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太公当地区那田塘镍铬多金属矿化探异常特征与找矿潜力

2018-06-28 07:33:28周守余李学彪宁庚陈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8期
关键词:铬铁矿蛇纹石橄榄岩

潘 瀚,周守余,李学彪,宁庚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1 地质背景

图1 矿区地质简图

缅甸地处东南亚北部,是印巴板块和青藏印支板块的汇聚缝合带。

矿区地处太公当-密支那成矿带最南端,位于缅甸中北部,距省会曼德勒市165km[1]。伊洛瓦底江从矿区西边流过。

矿区处于南北向的实皆断裂带和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缅甸北部从Marta-ban峡谷到Kuron-Range山脊延伸的Shan-Boundary断裂带的一部分,Shan-Boundary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太公当超基性岩体的产状。区内超基性岩主要有下白垩—三叠系的纯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斜方辉石橄榄岩、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超基性岩的发育,使得区内与超基性岩相关的镍铬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类型好。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有:①三叠系,岩性为石英砂岩、杂砂岩、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南部,沿北东向展布,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②上白垩系,岩性主要为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和少量石英岩,分布于矿区的东部。③渐新统-中新统,岩性主要砂岩、砾岩和页岩,产状近水平,厚层状、块状,出露面积9.9km2,分布于矿区的北东部。④中新统-上新统,岩性主要为产状近水平的未固结的长石石英砂岩、粗砂和砾石,分布于工作区外的南东部,与上覆地层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⑤更新统,主要为浅黄色砂质粘土、红土层和黑土,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北部的河流阶地,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发育四条断裂。F1断裂位于矿区的北东部,产状:290-300°∠65-70°,长度约4.2km;F2位于矿区中东部,沿沟系发育,产状:190-210°∠43-55°,长约1.8km;F3位于矿区的东南部,产状:235-280°∠53-68°,长约3.2km;F4位于矿区西南部,产状:245-255°∠60-73°,从矿区南部向北西方向延伸至太公当岩体中,长约3.6km。

矿区岩体发育,主要包括太公当(Tagaung taung)岩体和那田塘(Na ta lin Taung)岩体。太公当(Tagaung taung)岩体在矿区西侧出露,区内出露面积约8.0km2,岩性主要为辉石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那田塘(Na ta lin Taung)岩体在矿区中部出露,岩性主要是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出露面积约3.26km2。根据搜集资料综合评价认为区内两个岩体属白垩系的侵入岩。

3 矿区化探异常特征

1∶25000土壤化探分析数据表明:矿区主要成矿元素Ni、Cr浓度克拉克值非常高,Cu、Co次之,这些元素在本区形成了相当高的背景值。其他元素在本矿区平均含量不高。Cu、Ni、CR、Au五个元素变化系数较大,表明其在矿区内分布不均匀,有很强的局部富集趋势,成矿可能性较大。(表1)。

表1 矿区元素特征一览表[1]

为了更好地揭示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元素组合规律,将各元素分析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

从聚类分析谱系图(图2)可以看出Ni、Cr、Co组合的相关性系数最高,

其次为Zn、Ag、Cu、Mo组合,说明这两个元素组合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共生关系。

本区圈定单元素异常81个。其中主要成矿元素Ni单元素异常5个,Cr单元素异常8个,Co单元素异常2个,Cu单元素异常4个。

Ni元素的异常规模较大,分布零散,其中5个有一定规模。异常浓集中心明显,Ni元素含量最高为46904.00×10-6,是“氧化镍-硅酸镍”的最低工业品位1.0%的4.7倍。异常主要位于工作区的中西部,大体呈南北向展布,主要分布在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内(νσω)上。

图2 元素R聚类分析谱系图[1]

Cr元素具有一定规模的异常有8个,异常强度大,浓集中心明显。其中Cr-2异常的强度最大,Cr元素含量最大为42375×10-6,是其异常下限的6倍,异常主要位于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内(νσω)上。

Co元素具有一定规模的异常有2个。其中Co-1异常强度大,浓集中心明显。Co-2无浓集中心,与Ni元素异常吻合性好。异常主要位于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内(νσω)上。

Cu元素具一定规模的异常共有4个,其中Cu-2、Cu-3异常强度小,无浓集中心。Cu-4异常的强度最大,浓集中心明显,与已知铜矿点重合。

含量最大为3500×10-6,接近铜矿床(氧化矿石)的边界品位(0.5%),异常主要位于主要分布于上白垩(Kl)绿泥石、阳起石片岩内。

本区共圈定四个综合异常。根据异常的异常强度、规模大小,浓集中心、浓度分带及元素组合等,结合异常所处的地质信息,将综合异常分为四个甲类异常(AS1甲、AS2甲、AS3甲、AS4甲)。各综合异常进行解释评价如下:

(1)AS1甲Ni、Cr、Co元素综合异常。异常位于工作区的北西部的太公当岩体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和中新-上新统(To-ma)砂岩、砾岩、页岩及第四系(Q1)红土上,北西-南东向的条状分布。主要元素为Ni、Cr、Co,其次为Zn、Sn、Mo、Mn、As、Ag,元素组合较复杂,吻合性较好。

Ni、Cr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分带较清楚,异常较大,浓集中心明显。Co元素异常面积相对小,浓集中心明显,与Ni元素异常吻合性好。

(2)、Cr元素综合异常。异常位于工作区中西部,异常主要元素为Ni、Cr、Co,其次为Sn、Mn、Hg,元素组合较复杂,吻合性较好。其中Ni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含量最大值达46904×10-6。

Cr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分带清楚。Co元素异常规模较小,无浓集中心。

图3 化探综合异常图

(3)、Cr元素综合异常。异常位于工作区南西部一带的太公当岩体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上,大体呈北西向展布,未封闭。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Ni、Cr,其次为Mo、Sb、Au、Zn、Mn。Ni、Cr元素异常规模一般,分带清楚。

(4)、Au元素综合异常。异常位于工作区的南部的上白垩(Kl)绿泥石、阳起石片岩内,呈条状北西-南东向展布。

异常主要元素为Cu、Au,其次为Zn、Sb、Hg、Mo、V、Ti,元素组合较复杂,吻合性较好。其中Cu元素面积为0.60km2,异常强度大,浓集中心明显,含量最大值为3500×10-6,接近铜矿床氧化矿石边界品位0.5%。Au元素规模较小,分带清楚。

4 异常查证

圈定异常后,采用1∶5000土壤剖面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四个综合异常区进行查证。化探剖面异常与1∶25000土壤测量圈定的四个综合异常基本重合。

其中综合异常是已知铬铁矿点和岩体风化壳形成的红土引起。

异常主要位于太公当岩体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上,该区已经发现铬铁矿点露头。

异常主要位于太公当岩体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相带上,与已知铬铁矿点重合,推测异常是由铬铁矿点和岩体风化壳引起。

该综合异常内发现有铜矿化点,并且本异常所处位置与遥感异常位置吻合。

5 找矿潜力分析

矿区地处太公当-密支那成矿带最南端,区内超基性岩发育,与超基性岩体相关的镍铬多金属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类型好,镍主要为红土风化壳型,铬主要为岩浆型,区域内有太公当风化壳红土型大型镍矿和太公当岩浆型中型铬铁矿。

达贡蛇绿岩体内方辉橄榄岩ω(Cr2O3)较高,均为含镍、铬高的岩体,m/f值6.03-14.37,平均值8.02>6.5,利于形成铬铁矿[3]。

矿区化探异常规模大、分带性好、浓集中心较明显,主要成矿元素浓度克拉克值较高,并且分布不均匀,有很强的局部富集趋势。

采用1∶5000土壤剖面的测量方法对圈定的四个综合异常区进行查证,剖面异常的范围与1∶25000土壤测量的范围重叠,并且在浓集中心附近发现有铬铁矿点和铜矿点。说明土壤测量圈定的异常为矿致异常。

矿区地表矿化较强。野外工作中共发现11处铬铁矿点和1处铜矿点。

Cr2O3品位14.65%~45.48%、矿(化)脉厚0.3m~0.9m,Cu品位0.92%,厚度0.3m[1]。

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化探异常、地表矿化情况,证明本矿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主攻矿种:镍、铬矿兼顾金、铜矿。主攻矿床类型岩浆型铬铁矿。建议对本矿区实施下一步的找矿工作。

[1]杨明德,周守余,敬荣中,王滋平.缅甸曼德勒省太公当地区镍铬多金属矿靶区优选与评价项目成果报告[R].桂林: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

[2]周守余,杨明德,颜自给,吴继炜,黄学强,潘瀚.缅甸曼德勒省太公当矿区镍铬矿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2014,33(增刊):1149-1150

[3]周守余,杨明德,刘伟,吴小雷,吴继炜,李发兴,张志伟.缅甸达贡山蛇绿岩体的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矿产与地质,2016,(3):390-397

猜你喜欢
铬铁矿蛇纹石橄榄岩
蛇绿岩中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方辉橄榄岩及其岩相分带
——来自丁青蛇绿岩专项地质调查的证据*
岩石学报(2022年11期)2022-12-08 11:30:38
改性蛇纹石对Pb2+的吸附机理及吸附条件优化
河南西峡县洋淇沟橄榄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22
津巴布韦铬铁矿开采现状及对策建议*
采矿技术(2019年6期)2019-12-23 11:43:40
西藏罗布莎地幔橄榄岩矿物学初探
罗布莎某铬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对选矿工艺的影响
金属矿山(2018年6期)2018-07-10 09:22:52
NaF对蛇纹石表面电性的影响
坯体色料对铬铁矿的要求及产品的分类
佛山陶瓷(2017年11期)2018-03-14 20:54:44
羧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及抑制作用
硅酸盐通报(2016年5期)2016-10-14 07:41:46
中国古代蛇纹石玉的白化机制研究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