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玉
内容摘要: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他将自己的小说分成三类:1.传奇与幻想;2.独创小说;3.性格与环境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三类,主要包括有长篇《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德伯家的苔丝》(1891)以及短篇集《威克斯故事》(1888)等。其中最著名的《德伯家的苔丝》(简称《苔丝》),从现实主义的运用、人物性格的塑造到自然环境的描写均代表了哈代第三类小说的美学价值,反映了哈代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性格与环境”小说 《苔丝》 现实主义 人物塑造 环境描写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为人类留下了丰硕的小说和诗歌创作成果。而在一系列的创作实践中,他也形成了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小说美学思想。《苔丝》作为其“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代表作品,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哈代异常丰富的美学思想,成为后世作家们借鉴学习的典范之作。
一.对生命的观察与深入——哈代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用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见解和深情的笔调,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现实主义传统。哈代在《怎样读小说才有益》中说道:“我们必须记住,不管现实主义的要求如何,最好的小说,象别种形式中艺术的最高表现一样,比历史和自然更真实。”哈代在此强调的“比历史和自然更真实”的即为艺术真实,是对现实的典型概括。他反对对现实的细节琐事进行细致刻画,所以“现实主义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时,为了净化主题,应该删除那些分散主题的人和事。把艺术中的人物写得富于生活。”[1]哈代不仅提出自己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还是其理论的实践者。
和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相比,哈代笔下的题材、人物、事件都来源于现实中普便的事实和真正的生活。但是,“在对主体的揭示上,对思想的挖掘上,哈代描写的个别的人和个别的事都带有十分普遍的意义”,[1]而《苔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集中描写纯洁少女苔丝的命运悲剧,反映出威赛克斯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宗法制社会终究是要退出时代的舞台,但在历史变革的转折点上,农夫们以及为农民们服务的小手工业者只能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从此背井离乡。小说记录了农民迁徙的心酸:“这种从农村迁居城镇的过程,被统计学家们戏谑地称为‘农村人口流入都市的趋向,说穿了,也就是在机械作用的强迫下,水往高处流。”[2]苔丝在夫林库姆梣农场参加打麦,伺候那架“红色暴君”般的打麦机的情形令人印象深刻:打麦机咄咄逼来,毫无心肝,贪得无厌,这不禁让老农们感慨地怀念起往日在谷仓地上用连枷慢悠悠打麦的好时光。小说中艾里克·徳伯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造成苔丝毁灭的直接原因,他让苔丝始而失贞,继而杀人,终而丧命。艾里克和苔丝的紧张冲突折射出维多利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传统农业经济之间的尖锐矛盾。
没有愤懑的情绪,没有激越的腔调,哈代缓缓讲述苔丝的故事,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作者将矛头直指维多利亚时代里“传统的道德、伪善的宗教、不幸的婚姻、腐朽的社会”。[1]因为小说中的背景、环境、人物、情节等均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所以卡尔·韦伯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哈代终身都在为描写一个挤奶女工的不幸历史作准备。”《苔丝》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的轰动,人们似乎感到不是在欣赏一部作品,而是在阅读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正是因为哈代始终怀着深厚的同理心,借助于他对社会生活细致敏锐的观察,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正确把握,才能对社会现实给予最深刻的揭露和鞭挞。
二.创新的典型形象——人物塑造及在小说中的地位
一部成功的小说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要有血有肉,还应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而《苔丝》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哈代塑造的既有鲜明个性,又代表着那个时代中悲剧女性的典型形象。
苔丝是哈代笔下的能够“捕捉住一个人的灵魂”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苔丝之前,现实主义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少受男子引诱而遭受伤害的妇女形象,司各特笔下的爱菲·丁斯(出自《密得洛西恩监狱》),狄更斯笔下的艾米丽(出自《大卫·科波菲尔》),乔治·艾略特笔下的海蒂·沙勒尔(出自《亚当·比德》),她们因为轻信伪君子的花言巧语而受到伤害。这样的形象一般都是作为陪衬出现,同主要人物相比,她们显得虚荣、自私、渺小、可怜。尽管作者们认识到这类人物身上的反抗精神和旧道德的缺陷,但其主要目的还是维护传统伦理和进行道德说教。苔丝有着被侮辱的传统故事,但她代表着全新的妇女形象,是“十九世纪最优秀的反传统的先驱”。[1]在对待自己的爱情上,苔丝尤其表现出惊人的主见和毅力。在遭受到艾里克·亚雷的诱奸后,她不顾他的挽留,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家中。乔治·艾略特笔下的海蒂·沙勒尔出于道德上的考虑,最终选擇和引诱她的男子结婚,与之相比,苔丝的做法显得更加的勇敢无畏。在遇见安吉·克莱后,苔丝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爱情投射到对方的身上,但是在安吉的眼中,她的可爱真挚、自然纯朴还是弥补不了她曾经犯下的“错误”——安吉抛弃了可怜的苔丝。但苔丝却没有真正怨恨过安吉,反而一面在最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劳作,一面苦苦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和爱情。不管是与其他作家或是哈代自己早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相比,苔丝都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作家最美好的道德期盼和理想信念。所以,即使在世人的眼中,苔丝“是一个罪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受人供养的情妇,最终又是一个杀人犯”,[3]哈代都没有站在传统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犯了“奸淫罪”的苔丝,而是替可怜无辜的苔丝控诉传统道德观念带给她的戕害。
哈代对造成苔丝命运悲剧的原因进行过发问,显然宗教、命运、因果报应都不足以解释苔丝可怜的遭遇,哈代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一道无法估量的社会鸿沟”[2]使女主人公陷入一系列的悲剧并最终毁灭,而这道鸿沟就是苔丝无法抗衡的传统道德观念。失身怀孕,回到家中的苔丝遭受到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语,为了逃避这种压抑束缚的生活,苔丝来到美丽的芙伦谷重整旗鼓。如果说世俗的偏见尚且可以逃离,苔丝本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苛求便成为了其命运悲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面对艾里克的诱奸和安吉的抛弃,苔丝在伤心之余也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即使苔丝的形象已经是一种进步,但哈代并没有将其性格塑造的过于激进和尖新,这不仅贴合了苔丝质朴、善良、纯洁的品质,还表现出苔丝深受社会伦理和传统道德戕害的一面,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悲剧力量。
三.丰富意象的运用——环境描写的诗化特征
艺术家在创造美时有其独有的特征,诗歌创作上的造诣使得哈代小说带有诗歌中的某些艺术手法。在小说创作中,背景“可以是一个人的意志的表现”,其中的自然背景就“可能成为意志的投射”。[4]在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以《苔丝》为例,变幻无穷的色彩、丰富生动的意象、幻美深沉的意境为小说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尤其是在环境描写中大量运用的意象,不但使诗化的环境带有更加深刻的内涵,而且成为小说中主人公情感和意志的投射对象。哈代曾经说过:“我的艺术是要加深事物的表达,以便(人物)内心的情感能够被展现出来。”所以,意象的运用是哈代“加深事物表达”的常用手段,这从“雾气”和“鸟”这两种意象中便可见一斑。
在一次和同乡村人夜游的过程中,为了躲避和其他妇女争辩,羞愤交加的苔丝坐上了艾里克·徳伯的马匹。在他们的归途中,“悬挂在山谷之间的一层朦胧发亮的夜雾开始漫山遍野包围了他们”,昏暗的夜色中,“雾更显得四处弥漫无孔不入”。[2]在夜雾的面纱下,枝头栖息着温柔的小鸟,野兔们蹦蹦跳跳,在恬静安谧中苔丝遭到了玷污。在小说中,苔丝受辱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本该暴力的情节却被哈代写的唯美动人,这更加令人感到苔丝的柔弱无助和令人心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雾,它的包容性和遮蔽性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而作为文本重要情节中的意象之一,雾则暗含人与自然、与社会相处时的迷惘、困惑、不安与焦躁,也象征了命运的反复无常。不谙世事的苔丝在弥漫的大雾中迷失自我,滚滚浓雾仿佛遮蔽了苔丝被侮辱的事实,但大雾终究散去,苔丝的命运悲剧已成事实。
同样的,“鸟”这一意象也伴随着苔丝命运的发展。失身后的苔丝回到家乡,站在陡峭山崖边缘的她眺望山下熟悉的绿色世界,她懂得了“小鸟甜蜜歌唱的地方就会有毒蛇嘶嘶作响”[2]。这是苔丝在遭受到伤害后得出的教训,也是对作品主题的最简洁的诠释。鸟的飞翔、啼啭与主人公的心境变化、波折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苔丝满怀希望的时候,“在每一声鸟儿的啭鸣中,她都悟出了快乐的音符。”同样的,当苔丝处于绝望忧伤中时,鸟儿动听的啼叫便再也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惟有一只嗓音粗哑的芦雀,从河边的树丛中,用悲哀、板滞的声音对她表示问候,那声音好像是断了交的故友似的”[2]。在小说的尾声部分,苔丝亲手帮助受了伤的鸟儿结束痛苦的生命,这也暗示着苔丝走向毁灭的最终结局。正如皮尼昂所说:“鸟儿的意向总是与苔丝的心情相连的,鸟儿的悲痛是人世间的和自然界的残酷与冷漠所造成的……”
埃米尔说:“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4]托马斯·哈代能注意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在小说中加以运用,这突破了现实主义的藩篱。在《苔丝》中,自然环境已不仅仅作为提供主人公活动的生活背景,还成为人物丰富情感的投射和命运走向的暗示。在自然环境描写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冲破了现实主义常用的陈述事物的手法,把人们的视线从注重外部客观世界的描写引向由意象表现出的人物内心世界。这些是哈代的艺术革新,也使得其小說呈现出独特的诗化特征和新的美学价值。
托马斯·哈代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凭借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强大的艺术直觉,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大量运用意象和象征,丰富和强化了作品的现实主义。《苔丝》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巅峰,哈代的美学思想在此成熟并得到极致体现,苔丝也成为了艺术史中一位经典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黄健人,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4.
[3]F·B·皮尼恩:哈代指南:托玛斯·哈代的作品及其背景.伦敦.英文版.
[4]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2.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