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质量,随着教育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制约因素有学苗质量、师资水平、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改进对策:政府的政策导向调整、学校的管理的规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关心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等。
关键词:制约 农村薄弱学校 教育质量提升 因素 改进对策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质量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课改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绝大多数起色不大。随着教育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作为一名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三十多年的老教师,我对此感受颇深,下面就结合我校实际及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看法:我认为目前制约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苗质量
农村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学苗质量普遍不高。以我校为例,这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薄弱初中,生源单一,近几年由于受区划的影响学苗数量锐减,加之教学质量连年低谷本地学苗流失严重,学困生多,外来务工子女所占比例过半,由于父母离异、外出务工等因素留守儿童超过10%,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寄养在其他亲属家,由他人代为照理,这种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能力和习惯的形成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孩子们厌倦学习、应付学习,不完成作业现象普遍存在 ,甚至个别学生花钱雇其他人冒充父母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以逃避上学,试问这样的学苗质量,如何提升成绩?又何以提高办学质量?[1]
二、师资水平
优秀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外流严重,致使农村教师群体年龄偏大,以我校为例去年教师平均年龄42岁,今年有三位男性教师退休,平均年龄有所下降,但教师中原始学历偏低、学科教师专业性差,多数教师教非所学,很难搭配合理,有的学科教师严重缺乏。另外缺乏典型教师的引领,名优教师少,市级学科带头人没有,市级骨干教师只有2人,区级骨干教师也为数不多, 教学中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个性与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上还比较薄弱,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身体及精神压力大造成身体欠佳,精力不足,当然还有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差,这些无疑都成为制约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2]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
农村家长多数低学历、低收入,他们或外出打工,或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难免疏忽,尤其我们这类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子女占大多数的学校,生活的艰难令很多家长顾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当然也有很多家庭是家长对教育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甚至严重缺失,有些家长宁可喝酒打牌,也不愿意拿出时间来关心陪伴孩子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家长教育观念有所更新但缺少方法,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还有些肯花钱送孩子上补课班,但孩子在补课班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却很少关心,家长的这些因素,则成为制约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又一个关键性因素。
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承,管理团队的稳定化、科学化、专业化,这些都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现代化手段的落实、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等方面和城市学校相比,不得不承认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学苗质量低、家长素质差,教师挠头,作为学校管理者有时也是一筹莫展,甚至无计可施,这些都将是制约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措施:
1.政府的政策导向要趋于教育的均衡
政府层面做好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从学区调整学苗均衡的角度入手,对农村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学校软硬件建设上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与调整方面要向农村倾斜,条件成熟时,要使农村和城市教师的交流制度化、常态化。
2.学校的管理工作要围绕提高办学质量
农村学校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及其管理水平和风格是决定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十分重视农村学校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从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经验,教师发展设计及操作方法等对他们進行有效的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以实现农村办学质量的提升。
农村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系列提高办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政策和规章制度。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绩效奖励方案、质量提升奖励方案、晋级评优方案等等。从制度入手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行全程监控。引导和督促学校内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规范教学行为,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岗定责,以绩定薪,适当拉大分配距离,并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以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作为重中之重
我们知道,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敬业向上”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学校应确立“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把教师的发展放在与学生的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努力加强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借助市区教研机构的大力指导和引领,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师培养机制,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利用校本培训,“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及业务培训,以尽快实现全员发展、全面提升。
4.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留守儿童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和家长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恰当的学习方法等现象,因此学校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材施教、目标引领、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养成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无疑需要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很多农村孩子不仅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且在家还要做很多家务农活,学习时间少,容易导致学习跟不上,从而厌学辍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学生课余负担。伴随着留守儿童的急剧增加,学校的优化组合应增加寄宿学生的保障,对留守儿童尽量实行寄宿集中管理,充分发挥农村教师吃苦耐劳、工作勤恳、责任心强等优秀品质,全面关爱学生身心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农村孩子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增强农村教育的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努力提高家长素质
有人说:在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而不是学生!最近微信上也流行这样一篇文章叫《不成器的孩子身后,都有不靠谱的家长》,可见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尤其农村家长他们绝大多数没文化、低学历,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或重视不够或无暇顾及,有的重视但苦于不懂方法,他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文化辅导不了,这孩子就交给老师和学校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学校能做的就是利用好家长学校,全面系统的做好对家长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推广,当然,这些也可以由政府牵头,利用社区学院来完成。
总之,制约农村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因素有很多,但我相信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有政府的大力支出与保障,有学校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有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与理解,学校的均衡发展指日可待,农村薄弱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韦志纲《当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几大易被忽视的因素》
[2]赵炳庭《制约和影响农村教育发展因素与对策》
作者简介
胡庆革,女,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8月起任教于沈阳市浑南区英达中学,至今已30个年头,1997年起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党支部書记,教学管理经验十分丰富,曾获得东陵区十佳青年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区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先后主持过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