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美琳
专家指导/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王鲜花
腾讯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父母为啥成了圈外人?多位年轻人表示,他们有的担心父母催婚,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
30岁的李小姐在沈阳一家公司上班,老家在长春。她打开手机显示,已经将妈妈、爸爸、叔叔、姨等长辈的权限设置为“不让TA看我的朋友圈”。对于微信里的其他400多个好友,她没有设防。
李小姐说,大学毕业后她就留在沈阳工作,在大学的时候交往过一个男朋友,后来因为异地分手,之后就再也没恋爱过。父母一辈特别担心,总打电话问她是否有新对象,还时不时地托在沈阳的亲戚朋友介绍,可每次相亲都很尴尬,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次能够牵手成功。
未被屏蔽前,父母若看到李小姐发朋友圈,知道她休息就宅家里,总喜欢在评论区问:“这么闲还不去谈恋爱?”其他长辈也会在评论区跟着附和起哄,让她觉得压力山大。长辈们越是催得急,李小姐越是反感相亲搞对象。后来,她索性就将父母等长辈屏蔽于圈外,以至于爸妈不能通过朋友圈看到她的近况,特意打来电话问是否发生什么意外了?“他们也不懂朋友圈,我说我没啥事,已经不发朋友圈了。”李小姐说。
其实,李小姐发朋友圈的频率很频繁,基本上每天更新,晒的都是日常生活点滴。“父母看到我很闲,就会狂催婚,我实在是烦啊。”
孩子们说,屏蔽父母是因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还会瞎操心。父母说,我们就是想多了解孩子们的近况,希望看到他们是否开心快乐。
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王鲜花认为,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父母界限不清。孩子为啥不敢或不想让长辈看朋友圈?无非是长辈对孩子每次发出的信息都会做一些自以为对孩子是关心帮助的动作,其实反而让孩子有压力或负担,不想跟长辈纠缠沟通,与其一遍遍地解释、安慰、低头认错,不如压根儿不让看,省得麻烦。
给父母的建议首先是尊重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要接纳每一代人有不一样的价值观,接受孩子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只建议,不干涉。其次,要学会“闭嘴”,慢慢习惯放手,让孩子学会享受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节奏,无论他们做什么,除非他们主动求助或问询,否则一律“默不作声”,静静点赞就好,让孩子学会自己长大!还有,父母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生活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先活好自己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
传统的教育方式认为父母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好的工作,好的婚姻生活,如此,家长才感到幸福。一旦孩子离开父母,自己就会觉得孤独,没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而孩子看到父母真正幸福快乐,他们才能够敢于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