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听课与观课比较听课,评课与议课比较,引发思考,展开探讨,提升教师的教研和专业水平。
【关键词】听;观;评;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认为,观课议课是听评课教师相互提供课堂信息,一起收集和感受教学信息,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学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整理,进行分析研究,进行对话交流,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活动。传统的听评课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等,主要的对象是授课人,主要评议方法是定性分析。观课议课实施的对象是学生、授课人、听课人。课前,知道要听什么,怎么听;课中要聚集什么,记录什么;课后,知道依据什么,建议什么。观课议课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认为,“观课”强调用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和资料,主要用心灵感受、体悟课堂,对课堂进行分析研究。“议”,可以理解为商议众议。它是研讨,是对话和反思,是围绕共同的话题听评课教师之间平等交流。“听”主要指向声音,它的对象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往来的有声语言。有人认为“观”是“观察”的简称,我们认为“观”,有观察、观赏之意,还带有倾听之意。课堂观察比听的范围要大、程度要深,观的对象不仅是活动各种声音,而且更重要的是观活动中的师生行为变化。
我们认为,“观课议课”过程中,“观”与“议”两者关系紧密,“观”是“议”的基础和前提,“观”直接影响着“议”,“议”是对“观”的讨论和分析。参与者是学生、授课人、听课人。“议课”不是对授课人的教学情况进行评判,而是围绕观课过程中的教学情况提出看法发表建议,有的放矢地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长处和短处,探求科学的方法与策略,提供良好反思和积极对话的空间,参与者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的听评课更多关注的是授课人。“评课”侧重对授课人上的一节课教学情况下结论、做判断,参与者缺乏积极对话和良好反思,“共赢”的效果甚少。
我们认为,传统听评课,首先是“为听评课而听评课”;其次是“不合而作”;另外,还表现为方法简单。目前,传统听评课存在的不足之处:1.目的性——听评课没有明确的目的,在进入课堂之前没有做好观课的准备,没有课堂观察的重点,随意性大。2.主观性——听评课中习惯对课堂做主观判断,评课不能对课堂活动做客观的评价。3.全面性——课堂应关注教师学生双方行为,传统听评课对于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变化情况,对于学生的课堂反应、状态,了解关注不多。较多地关注教师行为,因此评课主要评价教师。4.科学性——进入课堂现场,听课评课的方法与工具很简单,仅是用大一统的课堂评价表,课堂只是看和听,较少使用录像、录音等辅助工具,课堂原始资料少。5.严谨性——不注意对课堂中的重要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不重视、不善于做客观记录,课堂原始情况不能记录下来。6.合作性——不注意团队的分工与合作,缺乏团队意识和资源整合调配意识,有些课堂观察的事情没人做。7.研究性——不注重原始资料积累、分类和研究的系统化,课堂原始资料 不完整或缺失,不利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8.交流性——传统听评课中评多议少,评课教师指导多请教少,评课中听评课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缺乏交流。
下面,我们谈谈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比较——(1)听课准备: 传统的听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无的放矢没准备,教师进课堂前教师还不明确要听什么。观课要求要围绕观目标,有的放矢进行准备,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全面地把握自己要观察的问题,在观课的活动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提高议课效果。(2)课前交流:听课不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听课不要求教师和教师沟通,往往没有课前交流;观课议课教师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的,它要求观课教师与上课教师课前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比如“语文课前预习状况如何”,“学生提问的效果如何”,等等。(3)目标任务:听课教师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那么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评课效果不佳。 观课教师必须围绕观课目标进行观察课堂,教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4)角色位移:传统的听课教师往往坐在学生后面,很难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观课要求把自己当作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5)评议视角:议课是围绕某一约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评课侧重对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判断。(6)平等交流:议课中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要超越“谁说了算”的局面,围绕共同的话题参与者平等地交流,上课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目的是使困惑的问题更明朗。评课活动主要目的是上课教师展示自己教学之后,听取听课教师不同的意见。(7)价值取向:在议课活动中鼓励上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正确对待问题为价值取向,大家坐下来交流,上课老师出现问题,不断改进求得提高。听课教师全面客观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指出上课教师主要长处和短处,评课教师帮助上课教师扬长避短。(8)角色定位:议课强调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平等交流,促进理解,把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通过评课活动,不断改进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听课教师促进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认为,传统的听课评课在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评出等级的时候,还是可以采用的。我們认为,学校进行优质课竞赛或各种技能大赛,学校进行进人用人及业务考核,评课也是可以采用的。我们认为,传统的评课现在也不会被替代消失。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都是围绕课堂教学某些问题,引发思考,展开探讨。课堂教学本身成了研究的对象。通过观课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形成共识,同时汲取他人的优点,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教研水平 。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