策分析、后台管理、电子标签管理。其中,决策分析包含:充值分析,收益分析;后台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权限管理,阅读器管理、中间件管理、数据采集、收费标准、基本信息;电子标签管理包括:生成、充值、用户管理、记录管理。
4.2 工作流程。关于城市中道路泊车自助收费应用,为了能够效率、准确地进行收费流程,全面提升收费通行能力,同时让广大车主理解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流程为:
(1)机动车驶入泊车位时,通过切割磁力线,能引起电感线圈中电流的起伏,侦测器检测电流的差异性,证明有车在线圈上移动或静止在地感线圈的上面,同时摄像仪器收到信号,车辆数据记录,后台中心电脑根据图像识别出具体车辆信息。
(2)当车辆进入地感线圈时,车辆检测系统得到信号,同时机动车侦测系统将有车停泊传送给RFID阅读器,射频鉴别系统开始开机。
(3)RFID阅读器发射信号给机动车上的RFID标签,标签产生电流,将内在编码数据由内置射频天线传送给阅读器,天线接收到从标签传送过来的调节信号,再由天线调节器传递到阅读器信号识别模块,经解调和解码后将有效数据送至后台服务器系统进行操作。
(4)主机系统根据后台计算识别该标签的信息身份,向车主展示有关收费状态后,由读写器带有的扬声器发声,计算时间收费。
(5)车辆离开通过门内地感线圈时,又产生信号,停止计费。对于有电子标签的车辆,费用将从与电子标签相关联的银行卡中扣除。
(6)车辆出入的全部信息均由电脑实时记录。
参考文献:
[1] 刘勃,宋庆恒,胡三庆.基于RFID的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36(5):153-155.
[2] 郭稳涛,何怡刚.RFID平台实现停车场智能管理的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0,31(11):34-37.
[3] 郭稳涛.基于RFID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