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综合性的互联网大学:吕澎访谈

2018-06-28 05:31孟尧吕澎
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院艺术课程

孟尧 吕澎

孟尧:创办那特艺术学院,从有想法到平台开始正式运营,经历了多久的准备期?

吕澎:2016年10月,有了具体的想法,12月份就决定开始行动了。然后2017年5月20日平台上线。整个筹备期是半年,但是从网站建设来说,从决定到投资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孟尧:这么快的时间去做一个在线平台,你们的团队是什么样的情况?

吕澎:搭平台本身就是要做内容,内容跟平台是同时的。平台是根据内容来做的。

团队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平台技术,一类是行政管理,还有一类是课程生产。主要的课程生产这一块,团队成员里年轻人居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本科生都有。当然主导业务的人都是有经验和学术水准的。

孟尧:那特艺术学院的课程,分为六大门类:影视学、设计学、建筑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商学和美术学。目前来看,艺术学理论的课程最多,这个是在课程设计初期就有所偏重吗?

吕澎:目前看可能是那特艺术学院的人文学科通识课关注、订阅的人最多,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个反馈当做唯一的判断标准。因为一个老师的课程如果受欢迎,也可能是这个老师这门课教得好,并不能说这个领域人就最多。我们现在上线的是30来门课,还有30多门课在制作中,会陆陆续续上线。这些课程涉及不同的学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都会引导我们对下一步课程的安排做调整。但是我们现在的重点不是这个了,我们的重点是跟国外的艺术学院创办中国分院,把学历教育和线上线下结合的一个结构搭建起来。我们现在开始准备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做一个有学历的线上线下教育。

吕澎 《中国现代艺术史》 视频截图

孟尧:实际上是要做一个依托线上平台的优势,做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

吕澎: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大学,通过线上,那特可以请到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老师请到中国来,或者请到某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城市,我们就在他所在国家的所在学校,就可以录制课程。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像线下的学院那样,搞得那么拘谨。从线上来说能够整合全球的师资,这是它非常方便的地方。有一些课程,是在线上就可以解决的,用不着非要在线下上。比如说,跟老师的讨论、学术话题、作业、论文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来进行对话,所以线上的方式肯定不是教育的障碍和阻力。但是刚才谈到的这些,那特还没有完善。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教学的闭环问题,我们现在这个闭环还没有做完。现在已经有机构来找我们合作,把课程再丰富,然后再作出一个教学闭环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但是我们目前还处于建设的初期。现在行动比当初考虑得要快一些。作为一个刚刚创办的学校,要找老师,要把课程系统闭环做好,还有一些后勤服务、教学服务、学术建设等等,要做的事太多了。一切都还在路上。

吕澎《中国现代艺术史》课程 视频截图

孟尧:请你谈一谈设计艺术商学板块的考虑。

吕澎:主要是针对艺术经营、管理、美术馆、画廊,因为我们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艺术市场的发展的关系,大量的从业人员对这一块其实是没有经验和知识的。所以我们这一块其实针对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中国,它需要这样的人才,管理经营的人才,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现在很多从业人员是因为爱好、喜欢,走进这个领域的,他们之前的学习背景根本和艺术无关,但是他们都需要在专业上有一个提高。艺术商学的课程就是针对这个需求。所以这个板块最初就是针对国内的需求来研发的。未来,从大学毕业要去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都面临这方面知识的补充。因为目前无论是地方美术学院还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相关的专业,但是很不完整、很不系统。

孟尧:关于专业艺术教育的在线平台,根据你的了解,欧美国家的在线艺术教育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吕澎:有一些学校里面有,但是它没有出校门,它是一个教学的辅助性的动作,也不多。美国好一点,像欧洲就更难说了,还没有真正面向整个社会市场的。从我了解的情况来说是这样。

孟尧:也就是说,那特艺术学院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借鉴的成熟的商业范例?

吕澎:没有,我们只借鉴一些现有的互联网知识和线上课程,但是这些课程都是其他领域、其他专业的,艺术领域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借鉴范例。也许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整体而言,可能我们做的课程是最系统、最完整的,可能也是最好的。

孟尧:去年那特艺术学院创办的时候,有规划在2017年年底实现平台(欧美版)上线。目前这一块的平台建设完成了吗?

吕澎:开始设计是有这个考虑的,从未来来说也是这样。只是我们依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稍微把步伐放慢一点,先把中国做好。所以这个计划暂时没有发展,但是学历或者说和欧美的三家学校合作现在加快了。原来我们准备要在今年才开始考虑,但是实际上2017年已经在做了,所以现在我们要慢慢进入到一个具体的合同这样一个落实的阶段。

孟尧:在去年那特艺术学院开学典礼上,你说以后根本不需要现在这种学院式的制度,知识的壁垒会被打破。你是否认为以后基于一种传统教学的学院式的模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吕澎:从发展的角度,可能真的是要发生彻底的变化。但是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新的方式,这个可能是在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现在的这种方式是越来越不行了,很糟糕。

孟尧:那特艺术学院的很多课程是引进的西方学院的成熟课程,实际上是利用线上平台的方式做传统知识的转化。你觉得基于学院知识的这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会带来学院整个价值系统的变化吗?

吕澎:有一些知识具有连续性,不能说到了互联网时代,原来的知识就没用了,那是另一回事,这个已经变成另外一个问题。原来的知识有用,但是在中国的学生听不到。所以首先是要把这个知识系统联结起来,要把它做得方便。在这个过程当中,事实上大家都在创造新的,发现、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它的系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教学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但是互联网至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这是毫无疑问的。

左上·韦一空 《西方艺术理论与哲学》(课程拍摄现场)

右上·许静 《书法有道》(课程拍摄现场)

左下·菲利普·那特 《法国和欧洲的文化遗产概述》(课程拍摄现场)

右下·乔纳森·迈尔斯 《现代性的确立:可见与可诉》(课程拍摄现场)

孟尧:前段时间和喜马拉雅合作,做了一个视频名师课,你们为什么在自己的平台之外选择其他知识付费的平台做这个课程的推广呢?

吕澎:首先是基于双方都有合作的想法,喜马拉雅无疑是一个流量很大的平台,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课程放到更宽的平台上去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那特艺术学院的艺术课程。但是由于大家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喜马拉雅偏重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我们更专注一个系统化的艺术课程。所以我们的合作,也是一种尝试和实验。

孟尧:那特艺术学院经过一年的运营,有没有形成真正清晰的商业模式?

吕澎:模式现在清楚了,现在要建设出来。

孟尧:能具体谈谈吗?

吕澎:模式就是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线上传播来增加这个市场覆盖的可能性,通过线下实现学员的学习和收获。我们可以把那特艺术学院理解为一个综合性的互联网大学。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在欧洲、在美国有线下学院成为我们的学院,我们的学生可以到那儿去读书,所以它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线下学费可能是很高的,这样一来模式慢慢清晰了。但是以后随着流量的增高,圈层或者是分众领域的数量增加的话,线上的会员或者是其他的收费模式也会随之做相应的调整。

孟尧:后续那特艺术学院想去细化或者是深化做的内容是什么?

吕澎:首先还是要建立一些好的课程,因为有一个学历和线上线下结合的考虑,所以课程的设置不一定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设置,而且要跟合作的学院和学历的需要来设置。课程不可能按照我们的主观想法马上确定老师,马上就制作了。所以这个是调整的一个过程。第二,是整个平台要结合教学的闭环来做研发,但是教学的细化制订出来之后,这个平台才可以有大规模的建设和调整,这也是一个过程。总之,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猜你喜欢
学院艺术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