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杨
摘要:整理课是一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但是相比于自习课,整理课堂需要老师恰当的融入一些有目的、有顺序的内容,并且进行一定指导的课程。在分阶段训练整理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我们根据知识的脉络对知识进行教学、顺理,在我们的指导之下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体现:顺“理”而教,顺“生”而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整理课;指导教学;顺理而教;顺生而异
我们在整理课堂上,会将我们所学琐碎的,零散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串联起来,从而使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序的知识体系。以此来更好的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学习,培养缜密的学习态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性的会碰到一些问题,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性的会遇到一些生僻、难懂的地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学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老师的“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1.“导”在程序中落实
整理课相当于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个流水线的形式,所以,在进行整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每一个环节程序都非常的严谨科学。只有当我们整个环节都完成的非常的出色,我们才可以在最终达到一个很好的成绩,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成效。在整个教学程序中,我们要积极的将老师引导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更好的来顺理和弥补知识。
例如: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白在整个程序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整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熟悉和理解,在学生已经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易错难懂的问题。然后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深入了解,来查缺补漏,对于学生,仍然不清楚,或者学生没有顾及到的地方,逐个击破。
此外对于某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因材施教,在我们整个过程程序当中,可以准备相应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并且监督他们落实每一个学习任务和学习环节。
2.“导”在细节中体现
都说细节成就成败,我们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非常的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细节部分,弥补学生在各个知识网之间,存在着一些细小的问题。在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做到老师与学生紧密相结合,以便及时有效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很好的进行干预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慢慢的发现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细节,可以更好的捡起以往存在的知识缺陷和漏洞。
例如:在整理課上,我们对于细节部分应当十分的重视,比如我们通过学生以往的作业和考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而被忽略到的一些知识点。或者我们通过在日常的课堂上的观察,去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某一环节的错误和对某一知识点的不足。并将它们很好的记录下来,在整理课上,我们可以有目的的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着重的对不足的知识进行训练和学习。同时我们老师要对自身习惯严格的要求,让自己养成善于观察细节的习惯。
3.“导”在自主中养成
我们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自我思考,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可以主动的和老师交流与询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在整理课堂上,养成自我意识,可以做到自我学习、自我质疑、自我督促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在课堂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来更好的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教学课堂中,我们应当合理的安排时间,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我们也应当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以供他们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质疑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知识设问,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游戏等等的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带入课堂,从而可以融入课堂之中,更好的对于课堂上存留下来的疑问和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这样才可以最好的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结语:
在整理课堂上,我们通过这种个别化,有序化的讲解方式和解答方式,让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整理课堂上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掌握,让他们可以自觉自主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活动,从而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作用。我相信顺“理”而教,顺“生”而异,这种以老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整理课上发挥出更多的作用,也可以使我们的孩子更加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我们往后的教育过程中,这种方式我们也将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好的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袁昌俊.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语文学习(教师),2010,(6):118-119.
[2]程卫国.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76-77.
[3]陈建飞.小学数学有效总复习的几点建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