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的复习课

2018-06-28 16:46周国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记忆课堂

周国华

摘要:初中学生复习地理的时候,常常把它当作文科来死记硬背,实际上,我们的地理学科并非只有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它也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需要我们教会学生使之联系起来,灵活运用。本文就如何搞好初中地理的复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复习课;知识网络

传统地理的教学被认为是文科,就应该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则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探究式课堂。那么,我们的地理复习课也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要如何搞好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呢?

一、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

地理复习课课时一般都比较少,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重现全部的知識点,教师应注意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教给学生必要的复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温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把已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要做好这点,关键是写好复习课教案。如只草草应付,结果直接影响了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听起来会觉得你只是把讲过的内容又重复了一遍,没有起到复习的作用。写教案之前要把一章的内容系统的看一遍,教材附带的练习册也要从头思考一遍,有哪些知识点,哪些类型题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画出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使学生一目了然。例题要精选,尽量多涵盖知识点,能体现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做后回味无穷,例题不易过多,有代表性就可以,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针对自己的弱点巩固提高。所以在教案中还要认真的备学生,哪些学生在这一部分需要特别加强要进行逐步落实,谁需要巩固基础、谁需要适当拔高,要分出层次进行练习和留作业。

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地理复习课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让学生结合地图记忆,这样他们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更利用第二阶段的综合复习。在运用地图进行复习时,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图,比如:中国主要的山脉及地形区,中国的气候等,我经常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想地图,想每个地理事物的位置、方位、成因等。另外在学生记忆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随手图,不要求画的特别准,只要他自己能看懂就行了。运用这些方法,学生不但可以把复习真正落实,还可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他们还何需死记硬背呢?

三、重视基础,理解记忆

1、把复习目标细化,抛弃大水漫灌式,真正做到小任务,快节奏,让学生感觉到你布置的任务很容易、很轻松地就能完成。如果你布置的任务量太大,使学生长时间完不成复习任务,很容易使他们对复习丧失信心。

2、教师要把知识条理化,在上课时罗列出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成线,织成网络,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

四、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由于复习一般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而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尚未完全集中,因而复习又担负着转移兴奋方向、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任务。教师,作为一名“导演”,不仅要有这个能力,更重要的要有方法,尤其复习中提出的问题、引入的内容要有趣味性,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很快兴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艺术,又是方法,更是能力。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之下就会主动渴求知识。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宁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把握好学生的兴奋点尤为重要,不夸张地说,一节课的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如学习地下水一节时,先复习地表水,然后将俗语“井水不犯河水”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去寻找地下水和地表水关系的答案,从而对该俗语提出质疑。再如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引用“一山不能容二虎”,激发学生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进而引用“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导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律。当然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学生易接受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如漫画、电影、电视镜头、新闻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践找准兴奋点,特别是提出的一些疑问,学生在课堂上总不断地想找到答案,揭示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因材施教

因为复习法导入新课不是单纯地为复习而复习,而是担负着“铺路”、“架桥”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复习的难度要适宜,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问题、引用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够得着”,又要“不易够”,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住学生,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良好的铺垫。若难度把握不好,则学生或者感到索然无味,或者挫伤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同时也要考虑到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同学的差异,故复习的内容又应是难易的统一。如讲授气温时空分布规律时,可提问学生气温时空分布的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说出一些现象,当然优等生会说得更具体、更全面。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导入气温时空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所以把握准难度也是复习法导入新课至关重要的方面。

复习课虽然综合性强,但只要我们认真备课,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并因材施教,那一定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知识点记忆课堂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写字大课堂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