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春
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为肉质白色,其干燥根茎可作为药用,是中药植物中的上品。鲜根茎可做食品及多功能性保健产品。因此,玉竹是中药大宗药材及药食同源产品,应用面广泛,需求量大,具有前瞻性商业价值。
玉竹多生于林下或山中半阴半阳坡,环境湿润,土壤疏松。在国内野生玉竹大部地区多有分布,按地理区域划分大致分为南玉竹和北玉竹,南玉竹以湖南产量大,质量好称为湘玉竹,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所产的玉竹称为关玉竹。尽管南、北玉竹在其形态特征、有效成分含量上略有差异,但药用与食用价值基本相同。民间习惯上多以南玉竹入药为主,北玉竹以食用为主。此外,野生玉竹在国外分布也较广,主要分布朝鲜、日本、尼泊尔、印度北部及前苏联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
1 市场现状及前景
玉竹用药历史悠久,而玉竹原料来源主要依赖野生资源,在计
划经济年代,特别是物质匮乏期人们除了果腹外,采挖少量原料换取生活必需品。因收购价不高,未能引起山民们的关注,因而野生资源蕴藏量有一定的贮备。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玉竹多功能性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出口量和内需量与日俱增,产不足需,价格上扬,直接刺激了农民采挖的热情,形成野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滞后于采挖能力,致使资源型品种量逐年萎缩,不仅破坏了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而且生态环境如涵养水分、防土固沙能力降低。
现代化中医药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玉竹原料生产的商品化栽培。目前,全国玉竹年产量在8000万千克以上。除药用外,80%以上用于制作食保品投入市场。仅关玉竹根茎加工的玉竹茶、玉竹浸膏、玉竹粉等保健食品远销东南亚、日、韩、美、加、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500多万千克,产品供不应求。
关玉竹在人工驯化栽培上,辽东地区率先发起研究,从本世纪初从业者采取无性→有性→无性的工艺流程,筛选出优良品种“关玉竹一号”。其商品化栽培面积截止目前已达10万余亩,实现了关玉竹掠夺式采集野生资源向生产集约化、规范化、生态型的方面转变。
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玉竹的新功能产品将不断研发,也为玉竹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届时销量也将与日俱增。
2 经济效益
2.1 资金投入(以亩为单位,下同):每年每亩地租500元,每个生长季为2年,计地租1000元;亩用种栽250千克,每千克10元计,亩用种栽费用2500元;两年亩用有机肥、复合肥及农药估计1100元;亩用工大约八个工,每个工按100元计,需800元;整地费用亩需50元,栽培一亩玉竹成本投入约4950元。
2.2 产值:按当地亩平均生产能力3000千克计算,每千克鲜品5元计,亩产值为15000元,扣除投入成本4950元,产品达成后亩收入10050元,平均每亩年收入5000元。
3 栽培技术
关玉竹栽培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皆可。目前生产上多以无性繁
殖为主,可利用山地、疏林地、果园、农田等种植,现以农田栽植为例阐述栽培技术。
3.1 选地:宜选择沙土或壤土,PH值在5.5~7.0土质疏松、耕作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强。种植区周围没有污染企业。
3.2 整地施肥:玉竹栽培一般为春、秋季进行,以春季为例,在选择好的地块亩撒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千克,然后用旋耕机深耙25~30cm深。做床高20~25cm高,床宽1.4~1.5m,步道沟宽30~40cm,耙平床面待栽。
3.3 种栽的选择:选择当年地下根茎所产的分枝,要求芽端整齐、壮、长7cm左右,有节间和须根,若秋季采收的种茎,需挖深40~50cm深貯藏坑。将种茎铺在坑底厚约20cm左右,再用土盖厚20cm左右即可,待春季取出栽培。栽植前种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分钟,稍沥干水分即可栽植。
3.4 栽植:春季在床面横开沟,沟深8~10cm,床两侧各预留10cm宽边际,以备种植遮阳作物玉米,玉米株距50cm左右为宜。采用条栽方式,横开沟,株行距10cm×25cm。栽植后覆土。
3.5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栽植当年春季当苗高5cm左右时浅锄除草。雨季时用人工拔草,保持床面无杂草滋生。第二年除草不易采用锄头,只能手除草或在早春未出苗前用草甘膦床面封闭。
(2)追肥:第一年栽后的秋季。在床面撒施人畜肥料,亩追1000千克左右,并培土越冬。翌年6月份用腐熟的有机肥1cm左右厚度撒施。有条件的可用稻草或玉米秸寸段覆盖床面行间。
(3)加强田间排灌:种植地积水易造成玉竹烂根,土壤干旱根茎生长受阻。因此,春旱应在步道沟灌水,雨季来临疏通排水沟。
3.6 灰斑病防控:此病多以为害地上茎叶为主,春季始发,初夏盛发。陈栽地、重茬地易发生且发生偏重,造成叶片早期脱落。防控上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早春未出苗前,用1%Cuso4药液喷撒床面及步道沟,晚秋及时清理田间枯枝落叶。发病初期用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托800倍液。每周一次,需喷2~3次。雨季1∶1∶200的波尔多液喷施。
3.7 采收:栽植生长2年后于秋季采挖。先割去茎叶后挖掘,采收时防止根茎折断或机械损伤,尽可能保持根茎的最大长度,同时抖掉根茎上的泥土。
(作者单位:118200辽宁省宽甸县石湖沟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